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智昌
【摘要】學習興趣對于促進學生學習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小學階段,興趣在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進行探討,旨在指出興趣培養的具體策略,以利于小學數學教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學教育;興趣培養
學習興趣對于促進學生學習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尤其是在小學階段,興趣在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布魯納(心理學家)也曾說過,對學習材料發生興趣是對學習最好的動力,良好的興趣是學習活動的自覺動力。因此,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會積極調動各種學習因素,如思維、記憶、注意力等等,有助于他們達到學習的最佳狀態,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本文就結合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進行探討。
一、創設良好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新知識時,良好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利于新知識導入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在教學剛開始就通過有效的情境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激起學生學習本節課的學習興趣和自行探究知識的強烈愿望,這節課也有成功了一半。
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關內容時,如何幫學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間觀念,讓學生的認知結構從二維平面過渡到三維空間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為此,在新課導入時,可以通過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三根同樣長的小棒可以拼成一個什么圖形?那么六根同樣長的小棒最多可以拼成幾個正三角形呢?”通過問題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有學生拼成了有四個正三角形的三棱體,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順利地在充滿興趣的氛圍中克服了從二維平面到三維空間的過渡這個難點,突破了這個重點。這就使學生懷著充滿情趣的心理,較容易地去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關知識。
因此,興趣是一種潛在的強大的動力,巧妙的創設導入情境,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環節。
二、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親其師”才有“信其道”,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喜愛的老師,連帶著也喜愛這位老師教的課程,這大概就是愛的“遷移”吧。學生喜愛的老師一進課堂,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油然而生,課堂氣氛就會活躍愉快,師生之間就會發生積極的教學反饋。凡是受到老師關心和信任的學生,往往具有一種良好的心境,較強的學習信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老師所期望的學習效果。
因此,一方面教師要言傳身教,做學生的表率,老師是學生的“偶像”,也是學生學習的“活教材”,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教師應注意加強師德修養,認真塑造好自己的形象,成為學生學習的表率。另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注重教學互動,不歧視差生,同一尺度對待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創造一種師生共同探討,共同學習的情境,形成活躍愉快的課堂氣氛;在課下,跟學生和諧相處,讓學生能敢于傾訴心聲,同時老師對他們在生活上給予關懷,學法上給予指導,思想上給予幫助,真正使老師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三、開展有效的提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
引導學生主動探疑、自主學習是當前素質教育的真諦,因此,教師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利用新舊知識的沖突,在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上巧設懸念,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按角分)”這一課時,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露出的三角形的一個角,去判斷被遮掩的是一個什么三角形。在學生回答后,教師設疑導入新課:“為什么看到一個直角和一個鈍角就可以判斷被遮掩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為什么看到一個銳角則無法判斷呢?”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就會明白這兩個問題,自然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探求欲望和興趣,為學習新知識做好心理上的準備,從而實現了“無疑—有疑—無疑”的認知轉化過程。“疑”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疑”在引入中有動力作用,在轉折處有啟迪作用,在思維的轉折點上有催人更上一層樓的作用。導入中設疑,教學中設疑,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使思維活動高潮迭起。
四、以奇激趣,在成功的體驗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智力孕育予好奇之中,而興趣是在好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學生好奇的心理,使學生懷著好奇而激動的心情進行探究活動,并在此過程中獲得好奇心的滿足和成功的情感體驗,有利于樹立自信心和激起濃厚的興趣。
如在教學“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和“一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時,采取讓學生說出任何數。老師作出準確而快捷的回答。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出規律后,又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編題對答等形式,使學生感到,我也能像老師那樣答得又對又快,使其好奇心得到滿足,獲得成功的喜悅,養成對數學知識不懈追求的濃厚興趣和克服困難的自信心。
五、通過多元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學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習碰到困難時,得不到幫助和鼓勵,從而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對于這類學生,應該在思想上給予鼓勵,他們一有進步,教師應及時表揚。但有的學生很聰明,就是不想很好的學習,對這類學生要單獨談心,抓住他們自身的優點,先大力表揚,讓他感覺到老師的信任、重視,讓他們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能在老師的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老師要趁熱打鐵加于鼓勵和表揚,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樹立起來了。評價激勵除了體現在課堂上,還要體現在課后作業的評價之中。如學生每天的作業,老師不但要認真批改,還要在作業上寫上一些鼓勵的語言,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強化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若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味口”,寓教于“趣”,使生“樂學”,教學效果必定事半功倍,愿大家成為學生喜愛的小學數學老師。
參考文獻:
[1]陳凈. 淺談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 教育, 2017(1).
[2]劉篤舉, 鞏克燕.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 教育:文摘版, 2016(9).
[3]何援紅.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 新課程·小學, 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