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群杰?韋志輝
摘 要:廣西技工院校的體育教學一直沿用傳統教法。這種教法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并且在教學改革的大潮中也顯得不合時宜。本文以“快樂體育”的內涵和教學意義為切入點,從人才培養、人本教育、體育課程目標、體育課堂構建和學生差異特點等方面,分析了廣西技工院校在體育課程中實施“快樂體育”教學的必要性。
關鍵詞:技工院校 體育教學 快樂體育 教學改革
體育學科作為學校、學生眼中的“邊緣學科”,普遍得不到重視,特別是在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主要目的的技工類院校中更是如此,加上教學方式的老舊和教條化,使得學生難以提起興趣。在此背景下,在技工院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快樂體育”的呼聲日漸高漲??鞓敷w育教學主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開展自主交流和互動,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在體育課堂中有更多的愉悅感與收獲感,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這一學科的興趣與熱情。
一、快樂體育的內涵
“快樂體育”這一理念源自于20 世紀 70 年代的德國與日本,它是建立在傳統體育教學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在注重學生基礎運動體能和技能的同時,增加了體育課堂的情境性和趣味性,使學生能夠更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練習活動,增強了體育課程的實效,潛移默化地發揮著體育教學的教育性作用。
快樂體育理念的融入能夠深化學生終身體育的思維。由于它體現了新時期體育教學對學生個性的尊重和發揮,增加了師生間、同學間的互動,所以能讓體育課程對學生充滿吸引力。快樂體育教學通過為學生提供美好的運動體驗,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與關注體育運動的本源,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二、在技工院校體育教學中融入“快樂體育”教學理念的意義
1.生理意義
快樂體育教學的實施能令學生得到足夠的神經系統刺激,從而產生巨大的滿足感和愉悅感,打破常規體育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活動指示的狀態,使學生能在歡樂的氛圍中追求鍛煉的機會,從而形成自主體育鍛煉機制,改善休眠狀態,促進身體機能調整。
快樂體育的教學方式令學生在自主和諧的環境中體驗運動魅力的同時,讓學生量力而為,使學生身體器官不會輕易受到運動損害,從而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2.心理意義
在廣西技工院校體育教學中,大多實施傳統的填鴨式機械教學,學生在單調和沉悶的課堂氛圍中容易對體育課程產生厭倦心理,使得學生在活動上出現自主行為遲鈍和態度消極的情況。而快樂體育教學能使學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激發其積極性,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展現自我,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使學生產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的欲望,提高學習興趣和信心。
三、技工院校體育教學實施“快樂體育”的必要性
1.人才培養的需要
隨著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快樂體育這一理念近年來得到了不少學校的認可。從技工院校的教育本質來看,傳授學生職業化技能、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專業化人才是最終教育目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是知識傳輸和接受的主體,這決定了他們是教學的立足點。
所以廣西技工院校的體育教學要想提高在學生當中的影響力,就必須注重學生的興趣體驗,改革陳舊的授課方式,將快樂體育理念融入體育教學,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率。
2.體育人本教學的體現
長久以來,廣西技工院校的體育教學模式大多以重復技能練習、完成期末考試為主,使得課程內容單調、評價體系單一。
隨著學生對體育功能的深入理解,學生也對體育課程有了更多的需求。他們認為體育不應該只作為單純的身體練習形式,還應該具有人文和心理方面的教育意義。
3.契合廣西技工院校教育整體目標
體育課程作為廣西技工院校教育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目標應該與其他學科相互契合,形成育人的合力。廣西技工院校的學生在接受職業技能實踐性教育的同時,也需要接受美育、德育、智育等全方位、整體性教育,為走上社會做好職業鋪墊。
快樂體育在教學目標本源上,不僅重視學生體質健康,還能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兼顧學生心理品質、行為道德的發展,這與廣西技工院校提倡的實踐與人文并重、技能與品行齊發展的教育理念相符合。
4.有助于構建和諧課堂
在廣西技工院校的體育教學工作中,多數教師對體育教育工作認識不足,往往只承認其強身健體功能,忽略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其實,隨著各種體育教學改革理念的提出,體育教育工作者已經越來越重視師生間的關系。單純在授課中展示教師權威,指示學生古板地重復教師的示范動作進行練習,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不滿情緒,形成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想學的惡性循環。
施行快樂體育教學能讓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考慮學生所需所感,增加師生在授課活動中的良性接觸,使教師逐漸從“嚴師”轉化成“益友”,提升教師個人魅力的同時也讓課程內容更具有吸引力,這在增進師生感情、促進和諧課堂的構建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5.快樂體育教學能滿足差異需求
廣西技工院校傳統體育教學要求所有學生學習進度整齊劃一,練習標準過于刻板,在練習的過程中不能充分照顧到部分運動能力差的學生,這樣會使差生更差直至失去信心和動力。
快樂體育教學在實施前首先要考慮的便是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并且能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有效的評價方法,鼓勵學生以自己擅長和喜歡的方式來完成體育練習,強調讓不同層次和特點的學生均能在課堂中獲得滿足感。
四、小結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想要改變現狀,必須要加大改革力度。在體育教學工作中遵循教學規律,在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轉變教學思想理念,把快樂體育這一元素融入到教學當中,確保每位學生都有獲得知識和滿足感的機會。促使每位學生都真正熱愛體育,投身鍛煉并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這才是最為重要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奕.基于建構主義角度下對快樂體育教學思想的分析[J].亞太教育,2015(27).
[2]馬文卿,閻海量.建構主義視角下的青少年快樂體育教育教學法[J].運動,2013(5).
[3]張維.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快樂體育[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3(4).
[4]王水泉,毛振明.快樂體育論的源頭[J].體育與科學,2014(3).
(作者單位:謝群杰,廣西交通技師學院;
韋志輝,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