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賢林 趙燈花
一、加強中職學生職業規劃教育的必要性
現階段,桐城望溪職校在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質量差、教學設備落后、教師力量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教學中的實施。中職生正處于思想變化的特殊時期,他們渴望成功,卻又對未來感到迷茫。在教學中,教師經常遇到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我該怎么做才可以取得成功?我該選擇怎樣的工作?”其實,在學生提出這些問題的那一刻,就代表他們已經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當今社會就業形勢嚴峻,加強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還可以讓學生將個人發展與社會需求結合,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為將來更好地迎接挑戰打下堅實基礎。
二、加強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有效措施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的基礎,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如果學校想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在學校內部建立一支作風過硬、業務精湛、思想品德優良的教師隊伍,具體措施如下:聘請專業能力過硬的教師擔任學生職業規劃教師或輔導員;對學校原有的教師資源進行合理分配與利用,例如,培養具有教育學和心理學專業背景的教師,補充兼職職業生涯規劃教師;在校內加強專職教師培訓,在提高其專業技能和溝通協調能力的同時,加強教師職業資格考核,為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強大的支持。
2.加強教學多媒體設備投入
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加強多媒體教學設備投入,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未來的創想。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外面的世界,激發學生對未來的無限想象。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引進一些優秀案例,加深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認知。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收集職業規劃方面的資料,并根據收集的資料幫助學生設計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其確立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
3.組織中職生在校期間的競賽活動
自2009年開始,我國每年都會開展一系列中職生競賽活動,如“創業之星”征文活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活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就業熱情。
在學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競賽活動,主要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學校要對競賽內容進行設計,待內容確定后組織全校師生參加,讓學生針對活動內容設計職業生涯規劃書和小型創業計劃書,并組織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專業教師進行評選,對參與競賽的優秀計劃書和創業書給予一定的獎勵,這種競賽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其次,在班級組織各種職業規劃主題班會,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這類活動中,班主任可以邀請語文老師和心理健康老師共同參加,讓兩位老師在活動中分析每位學生的性格特點,最后再結合專業知識輔導學生設計職業生涯規劃書。
4.將實習與教學相結合
中職院校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為主,主要采用“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校學習一段時間后,學校就會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學生到企業之后主要是從階段實習到頂崗實習。雖然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很快地從“學校人”轉化為“職業人”,但在實際運行中卻存在著較大的問題。
很多學校不能慎重選擇實習單位,很多學生在實習時,遇到一些挫折,就會情緒消極,影響了職業方向的確立;很多企業內部管理混亂,一旦學生到企業實習之后經常出現被欺負的現象,這就很容易讓學生對未來進入社會產生恐懼感。針對上述兩種情況,中職院校在為學生選擇實習企業的時候,要認真進行考察,淘汰一些管理較為混亂的企業;其次,要檢驗學生在校制定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否與企業發展方向一致,提高職業崗位匹配度;最后,再通過學生的實際實習情況適當調整職業生涯規劃,從而為學生適應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三、小結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可以充分發揮中職生的自身優勢,還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與實踐應用能力,為他們將來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桐城望溪高級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