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銀燕
摘要:本文圍繞當前“教學生學”這一核心理念和教學新范式的實踐研究活動,旨在針對目前我校政治習題講評課中的低效無序現象,探討師生從“找問題—解疑惑—親驗證—覓良方”實踐入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使之形成有效范式,讓師生“會學會教”,從而提高政治復習課堂的教學實績。
關鍵詞:高中政治;習題講評;操作范式
高中的學生,有做不完的習題;高中的教師,有講不完的習題。那么習題與書本知識之間、習題與考試成績之間、習題與學生能力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到底應該怎么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課題。
一、問題
隨著浙江新高考模式的改革,原本學生高三才進行集中復習的政治學科,提前到了高二。近一年半的復習,教師和學生都離不開習題,習題講評課很常見也很重要。不少教師感覺最容易備的課就是習題講評課:只要把答案做好,然后到教室中一講就好了,備課很輕松。但是這樣做之后的效果如何呢?我們教師在學生考完分析時,經常會抱怨:“這個題目、這個知識、這種類型的題目,我都不知道講了多少遍了,為什么還是有那么多同學做錯了?”細究原因,還是在于我們的習題講評課低效無序,教師缺乏有效的操作手段,從而使學生沒有真正的掌握知識。
二、操作實踐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以《專題復習——巧解漫畫選擇題》為例來闡述高中政治復習階段習題講評課的一般操作范式,要點如下:
1、找問題:預習反饋,問題聚焦。復習階段的高中政治習題講評課,學生對大部分學科知識都已經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理解。因此筆者認為,教師講評主要目的是發現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從而幫助其解決提升,學生的主要任務是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進行彌補提升,同時養成發現問題的良好習慣。只有學生自己善于發現問題,才能真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一環節的范式操作要點如下:(1)根據考綱預設問題,精心設計現學情。面對選考,什么問題是值得學生去解決要解決的?必然是考試中要求學生掌握而他們還沒有掌握的。因此教師在選編習題時,一定要緊扣考綱,圍繞學生的重難點精心預設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完成習題的時候能暴露問題,發現不足,從而為有效的講評埋下伏筆,讓教師能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的復習教學。例如漫畫選擇題自2009年浙江省自主命題以來,一直在高考題中出現,對學生來講難度較大。于是在專題復習時選擇了6個涵蓋學生解題時常見的易錯題型,提前讓學生在課前完成。(2)批改統計學生問題,精心篩選取重點。教師只有認真批改并統計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才能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設計,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促進他們的發展。
2、解疑惑:合作討論,理性思考。學生發現了問題,自然會產生要解決問題的愿望和動力。因此課堂教學的第二步,就是幫助學生解疑惑。然而教師直接的告知,其影響力是微弱的。因此在本環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通過一些探究找到答案,解開心中之謎。這一環節的范式操作要點如下:(1)學生自主思考,在獨學中解疑惑。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那慢慢的學生就會喪失自我思考的能力,變成事事依靠教師的笨蛋。因此,在學生進行合作討論之前,一定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獨立思考。例如在歸納漫畫題的解題方法前,我先呈現了3個問題,并讓學生獨立思考2分鐘,要求在學案“梳理探究”部分做好記錄。這樣,一方面為下一步的合作學習打下思維基礎,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另一方面也無形中培養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找尋答案的能力,是一種很好的“教學生學”的方式。(2)分組合作討論,在合學中解疑惑。在常規的學校學習中,發揮同學間的互助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例如等學生基本有了答案后,我就組織學生進行限時3分鐘的討論,要求站立、組內討論組長記錄、有結論及時寫到黑板上、標明組號。通過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刺激了那些平時不愿思考的學生在群學的氛圍中不得不聽、不得不說,激勵他們的學習士氣。同時,同學間的討論,開拓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尤其在復習時對突破學生思維的禁錮有著重要意義。
3、親驗證:習題訓練,知識遷移。(1)對點習題,讓學生淺嘗成功的喜悅。為了讓學生驗證同學間討論的結果對解題是有效的,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親自做題試一試。例如針對漫畫題審題時由于知識限定不清而出錯,我就在課堂訓練中有針對性的選了2題讓學生當場練習。這時的題目一定要基礎些,與例題最好在解題思路或知識運用上是近似的,這樣還原困境,便于讓學生在原有錯誤中發現自己思維上的缺失,體驗解題的關鍵和技巧,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這也有利于再次證明討論總結的方法是有效的,增強對學習的認同感。(2)變式訓練,讓學生細品成功的要領。在基礎類似題目的鋪墊上,學生對原有知識的運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因此這時候教師應選擇一些變式訓練,開拓學生的視野,深化學生對知識和方法的理解,學會對知識的遷移運用。例如漫畫題“給豬把脈”從哲學唯物論的角度分析是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從辯證法的角度分析則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于是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設計了一個變式訓練,經過前面的對點訓練,被騙的同學明顯變少了。
4、覓良方:梳理提升,鞏固提高。(1)梳理歸納,提煉學生在實戰中的良招。對于復習時的學生,習題永遠做不完;對于政治選考來講,原題幾乎做不到。因此學生平常的練習,主要是為了提升他們對知識的運用能力。能力怎么培養,除了學生自身的努力之外,作為教師,唯一可以幫助學生的就是引導學生對各類知識運用進行技巧、方法的歸納總結。例如漫畫專題的復習,經過之前的一系列過程,筆者在最后和學生一起梳理了漫畫題的解題辦法,歸納為3句話:理解寓意,讀懂漫畫;看清設問,明確要求;聯系知識,審查選項。教師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梳理,方法歸納,技巧提煉,對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有著重要意義。(2)鞏固訓練,提升學生在實戰中的實力。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矯正了誤區,獲得了良方,但這不是最終目的。正如毛澤東所說:“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因此,接下來教師要結合課堂所復習的知識方法選擇有針對性、實效性、綜合性的習題讓學生進行訓練,在不斷的實訓中幫助學生獲取豐富的解題經驗,熟練所學的知識與技巧,為備戰選考打好扎實的基礎。
筆者在實踐中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必須承認:“教需有法,教無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教學相長,“教”和“學”是兩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同樣,本課題的研究是一個需要不斷改進的永無止境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