摘 要:本文首先對實踐育人的內涵進行了簡述,進而指出當高職院校大學生實踐育人環節中存在的偏失,最后重點圍繞高職院校構建實踐育人體系的路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踐育人體系;院校建設
理論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我國教育體系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實踐教學一直作為一種配角只是在教育體系中提及卻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學校忽視實踐教育,學生缺少實踐機會,使得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對于知識點的掌握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很難深入到實際中去。
一、實踐育人的內涵
實踐育人是以引導學生,激發學生自主實踐探索能力為主的一種新型育人手段,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實踐的興趣,使之能夠在實踐中更加有效地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當代的教育體系之中,實踐育人主要是提倡學生自主實踐,用自主學習的方式去領會相應的教學要點。這種實踐型的教學方式既能讓學生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又能讓學生將理論真正應用于實踐。
二、高職院校實踐育人環節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實踐育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真正參與社會實踐的大學生人數較少,很難形成規模和帶動效應。社會實踐不同于理論教學,需要投入的教育成本和面臨的教學風險都相對較高,所以學校在組織教學實踐時往往會縮小規模,只選取學校的精英學生參與教學實踐,以確保教學質量,這樣的限制使大多數普通大學生很難真正參與教學實踐,制約了實踐育人作用的發揮。
二是大多數大學生并沒有形成參與社會實踐的意識,不能很好地認識實踐育人的意義。一些大學生沒有認識到社會實踐對于個人發展的作用,忽視了教育實踐部分。
三、高職院校構建實踐育人體系的具體策略
1.明確高職院校實踐育人的指導思想
一切教育理念都應該有理有據。因此,實踐育人應該牢牢抓住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堅持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理論中汲取營養。
2.以實訓基地為基礎落實實踐育人工作
學校的專業個體是學校的基本組成。將用專業群為單元建立系或二級學院,可以為對外合的作提供完善有效的合作平臺,促進專業對外的開放。這既整合了外部發展資源,又促進了校內各專業間的合作,提高了學校的發展速率。以專業群為單元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增加了學生社會實踐的機會,也提高了社會實踐的質量。
學校將專業群作為院(系)黨政管理機構的基本組成,配套以學生會、團總支和各種社團作為輔助。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時,能夠充分發揮專業群單元帶來的優勢,提高分工效率,也有利于充分發揮系黨政工團的作用。在以專業群為單元開展實踐育人考核工作時,系部作為二級行政組織體系,機構體系健全、經費安排到位,這樣的基本單元能夠更加有效準確地評測教師、考核學生,保障了考核的作用。
3.注重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完善實踐育人理念
一是充分體現教師在實踐育人中組織和引導作用,激發起教師的熱情和創造性。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師的教學熱情和創造性能夠決定著教學活動發展的走向。因此,加大對教師團體的考核標準,完善教師團體的福利十分有必要。
二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參與實踐的熱情。學生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主體,是教育的對象。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教學受眾,要求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自主學習方法,主動參與實踐。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動手和自主學習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熱情。
三是教與學有效互動,進一步完善實踐育人理念。在教師擁有了教學熱情和課堂創造性,學生擁有了自主學習意識與自主動手能力的基礎上,學校再開展實踐活動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學校用專業課程的實訓環節、社會實踐的小分隊、學生社團實踐活動等方式,以項目和課題等為載體,在實踐中充分聯系教師與學生,組成課題組、項目辦、專業和課程式社團,產生實踐育人的升華效應,擴大實踐育人成果。
四、結束語
高職教育因其特殊性要求高職教育機構將技能型人才作為培養和教育的重點。在實踐育人中,高職院校應該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并舉,引導學生提升自主實踐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實踐中真正掌握專業技能,這樣才能實現高職教育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學利.整體構建高職校本實踐育人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32):33-34.
[2]黃麗娟,葉青.高職院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探索——以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6):66-68.
[3]王波.構建高職院校專業文化育人體系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6(16):46-48.
作者簡介:趙夢琦(1987— ),女,保定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