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佳音
摘 要:近年來,繪本閱讀作為一種新的閱讀形式,很多學校都開展了繪本教學的實踐和探索。這是遵從小學生認知特點,真正能促進教學生成,真正能提升學生素養,真正能有助課程開發,真正能彰顯語文本色,能讓學生生命得到豐厚滋養的一種閱讀教學形式。相信持之以恒開展繪本教學,每個生命都將綻放多彩……
關鍵詞:繪本教學;學生本位;語文本色;生命滋養
一、繪本教學遵從了認知的特點
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與認知心理,兒童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是圖形認知的敏感期。小學低年段更適宜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繪本更能引起他們的關注和興趣,也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圖文并茂的展現形式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有助于培養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啟發學生的心智,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有助于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繼而培養學生的多元發展和創新能力。
繪本閱讀教學,文字和畫面都傳遞信息,讓學生愉悅地、輕松地投入到學習中,分享伙伴的感悟、欣賞繪本的精彩、感悟繪本的真諦。從繪本的選材、教學的預設,到教學的過程,都考慮到要契合學生的生理、心理及認知特點,以學生為本,以激發興趣為重,盡可能少地限定、框定、束約;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合作、互動、交流。
二、繪本教學促進了教學的生成
繪本是圖文完美的結合,用精美的圖畫和優美的文字,敘述著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在繪本教學中,無論頁碼和文字的多少,都不能粗枝大葉,都要精心地預設。在預設中鋪墊生成,在巧妙設問中促進生成,在合作互動中幫助生成,在機智評價中引導生成。教師在課堂上,經常以問題的提出作為教學活動的一種有效教學組織形式,既是教學手段,又是教學藝術。巧妙設疑能激發、引發學生的興趣;把握難易促進,激活學生的思維;設問中巧妙引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創造力。
教師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閱讀主體,在閱讀之中與學生互動,在互動之中給學生引導。低年級的小學生,大腦處于發育階段,求知欲強,對新鮮事物敏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地參與到繪本的學習中,使互動與合作有機地結合,促進教學的生成和目標的達成,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同步提升、發展。運用有效的教學形式,促進教學的生成,使師生共同享受課堂中生命的涌動和成長,共同提升彼此的生命價值。
三、繪本教學提升了學生的素養
繪本教學的開展,要把好繪本的選擇關。學生閱讀的繪本,應該選擇那些文質兼美、圖文并茂的富有積極情感和價值的,要選擇富有正能量,具有正導向有積極意義的繪本,這樣的繪本不僅具備語言的價值,更是美術的審美。繪本的圖畫部分,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享受文學,也感染到美學,對學生起到美的熏陶。教學的預設,不僅僅是引導學生對畫面的認知,更關注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呼應,激發學生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教學設問與評價,不僅能讓學生憑借其對繪本的獨特理解,對事物的認識以及生活體驗和想象,做出種種猜想和推測,還可以讓學生在同一繪本中,根據自身的體驗解讀出不同的內涵和感悟,使他們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激活學生的創造力。
四、繪本教學拓展了資源的開發
一本繪本,包含著文字、圖畫、圖文結合而給學生帶來的故事,無論哪一個方面呈現出來的故事,都可以給學生留下想象和拓展的空間。結合文字,讓學生改編續寫創造故事,結合圖畫可以讓學生自創圖畫代替原圖,為自己創編的故事配畫,可以自編繪本,圖文結合地來表達感受,表達對生活的感悟。
繪本教學的開展,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優秀繪本推薦,讓學生推薦喜歡的作品,根據學生的推薦,引導學生進行分類,確立主題,制訂學習計劃,真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這樣的課程資源開發以后,深受學生的喜歡,學生的興趣、情感也會得到激發和提升。
像學完《快活的獅子》這本書,就引導學生再去了解路易絲·法蒂奧和羅杰·迪瓦森,以獅子為主角進行了續寫、再創造,學生最后編出了很多本有趣的繪本,
繪本,憑借絢麗的色彩、優美的畫面、神奇的想象、簡潔的文字,給老師一個全新的視野,給學生巨大的精神享受。
繪本閱讀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促進教學的生成,提升學生的素養,有利資源的開發,彰顯語文的本色,讓老師受益匪淺,讓學生樂趣無窮。繪本教學把快樂帶給學生的同時,也把無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財富帶給了他們,讓學生接受文學世界最美好的精神洗禮,得到成長中最需要的滋養,讓學生的生命更加燦爛精彩!
參考文獻:
[1]倪文錦.閱讀經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必由之路[J].課程·教材·教法,2004(12).
[2]梅子涵.閱讀兒童文學[M].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12.
[3]袁曉峰.快樂的繪本閱讀[J].小學語文教學,2006(Z1).
[4]葉瀾.“新基礎教育”成型性研究報告集[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