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龍
摘 要:本文主要在多元智能理論下探尋國標舞的創編教學實踐理念,多角度的探究傳創編教學的有效途徑,力爭培養出更多的有思想、有理念、有創意的舞蹈創編人員。
關鍵詞:多元智能;國標舞;創編教學;實踐探究
舞蹈是一種富有文化氣息的藝術行為,通過肢體語言展示出內心的感悟或者事物的美好,具有觀賞性。隨著文藝事業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舞蹈的觀賞性和藝術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對舞蹈創編的理念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就應結合多元智能理論開展國際舞創編教師實踐、總結教訓、分享經驗,創作出更加優秀的國標舞作品。
1 多元智能理論的特征
第一,辯證性。多元智能主要強調的內容是思維辯證關系。如在智能空間中對空間的利用狀況進行簡答的布局,鍛煉人利用空間的潛能,可以讓人在較小的空間內完成操作。可以總結為如下幾點:一是承認物理的空間;二是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三是可以通過思維建立與之相對應的操作。即強調思維與存在之間的必然關系。
第二,普遍性。人人都具有多元性的智能思維,但是要注意一點,即每個個體的多元智能組合都應具有獨立性。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作為存在的個體,要擁有較為獨立的八種智能,并將這些智能全部體現在每種組合中,讓每種組合各具特點。
2 國標舞藝術表演的現狀
當前,世界范圍內的國標舞都試圖利用藝術創編的形式作為突破口。無論比賽是國家級別的還是地方級別的,都要研究有利于藝術表演的規則,這樣能為藝術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平臺。各類國標舞比賽中,無論是藝術的表演或創造,國內的舞蹈無論在表演或者是創編方面差強人意的地方較多,如作品的藝術感較弱,團隊色彩意識明顯不足。究其原因,是創編人員在創編時思維較為單一,不能從多元化角度探尋問題,舞蹈編排的內容很局限,較少使用國際標準舞的動作敘述和進行表達。故此,提升藝術表演舞作品的創造質量是培養人才的關鍵性舉措。
3 國標舞創編的實踐探究
3.1 多元智能背景下創編的理念
舞蹈編導的理念是舞蹈創作的根本,有好的理念才能有好的作品。舞蹈編導者的理念,直接關系到舞蹈本身的文化性和藝術性。因此,舞蹈編導者確立編導理念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1)與生活相結合。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楊麗萍老師的孔雀舞《雀之靈》大家應該都看過,舞蹈展現的活靈活現,細致入微。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仿佛讓大家看到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讓人感受到了舞蹈的巨大魅力。孔雀舞之所以那么成功,就是因為楊麗萍老師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感悟,并將這些感悟與創作理念緊密地結合起來。因此,要想創作出成功的作品,國際舞創編教學中要重視讓學生累積生活的點點滴滴,使舞蹈更貼近生活,使生活和藝術完美的融合,并將這樣的理念體現在整個創作過程中。
(2)富含真情實感。真情實感是舞蹈的靈魂,如果舞蹈不具有真情實感,那就只是一套機械的動作而已,是無法吸引觀眾引發共鳴的。舞蹈的藝術價值就在于它貼近生活,能夠表達生活中的真實情感。國標舞不同于抒情類舞蹈藝術表現力更加強烈,但是要知道任何的藝術形式其本質都是表達人的情感,故此在國標舞創編教學中也要重視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讓學生在舞蹈創編中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入其中。如果創作舞蹈的時候不能將真實的情感融入里面,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去進行機械的創作,那么創作出來的舞蹈就會特別的空洞。所以,一個優秀的舞蹈編導者,在進行舞蹈創作時一定要融入真實的情感,為舞蹈注入靈魂。[1]
(3)不斷創新發展。舞蹈編導要者要具有創新精神。舞蹈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夠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滿足人們對藝術和生活的追求。舞蹈的編導者對舞蹈大膽創新,無論是從舞臺的視角上、展現的形式上還是從人員的安排上和服裝的設計上,都應顛覆傳統模式,力爭為觀眾帶來震撼人心的視覺盛宴。所以,舞蹈要想獲得成功,編導者要不斷地創新,豐富舞蹈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3.2 自我認知智能
出色的舞蹈創編人員要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要通過學習和借鑒,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創作水平。舞蹈創編者不應該只對舞蹈領域的知識了解,還要對其他學科也廣泛涉略。因為舞蹈不僅僅是一種具有觀賞性的節目,同時還具有它的文化藝術價值。編導者要對藝術、文學和哲學都有所了解,這樣才能開闊思路,賦予舞蹈更豐富的內涵。教學中在要求學生學習各種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借鑒優秀的經驗,因為藝術都是相通的。不同的情感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悲傷的情感在不同的舞蹈中會通過不同的形體動作表現出來。那么哪種表現形式可以更好地將情感表現出來,我們就可以進行借鑒,使舞蹈展現的更加完美。但是借鑒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取長補短的手段。在進行借鑒的時候,要使自身的舞蹈創作和優秀經驗進行有機的融合,從而使舞蹈作品更加出色。
3.3 抽象空間智能
舞蹈的創編實際上是一種抽象化的思維過程,它將人類的肢體語言轉化成了一種形象的藝術表現形式。[2]那么,怎樣的表演動作才能將所想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出來?這就需要創編者具備超強的舞蹈想象力,能夠通過抽象的思維過程,將真實的情感和肢體語言之間建立起貼切的聯系,最終轉化成一種直觀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的想象力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的,其出發點是表達人們生活中的真實情感,并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優秀的舞蹈作品,一定要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如果舞蹈作品缺乏了想象力,只會枯燥乏味,難以與觀眾取得情感共鳴。
4 結語
多元智能理論背景下開展舞蹈創編教學實踐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要強化舞蹈創編知識,并提升學生舞蹈的藝術感悟;其次,通過藝術鑒賞的方式提升學生的修養和內涵;最后,讓學生具有自我評價和反思的能力,從而借助多元智能的方式開創出更好的國標舞作品。
參考文獻:
[1] 楊翠玉.試論國標舞中藝術表演舞的審美特征及其本土化[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1(01):3-5.
[2] 洪路平.關于國標舞的學科定位、理論支點與發展戰略[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0(0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