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育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在整個教育當中,小學語文教學在整個教育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當今教育體系當中,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來說小學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語文的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大量的閱讀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在一定層次上還能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解決措施
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當中,語文不僅僅是要學習字、詞、句等一些零散類知識點,對于小學生來說,大量的閱讀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文化修養,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勢在必行。但是當前學生的閱讀能力卻不盡如人意,并不能滿足自身的發展。本文將重點講述在語文教學當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以及在當前教育背景下針對這種現狀應該提出怎樣的解決措施。
一、當前教育背景下學生閱讀的現狀
(一)閱讀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當中,教學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但在當前教育背景下應試教育在整個教育當中還是占據著主導地位。教育者在實際教學當中過度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在語文課文學習當中還是在走傳統的老路,老師在臺前對課文進行講述,學生對老師講述的重點進行記憶。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經常會存在這種現象。例如:《爬山虎的腳》是小學語文課文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主要講述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模樣以及爬山虎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在傳統教學當中,老師一般只是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仔細閱讀,對生字進行重點的記憶便可。對文章段落以及內部構造沒有進行詳細的講述,對文章作者的用意也沒有進行深刻的剖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學生閱讀能力較弱。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
(二)在閱讀教學當中,家庭參與的較少
在語文實際教學當中,學校是學生教育的第一主體。但是要想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家庭的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在當前實際教學當中家長往往忽視了自身對學生的教育,大多數家長存在著錯誤的觀念,認為學生在學校學好就能保證學習的質量。對學生缺乏課外的輔導,在很大程度上學生都只是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相關任務,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沒有得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會下降。
二、針對這種現狀提出一系列相關的措施
(一)在某種意義上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當中,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必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當中運用情景教學法。在某種層次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課過程當中,設計相關的教學情景。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對所學內容了解得更加通透,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語文課文《鳥的天堂》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主要講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不同景象,在一定層次上寫出了榕樹的高大,因此被稱作“鳥的天堂”,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在講述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運用情景教學這種教學方法,設立出具體的情景,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加強與家庭之間的配合
在小學實際教學當中,學生能夠閱讀的課本是十分有限的,所以老師要切實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對學生進行開放式教學,結合書本中內容展開教學,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在小學教學當中《貓》是一篇較為經典的文章,在實際教學當中老師可以對這篇文章進行課外延伸,讓學生在整體上可以提高閱讀水平。除此之外,對于大多數的家長來說,學生的學習除了學校的輔導之外,作為家長也要對學生進行細心的輔導,了解學生學習的內容。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多給學生買一些有益的教材,促進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根本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實際教學當中,老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當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彼此之間的情感。另外,在教學當中,老師要注重自身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作為學生的家長對學生也要進行適時的輔導,只有家長和學校共同對學生進行輔導,兩者結合開來,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才能為社會主義培養新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周麗紅.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才智,2013(32).
[2]李潔.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5).
[3]李倩.如何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優化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4(1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