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孫磊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創業教學現狀,提出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發展路徑,引導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較好地服務高等教育的轉型。
關鍵詞:創業教育:高校教學;改革
面對巨大的社會就業壓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使學生發展成為必然。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水平低,缺乏系統性和深入性研究。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整理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以指導創業教育的發展意義重大。
一、以創業教育為目標的高校教學改革現狀
教師不僅要專業理論知識過關,還要結合實踐,不能只比照課本講解。現階段許多高校教師缺少創業經驗,不懂企業運營程序,在創新創業教育上,許多教師都是通過黑板加粉筆教授學生市場、業務、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停留在理論層面,缺少實踐操作。盡管部分高校邀請了專家開展講座,然而并不充分,缺少健全的創業教育體系,對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作用不大。
二、以創業教育為目標的高校教學改革路徑
1.制訂人才培養目標
目標設計要體現靈活性和階段性,把握時代動向,結合大學生時代特征,進行相應調整和變換,確保人才培養目標體現合理性與科學性,同時也不失嚴謹性,以更好地引導創業教育的發展。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制訂,能為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動力,其合理程度決定了高校教學改革的成功與否。制訂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讓大學生勇敢面對和敢于實踐,充分鍛煉他們,形成創新思維與創業意識,掌握創業所需的各項能力與素質。
2.優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大綱
學校可設置與創新教育有關的教育學、計算機技術、外語等專業理論課程,指導學生自覺學習知識,對創新創業產生興趣。創新創業教學的核心理論課程包括相關的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等,設置課程要結合學生實際,使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領域學到創新創業知識。
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課程體系與教學大綱改變后,教學模式也相應進行改變。以往高等教育主要是課堂教學,而新型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實踐培訓教學配合課堂理論教學。因此,要基于原有課堂教學,使培訓教學突出針對性,實地傳授大學生成功案例與失敗案例的經驗。
可舉辦創新創業模擬活動,或開展講座等,邀請企業家談成功經驗和教訓,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市場調查、團隊協作管理與資金運轉等,切實掌握企業運轉管理知識。為滿足新形勢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需求,高校還要多和社會開展合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實踐教學。
3.強化師資團隊建設
創新創業教育不光需要學術型教師,更傾向于創業課指導教師,要求高校重視強化創業課師資力量建設。創業課指導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業能力,還不可缺少相應的創作經驗,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擔負實踐教學。教師在教授知識時,可向學生介紹企業家的創業經歷,讓學生了解到和當前緊密相關的創業經驗,指導學生參與各類教學活動。
4.共享平臺
面向全體師生,高校創新科技創新資源,實施科研立項,開展科研試驗,提倡學生融入學習,讓學生親自操作,調動學習興趣,發掘創新和研究潛質,使學生形成自覺創新意識,培養實踐操作能力。
5.構建教育評價機制
所有教學活動的開展一定要有與之相符的教育評價機制,以此實現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考評、反饋、認證。創新創業教育包括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兩個模塊,創新可以是技術、學術上的創新,也可以是創業領域里的,還可拓寬至服務行業。跟蹤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考核評價,是教學階段的任務。要調查畢業生的創新與創業情況,通過分析學生的創新項目與成果,了解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及獲得的經驗,如此才能有效評價教學質量,及時抓取教學中的缺陷,為后續教學提供指導。在教學評價過程中需要重視一點:分析、調查畢業生創業成果時,不能僅重視創新創業利潤,同時還要考慮科技含量及綠化環保方面的情況、對社會的價值,為大學生創新提供實用性參考。
創業教育體現了一種全新的教育觀念與目標,當前這些這項工作還很繁重。考慮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際情況,有關理論和實踐研究仍需加強。基于我國已有實踐經驗,要吸收國外在這方面的突出之處,圍繞高校教育改革,推進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邁向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劉志侃.對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2):116-122.
[2]穆亞榮.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和改革發展策略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5(27):244-246.
[3]張寧.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策略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6):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