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麗
摘要: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一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重點的現代信息技術,不僅便利了人們生活,也為初中的歷史教學注入了活力。歷史是初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內容豐富、綜合性強。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既能夠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其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還能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學習討論,充分貫徹教育“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初中歷史;教學方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老師普遍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以課本為主,直接將歷史內容傳授給學生。而歷史內容以過去事件為主,離現在很遙遠,傳統的教學方式只能使學生被動的接受歷史內容,而不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其中。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極大的創新了歷史教學方式,為歷史教學提供了更快捷、更便利的信息,成為歷史教學的新資源、新方法。作為歷史老師,必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革新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促進學生個性與創造性的發展。以下,筆者針對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歷史教學,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認識。
一、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
1、提高學生興趣,優化課堂結構。歷史是一門綜合性、開放性的課程,以教科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往往將生動的歷史內容古板化、僵硬化。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課堂,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缺陷。
首先,充分利用計算機查找相關歷史資料,整合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圖、文、音像等內容編制成多媒體課件,從而豐富課堂內容。
其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則可以使課堂更為生動。歷史與現實生活距離太遠,這是很多初中生對歷史的看法,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教材內容通過聲情并茂的影片展示出來,營造歷史氣氛,進而培養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
最后,活躍的課堂氣氛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展現和發展自己。
2、提高學生學習效率?,F代技術應用于教學有一個明顯優勢:能充分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學習。根據教育心理學的調查,人們利用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27%,利用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3%,但如果同時利用兩者,能夠記憶的內容就達到約65%。此外,根據調查統計,大部分的中學生都認為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比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更令人記憶深刻,歷史教學亦是如此。初中生學習的科目較多,傳統教學方式增加了學生記憶負擔,學習效率不高。而利用現代技術輔助教學,一方面省略了板書,教師有足夠時間進行講解,與學生互動;另一方面,不管是圖片還是影片,都能將歷史故事生動的呈現在學生眼前,充分利用學生的視覺、聽覺記憶,將課堂內容化為自己的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新課程標準要求老師構建具有創造性、教育性、實踐性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實踐,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能夠創新思維、提高綜合能力。而歷史學科的學習目的,重心在于通過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對歷史資料的解讀,從而形成辯證的思維能力。這種辯證思維能力的形成,僅僅依靠一本薄薄的教科書是不夠的。并且,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老師為主題,學生被動的接受老師所傳授的內容,這也不利于這種思維形成。現代教學技術的應用,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學生由傳統的聽講者變成了參與者,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充分利用多媒體所傳遞的知識,自主思考、活躍思維,有效的鍛煉了學生的思考、分析和辨別能力。
4、強化歷史課教學的德育功能。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確立的重要時期。歷史教學除了向學生傳授基礎的知識外,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歷史這門學科中,很多優秀的歷史人物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的模范。教師依據歷史教材內容,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結合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并且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更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充分發揮歷史的德育功能,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1、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是應用比較普遍的現代信息技術方式之一,包括網絡教學、多媒體室教學等方式,通過聲音、文字、圖像等元素傳遞教學內容。歷史學習需要了解過去的人、過去的事,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逝去的歷史就會重新生動的展示出來。
2、情景教學。情景教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普遍認為歷史與現實生活關聯小、內容枯燥,而歷史涉及的事件與人物較多,學生對歷史人物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也缺乏深刻的理解,這也增加了學生學習歷史的困難。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播放一些生動的PPT圖片、相關的歷史影片、或者安排學生表演歷史劇,可以使學生置身于當時的歷史環境中、親身體會過去的歷史,這既能夠增學生對歷史內容的記憶,且能夠更深刻的感悟歷史、認知歷史。
3、課堂教學向課堂生活轉變。課堂教學向課堂生活的轉變是中學教學的要求之一,歷史教學也不例外?,F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借助網站信息或手機信息,針對學生對歷史的看法和疑問,及時的進行講解,減少平時上課的嚴肅性、活躍課堂氛圍,促進歷史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結語
歷史這門課程,不僅向學生傳遞歷史知識,也是學生學會為人處世、明辨是非的重要途徑,歷史教學的質量對學生理解歷史、感悟歷史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將現代信息技術合理的應用于歷史教學活動中,就能夠優化課堂教學,創新傳統教學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辯證思維,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符廣梅,劉海濤. 信息技術背景下優化初中歷史教學的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5).
[2] 周憶陶.運用教育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于效果研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