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
摘要:隨著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要更新觀念、轉變職能,把傳統的知識傳授轉為初中生自主學習下的自我發展和能力提升。面對這些復雜繁多的教學任務,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盡可能多的完成教學任務和要求,就需要我們廣大農村中學語文教師要在現有的條件下通過改進教學,優化教學結構和程序,努力打造更加有效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策略探究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的實現新課程賦予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已經成為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要求和每一位語文教師必須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對于這樣的教學目標要想完成它,必須要對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進行分析找出應對的策略,這樣才能實現新課程賦予的有效教學的目標。下面,我就結合初中語文教學的實踐經驗,談一談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
一、對農村中學語文有效課堂的理解
我們所追求的有效課堂教學必須要保證足夠科學的教學容量和適度的教學節奏;對于初中生的要求是學生的主體作用應得到充分發揮;對于教師的要求是教師輸出的信息應讓盡可能多的初中生受益,實現全體初中生的全面發展;通過這些努力要達到更高的教學目標。那么,通過課堂實踐我們發現影響有效課堂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我們為了實現農村中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研究影響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主要原因,并尋找出應對的方式方法。
二、影響農村中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的原因和對策
1、改善課堂環境,培養初中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課堂氛圍不夠濃烈,初中生良好的的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就其原因我想這與初中語文學科特點有關,語文學科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較枯燥乏味,容易讓初中生乏味甚至厭學。如果在課堂學習中沒有一個愉悅得課堂氛圍影響初中生,初中生很難實現專注的學習,很容易出現開小差的情況,導致教師課堂教學中經歷分散進而影響課堂效率,同時,初中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異常重要,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都是依賴于初中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展開的,可以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保證課堂有效進行的基礎。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要實現初中語文的有效教學教師必須要著力打造優良的課堂氛圍,培養初中生優秀的課堂學習習慣。教師的言行舉止無不在影響著初中生,初中生對教師的言行舉止無不在做著感受和評論。所以,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管控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初中生處處、時時營造出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難免會遇到不認真聽講的初中生,教師應充分利用身勢語,及時暗示。有的教師怕學期量化中初中生評價滿意率低,對上課違紀的初中生不敢大膽管;也有的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批評了違紀初中生后,立即就面帶微笑地講課……這是不利于良好學風形成的,也不利于初中生健康成長,務必要盡早使初中生珍愛名譽,懼怕羞辱。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外,也要關注初中生的情感教育,給初中生營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圍。教學實踐證明,健康與富有活力的學習活動、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于初中生非智力與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梢婈P注初中生情感的重要。只注重物質的獎賞與懲罰的教育,是無助于初中生學習熱情的提高,教師在教學的同時,一定要關注初中生的內心世界,給初中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促進初中生的心智的健康發展。
2、更新教學觀念,轉變角色,發揮初中生的主體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的角色必須要醉著轉變。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初中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要圍繞初中生的學習展開。教師要通過更新觀念,改變教學策略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要充分的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初中生的自主化學習,具體要做到一下幾點:(1)根據農村初中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的策略和方法。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活動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教學進度展開的,所以在教師的備課階段,教師就已經根據自己的設想和完成的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實施階段不論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如何,初中生能不能夠接受這些知識都會在教學中按照教學的安排實施教學,不會過多的理會和考慮初中生的學習感受和初中生的實際接受程度,長此以往會使教師和初中生之間出現裂痕,使得教師和初中生之間的關系緊張。為了改變這樣的現狀,教師要做的就是要更新觀念,轉變教師和初中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當初中生無法理解講授時;當初中生的思考與教師不一致時;當初中生提出質疑時……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程序,順應初中生思維發展,不要怕丟面子,也不要怕完不成教學任務。否則會抑制初中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欲望,扼殺其創新的火花。(2)加強教師和初中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教學過程是教師主導,初中生主體,初中生主體超越教師主導的螺旋式上升過程。初中生是有思維的鮮活的人,切忌視為機器。初中生自主選擇的愿望是強烈的,主動發展的潛能是巨大的。教師要善于和初中生搞好關系,在課堂教學中要傾聽初中生的表達,要和初中生進行交流互動,并且要給初中生創造有利的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初中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解答;給初中生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初中生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給初中生一定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為師不忘童年夢,常與初中生心比心,讓講解盡可能地貼近初中生的思維方式。要善于傾聽,讓初中生的話語權得以尊重。加強教師和初中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才能實現良好的課堂氛圍和有效的課堂教學環境。
綜上所述,農村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要從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出發,通過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出發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初中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