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瓊
摘要:素質教育推行發展到今天,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然而在許多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學生學得累、學得被動,厭棄學校課堂學習,在學校不快樂,失去童真,老師一宣布放假,學生幾乎都歡呼雀躍,逃離學校。由此可見,作為施教者——教師在課堂上如何挖掘教學中的快樂因素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數學;快樂教學;教學簡析
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它具有思維性強,邏輯推理嚴密,內容比較抽象等特點。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也曾對此深感內疚和苦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不注意教法的改革和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生往往會感到學習數學不僅單調、枯燥,而且抽象、難學。“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這是現代教育學家斯賓塞提出“愉快教育”的理論。那么就是說,在數學課上,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感到快樂,對于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十分重要的。
一、以營造富有童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快樂地走近數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一種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意識傾向,能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鉆研問題,開闊眼界,它也是一個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種高效能的催化劑??梢哉f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特點營造并維系一個富有童趣的教學情境,燃起學生的熱情,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學生產生“想學”的情感需要。這樣在他們進行學習數學的一開始就產生快樂的情感,久而久之一想起“數學”都能快樂。
二、恰當地運用幽默和風趣
恰當的風趣幽默,能活躍課堂氣氛,起到高效教學的作用。許多有經驗的教師上課時常出現師生開懷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氣氛,這都得益于教學中的幽默和風趣。如小學數學教學中,“同樣多”“等分除”“包含除”“平均分”等名詞,術語較多,與其讓學生死記硬背,不如沖破“純數學課”的模式,講一些簡單的故事或用幽默風趣的笑話來描述,因為數學總是滲透在實際問題中,只有聯系實際“講得活”,才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得懂、記得牢、學得愉快。在講“分數的意義”中的“平均分”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中的“同時”時,教師不妨將“分子”“分母”比作兩個同學,要給他們分東西,一個分多,一個分少,再問“分子分得多”“分母分得少”行不行?這時同學們異口同聲說:“不行!”老師說:“噢,我知道你們的心情是一樣的,你看看‘分母不愿意,生氣了,該咋辦?”“重分!”這幽默風趣的語調使同學們豁然開朗,心里眼里笑開了花,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所闡述的問題迎刃而解。幽默風趣的語調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樂學。
三、學習方式多樣,活躍課堂氣氛
數學課上,各種形式的數學活動,孩子們有了“做”中學的多種形式和機會,在“做”中獲得認知、經驗,學得更成功、更有效。要創設條件,積極引導,讓學生都能獲得表現機會,注重因材施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不同,精心設計提問和練習,布置彈性作業。教師把積極快樂的心態,帶到課堂中去,讓學生能感受到并主動參與課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好知識的基石。根據學生好動活潑的特點,在課堂上進行有助于教學的游戲。如對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可采用直觀演示,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圖形,積累表象,理解幾何圖形特征。如在教學《100以內加減法》時,詢問家人的年齡,并且算出某兩人之間的年齡差距或年齡之和。學生認真調查和計算,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對數學學習更有興趣。
四、在交流中分享快樂數學
新課程目標中指出要培養學生“學會與人合作,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在交流思維的過程中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從而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得到進一步開發。例如,在教學“統計”時學生使用不同的方法記錄數據,有人用畫“#”等圖形作記錄;有人用寫數字記錄;用人用打“”的方法記錄;有人用畫“、、”等各種符號記錄。于是我就把不同的方法張貼在黑板上,問:“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組織學生在全班交流各種記錄方法的優缺點。有人先說畫圖形好,是什么圖形就畫什么圖形,很清楚;馬上就有人質疑:“如果統計的不是圖形而是別的物體,也畫圖不是太麻煩了嗎?”于是有人提議:“寫數字好,什么都能統計?!庇钟腥搜a充到:“而且最后不用數看看最后的數字是幾,就知道一共是幾介?很簡單!”馬上又有人反對:“可是寫數字各個數字都不一樣,要反復想下一個該寫幾了?容易出錯!”也許受前面的啟發,有人說打“、/”好!代表正確好看!而且寫起來簡單方便等等,就在學生之問的你一言我一語中,學生之間相互啟發,相互指正,相互學習,真理往往就在這看似毫無秩序的交流中得出的。
五、適時且有針對性的評價延伸快樂的情感
通過評價全面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歷程。在評價中,學生是被評價者,但是,被評價者不能被動的接受評價,而應主動的參與評價。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讓學生自評學習,是一種方法。數學日記可記錄今天數學課的課題以及涉及的數學知識;記錄理解得最好的地方與還不明白的地方;記錄所學內容能不能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并簡單舉例;記錄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以及自己是否滿意等。學生主動參與評價自己的學習表現,允許他們對教師或同學做出評價結果發表不同意見,在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建立平等、民主的關系。合理恰當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科學的認識自己,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詣地發展,有效的激勵學生的學習信心,在學習活動之余繼續體驗積極的情感。
總之,只有將數學課堂教學快樂升級才能發現學生的學習潛力,教師的教學輕松自如,學生的學習興趣盎然,在學習數學中品嘗到了學習的快樂,學到有用的知識并應用于生活實際當中,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用處,學生會更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參考文獻
[1] 常偉.如何創造快樂的小學數學課堂[J].學周刊,2014,(19).
[2] 吳芬芳.如何打造輕松快樂的小學數學課堂[J].新課程學習(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