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昆
學困生的產生并非是先天性的智力原因,絕大多數都是后天原因導致的,教師在進行教學之時,對學困生要一視同仁,善于和學困生做朋友,積極探索學困生身上的優點與潛質,進而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閃光點,積極發揮自身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實現學困生轉化的目的。但是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轉化的成效較低,導致班級中的學困生越來越多,這是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重視的一點,必須要盡快解決此困境,促使學生健康、快樂的學習與發展。
一、目前阻礙小學學困生轉化的因素
1.學生方面的因素。每個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都不同,發展的方向也不同,自然會出現不同的學習結果,數學是一門邏輯嚴謹的科目,需要進行理性的思考,才可以逐漸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但是從目前的小學生學習狀態來看,學生們普遍年齡小,思考問題較為感性,看待事物或者對待數學題比較表面化,這便會導致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遇到較大的障礙,久而久之,隨著學習效果的不顯著,學生更會喪失學習的興趣,導致學困的程度越來多高。
2.教師方面的因素。數學知識的學習表面看似無趣,實則價值較大且較為有樂趣。但是由于教學初期教師未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無頭緒,更無從下手,久而久之便會認為自己可能是沒有學習數學的天賦,便會放棄數學學習,究其原因便是因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較低和教師引導不正確導致的。
3.家庭方面的因素。家庭使學生從小成長的環境,對于學生有較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且小學生年齡小,沒有辨別和篩選的能力,極易受到不良情緒的影響,再加上父母對學生的期望較高,便會給學生帶來無形的壓力,致使學生無法專心學習,這也是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實現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的途徑分析
1.科學合理的對學困生進行學習引導。小學生年齡小,在課堂學習中,教師要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在正確的學習道路上發展。但是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最大的難題便是沒有學習方法,更不知道該怎樣學習,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對學生知識的講解,還要科學的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引導,引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而主動去學習。比如在學習新人教版的“小數乘法”時,學生對于小數根本不感興趣,教師便要創設生活情境促使學生找到學習的價值,小麗媽媽和小麗去超市買菜,菠菜的價錢是0.9元一捆,而韭菜的價錢是菠菜的3.2倍每捆,媽媽讓小麗算一下應該給收銀員多少錢?這時便可以問學生們應該付多少錢?學生們飛快地算出是2.88元,通過這樣的生活化情境,學生們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更意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更懂得了學會數學題可以更好的生活的道理,進而促使學困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朝著正確的學習方向發展。
2.培養學生濃厚的數學興趣。在轉化學困生的數學學習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個人的教學魅力。使學困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愛護與信任,這樣學困生便會對教師產生好感,會將對教師的好感轉化到教師所教的數學科目中,自然會有較高的興趣學習數學知識。同時,教師還要經常鼓勵學困生,小學生年齡小,有較高的表現欲望,且喜歡被表揚,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此心理特征,為學困生創設展示自我的機會,繼而從實際出發,對學生進行表揚與肯定,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師還要善于運用面部表情、手勢和言語對學生進行鼓勵,促使學生保持學習的信心,懂得遇到困難之時要勇于面對,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致會越來越濃厚。
3.給學生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樣的,數學教師要全面了解每個學生學習困難的根源問題,如果是由于家庭原因,便要對學生進行個別引導,疏通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學生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同時,教師還要和家長多進行溝通,使家長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而不斷改善,給學生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
小學數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是多元化的,教師要積極探索學生產生學習困難的原因,然后積極的改善自身的不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價值觀,進而循序漸進的學習與發展,促使班級中的學生都可以健康地發展。(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