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松
摘 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發散性圖示思維工具,已經在作文教學中廣泛應用,在此對其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思維導圖;習作教學;寫作靈感
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用思維導圖來指導學生作文,它能讓孩子們迅速地理清思路,抓住寫作要點和方向,達到快速構思和快速寫作的目的。
一、思維導圖能“無中生有”,讓學生找到寫作靈感
下面一段文字是一個二年級孩子的習作《美麗的秋天》:
秋天真美啊,美得就像一幅圖畫。我喜歡美麗的秋天。
對于一個低年級的孩子,有這樣的表達,按理應該是很不錯的,她不僅寫出了秋天的美,還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然而,這段話基本上是概括性語言,缺乏描述性語言,秋天有多美,卻沒有具體體現。怎樣才能讓他們通過文字來表達秋天的美呢?
孩子們都喜歡親近大自然,秋天對他們來說觸手可及,頭腦里有豐富的表象,但他們缺乏正確的思維方式,不能把他們眼中所見、心中所想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在他們心目中,秋天的田野、果園、樹林、動物、天空……這些事物都太熟悉了,可是怎樣把頭腦里的這些信息調動起來,付諸文字,這就需要思維導圖的引導。我問學生:“你能把美麗的秋天畫出來嗎?”她眨巴著眼睛,點點頭說:“能。”很快,她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描繪了一幅秋天的畫卷:田野里有金黃的稻子、火紅的高粱;果園里有紅彤彤的柿子,還有紅紅的蘋果;樹林里,有黃黃的樹葉;天空藍藍的,不時有一群大雁飛過……
接著我指導她對這幅畫的內容進行了增刪,順序進行了調整,然后問她:“現在你能看著自己畫的圖,按照圖上的順序把這段話修改得更好嗎?”此時,孩子眼中閃爍著光彩,自信滿滿地回答我:“能!”不一會兒,《美麗的秋天》的修改稿誕生了:
秋天真美啊!田野里,一望無際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紅紅的高粱像燃燒的火把。果園里,有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柿子。紅紅的柿子多像一個個小燈籠啊。樹林里,樹葉黃了,一片片樹葉從樹上落下來,就像一只只蝴蝶在風中飛舞。天空藍藍的,一群大雁飛過,它們的隊伍多整齊??!秋天真美啊!我愛美麗的秋天!
修改稿的文字簡直就是一幅絕妙的風景畫:田野、果園、山林、落葉、藍天、白云……特別是小作者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刻畫,色彩搭配上以火紅、金黃為主,寥寥數筆的描述,充滿了強烈的畫面感和意境美,表達了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和對豐收景象的由衷贊美。
二、思維導圖的發散特性,能幫助學生聯想出更多的細節
低年級的孩子在習作時,往往過多使用概括性言語,缺少細節的描繪,使文字干癟無味。如果用思維導圖,通過思維繪畫這個像游戲一樣的環節將要寫的內容畫出來,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在畫畫的過程中,孩子們通過不斷想象、揣摩、增刪每個細節,寫作時再把圖像轉換為語言文字,就不會缺失細節刻畫了。
下面是一個二年級孩子寫的《去游泳》:
今天,下小雨。我和爸爸去游泳,我玩得很開心,我說:“下次還來?!?/p>
顯然,游泳是學生親自經歷過的,他的頭腦里一定有相關的趣事和細節,但這段文字卻寫得如此粗略,沒有相關的細節刻畫。怎樣讓學生把自己經歷的細節表現出來呢?我讓他把去游泳這件事情用簡單的圖標和色彩,把印象深的地方畫下來,再用曲線連起來,把畫出來的內容按照事情的先后順序標記一下,嘗試著以畫寫作思維導圖的辦法來指引他寫作。圖畫好之后,再讓他把圖上的內容一一敘述出來,形成文字。
下面是修改后的習作:
今天,天下起了小雨,但是天氣還是很悶熱,我和爸爸去江邊游泳,游著游著出太陽了,金黃的太陽向我們瞇瞇笑,水變得更藍了。江邊還有很多游泳的人,就像大鍋里下餃子一樣。爸爸教我學習游泳,我學得很認真。雖然我嗆了幾口水,但有爸爸在,我一點不害怕,還是繼續學游泳。爸爸夸我真勇敢。我要早點學會游泳,就可以像爸爸那樣到深水區游泳了。
這段文字比起前一段,不僅僅是字數的增加,在文章的表達技巧上也有大大的提升。小作者通過畫一個簡單的寫作思維導圖,寫出了一段更生動的話,而且自然地運用了環境襯托描寫、動態描寫、場面描寫、擬人、比喻修辭手法、直接抒情、語氣描寫和語言描寫等寫作技法,把自己先前寫的一段話修改得更具體、更能抒發心中的感受??梢姡瑢懽魉季S導圖可以引發對最初、最真切感受的回憶和思考,讓事情的經過、情感、思緒毫無保留地、快捷地通過圖畫的形式直觀地記下來,讓思想的火花一旦閃現,就立即得到捕捉,并不斷生發下去,豐富文章的細節。
思維是作文過程的核心,只有抓住思維這一條主軸,作文才能有深度、有廣度。用思維導圖指導作文教學,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發散性、條理性、創新性、趣味性、直觀性等特點,開啟大腦的無限潛能,就能寫出內容更豐富、思想更有深度的好文章。當然,思維導圖的神奇魔力遠不止這些,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會繼續探索,讓思維導圖更好地運用于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桑新民,李林英,李翠白.思維導圖與學習:學習科學與技術新探[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聶凌風.哈佛氣質修煉手冊(思維導圖實戰版)[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