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績
摘 要:教師應將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有機整合,依托文本,言意相生,讓識字教學自然穿插于閱讀教學中,使識字更扎實,使閱讀更流暢,提升語文教學有效性。教師要做到自然揭題、妙識字,初讀感知、樂識字,精讀品悟、深識字。
關鍵詞:語文;識字教學;閱讀教學;有機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22;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0-0078-01
一些語文教師將閱讀和識字看成兩碼事,對它們獨立進行教學。殊不知這種做法直接割裂了音形義,導致學生學了不會用、用了太死板。其實,閱讀與識字是相輔相成的,教師應讓學生隨文識字。教師應將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依托文本,言意相生,讓生字教學自然穿插于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在語境中識字、在比較中識字、在交流中識字。這樣,識字會更扎實、閱讀會更流暢,聽、讀、說、寫會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全面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學生通過這種整合性學習,實現了快樂學習,切實感受到漢語的魅力。
一、自然揭題,妙識字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單獨用一段時間進行識字教學,結果學生在閱讀時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其實,單純的識字教學會讓學生產生疲勞感,更讓其忽視了閱讀,無法深入理解字、詞、句的內涵。在語文教學中,從揭題開始,自然識字,并根據字形編制順口溜,或者“借題發揮”自然拓展,是一種簡單而高效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下愉快地識字。例如,在《做一片美的葉子》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拿出提前準備好的葉子,然后讓學生仔細觀察葉子,看它的形狀,聞它的味道,感受它的美妙。教師問:“這么漂亮多姿的葉子,有什么作用呢?”學生們紛紛發言。教師說:“是呀,葉子雖然平凡,卻對植物的生長有重要作用。還有一個小秘密,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你們觀察一下吧。今天我們就學習有關葉子的課文,題目是《做一片美的葉子》?!鲞@個字怎么記呢?”學生說:“一個‘人加上一個‘故?!薄皩α?,‘人挨在故旁,就要把事做,請大家寫一下這個字,并用它組一個詞,造一個句?!庇袑W生說,將來我要做一名人民警察,保家衛國。有學生說,多做好人好事,社會才會越來越和諧。還有學生說,昨天,我的作業做完了,今天的呢?大家聽了忍俊不禁??梢姡處煂⒆R字放在閱讀環節,教學效果明顯。在多樣化、生動化的情境之中,學生不但能牢記字形,還能理解字義,并獲得打開文本的鑰匙,順利走進文本。
二、初讀感知,樂識字
在傳統識字過程中,學生在整體感知階段一般是自讀課文并圈畫生字,然后再學習生字。這種做法,使得字詞學習非常孤立,雖然有可能增加學生的識字數量,卻不利于學生提升學習質量。為幫助學生建立完整而立體的識字、閱讀體系,教師可采取“猜一猜、講一講、演一演”的方式,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快樂識字,讓字、詞、句之間建立起聯系,讓學生自己認讀、交流。例如,在《水上飛機》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先讀課文,并將生字勾畫出來,然后與教師一起感知課文、識記生字。教師問:“是誰發現了水上飛機?”學生答:“小海鷗?!薄啊t是生字,但我們一看字形就明白它是鳥類,而且生活在海邊。小海鷗見過很多船,都有什么船呀?”“客輪,還有……”學生猶豫道。教師提醒:“還有貨(huò)輪,‘貝代表財物,就是貨的意思。大家看看小海鷗是怎樣相互打招呼的?它先喊了一聲‘喂。用什么喊?是用‘口,而‘畏念‘wèi。讓我們一起來打招呼吧?!睂W生說道:“喂,你好!”就這樣,大家邊感知課文,邊識記字形,既激起了興趣,又理解了字義,打開了思維。依托文本識字令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使得學生的識字效率大大提高、字詞體系趨于完善。
三、精讀品悟,深識字
在漢語中,一字多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現象非常普遍。能掌握并靈活運用字詞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而文本是學生進行深入識字的最好的范本。為了深入探究字詞并能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學生可從精讀文本開始,品悟字詞的內涵,尤其要對多音字、同類字進行辨析。這樣一來,學生對字、詞、句的積累就會趨向科學化、模塊化。例如,在《說勤奮》一課的學習中,學生在文本中讀到“遠渡重洋”這個詞組,其中“渡”字是關鍵。為什么用“渡”而不用“度”呢?這兩個字有何不同?學生們結合文本深入思考,從“渡河”到“渡?!痹俚健斑h渡重洋”,大家得出結論:“渡”使用時與水有關。那么“dù過難關”用哪個字呢?經過討論,大家認為還是用“渡”。是的,從渡河引申為渡過難關,都表示要克服一定的困難。通過學習,學生能從理解基本義上升到理解比喻義、象征義,學會活學活用。就這樣,從字到詞再到句子、段落,學生在讀中品悟、在品悟中認識、在認識中總結識字規律,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單一走向多元。
四、結束語
總之,從認知規律出發,學生在閱讀中巧妙識字,不但能熟記字形,還能深刻領悟字義,并能做到學以致用,提高語文素養。為避免出現教學脫節現象,教師要牢記識字與閱讀是一個整體,并將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完美地融合起來,精益求精、自然、熨帖地進行教學設計。
參考文獻:
[1]李興貴,羅中華.語文教學改革應處理好三個關系[J].廣西教育,2003(25).
[2]林睿,金文偉.科學的識字教學對閱讀與寫作的促進作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9(07).
[3]宋道曄.發展語言與閱讀識字并重[J].語文建設,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