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禮進
摘要:青年思想引領作為共青團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互聯網+思維下思想引領的創新模式探究:網絡文化產品進行思想引領。以引領思想、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為共青團工作理念,以“打造品牌,突出特色”為工作思路,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思想上,積極開發網絡文化產品作為新媒介引導青年;打造品牌文化服務校園、服務青年。
關鍵詞:互聯網+ 青年 思想引領 創新模式 網絡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3-0018-01
一、“互聯網+”思維下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方式轉變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升級和發展,數據化時代的到來,網絡使世界發展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人與人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在這樣的發展前提下,共青團思想引領如何融合互聯網思維,不斷進行自身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價值。青年思想引領作為共青團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共青團思想建設以引領思想、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為工作理念,以“打造品牌,突出特色”為工作思路,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思想上,積極開發網絡文化產品作為新媒介引導青年;打造品牌文化服務校園、服務青年。
二、“互聯網+”思維下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創新模式探究
(一)提高網絡文化產品影響力
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網絡文化平臺也成為弘揚校園主流文化的重要陣營。組建一支以新媒體技術為手段的網絡文化推廣團隊很有必要,引導青年學生合理運用新媒體,發揮其特長,展現專業優勢,創新新媒介,提高網絡文化產品原創能力,使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產品占據主導地位。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這就要求我們刷新話語體系,不斷創新,尋找全新的引導方式。當今的青年學生,面對多元文化、多維網絡的包圍,心理狀態和特點也與以前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就要求我們共青團要以貼近青年人的心理狀態和特點走進青年學生的心里;也需要我們不斷創新活動形態,改革傳統的活動形式,以全新的活動形態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引領,需要我們不斷刷新話語體系,以青年喜聞樂見的話語形態回應青年學生的問題,提高共青團組織與青年的親和力與契合度,多用輕松活躍的話語形式,講述真心話、傳遞好思想、傳播正能量。
(二)整合校園品牌力量,立體化發展覆蓋影響
整合校園的品牌力量,提高立體化覆蓋是加強共青團思想引領的重要手段。要形成青年思想政治引領的立體化覆蓋,就要充分調動身邊可以利用的資源不斷發揮影響。首先,共青團各級學生組織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學生干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影響和帶動身邊的青年同學,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推動青年思想引領工作的發展。其次,要注重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提高校園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促進青年創新能力的提高。再注重通過對校園品牌文化的塑造,通過對相關品牌產品的打造,擴大線上和線下的共同影響力,利用傳統宣傳和網絡宣傳兩種模式共同打造品牌,擴大宣傳影響力。在對其進行充分打造之后,不斷擴大其網絡宣傳力和影響力,利用品牌效應來迎合和吸引青年學生,再因時制宜地推出相應的網絡文化產品,以發揮最大的影響力,以一系列網絡文化產品引領潮流,凝聚青年。
(三)唱響網絡文化主旋律,鞏固網絡思想陣地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還要不斷創新思維。我們應乘著“互聯網+”的教育東風,深入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推進,要不斷改變觀念,與時俱進,尋求新的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傳播技術,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傳播手段,不斷推進“網上共青團”的建設和發展。隨著互聯網絡的發展和推進,這就要求我們打破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限制,實現與青年線上線下的實時互動,讓廣大青年學生感受到團組織的“實時存在”,改變傳統的灌輸,發揮網絡共青團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充分利用網絡宣傳媒介,通過“微作品”講“大道理”,唱響網絡文化主旋律,鞏固網絡思想陣地。
三、結語
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推進,提高青年學生對共青團吸引力和凝聚力,著眼于我們共青團要回歸到青年中去。共青團思想引領工作的核心是以互聯網+思維完善、改進和構建新形勢下的工作模式,用新媒體互聯網、喜聞樂見的語系去吸引青年,用服務去凝聚青年,用組織去覆蓋青年,并將價值引導貫穿于服務青年的全過程中,強化對青年學生價值觀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強化思想政治引領,要應時合勢、精準發力。共青團思想引領強不強、作用發揮好不好,是否回歸青年貼近青年最關鍵;單位團建工作抓得實不實、基層組織戰斗力強不強,在思想引領建設上反映得最充分。共青團應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充分發揮自主性,開拓創新,與青年喜好密切結合,與時代需求密切結合,走互聯網+特色發展之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仰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趙國慶.〖KG-*2〗“互聯網+教育”:機遇、挑戰與應對[N].光明日報.
[2]魏國華.智慧團建:互聯網思維下共青團轉型發展[J].中國青年研究,2014(5).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