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娟
摘要:我們都知道從小養成一種好的習慣是十分重要的,養成一個習慣對我們每個人都會受益終生。從小要養成一個好習慣,這和從小我們受到的教育是有很大關聯的。所以現在國家越來越看重小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小學生的管理。從而優化小學生班主任管理變為了一項十分嚴峻的工程。我們都知道小學老師在一個人的一身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們對學生有著啟蒙,領導他們的作用,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影響甚大,不得不引起重視,這很可能關系到他們的一身,所以優化小學生班主任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生班主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難點;解決措施
我們國家尤為看重對小學生的教育,他們是我們祖國未來的希望,是我們祖國的將來棟梁,我們的祖國將來會怎樣發展,就看現在小學生的教學。對小學生影響最大的無非就是老師和同學,這將關系到他們將來會變為什么樣的人,取得什么什么樣的成就。總之,小學生班主任管理對學生的影響十分巨大的,有的時候大到難以置信,既可以讓一個人取得重大的成就,也可以讓一個人道德觀念發生改變,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總之,有一個好的小學教學,對學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有益無害,對他們在各方面也是有利無弊。
一、中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的天性散漫,自我控制能力差,以及現在家長對學生的溺愛,讓學生養成了比較任性的性格,不服從老師管理,都是老師教學中的難點。除此之外,就是教師教學和管理上存在著許多弊端,許多小學生他們思維運轉慢,很難跟上老師的教學,或者老師講了幾次之后學生還沒明白,老師就沒有耐心再去講解,或者對學生發脾氣。還有老師為了完成教學,提高班級的整體成績,而采取了一些不科學的措施提高學生的成績,例如,過于嚴格的要求學生,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成績,老師大量的安排作業,如果作業沒完成,或者考試時沒有達到什么分數,過分的責罰,有的老師還進行體罰,這樣更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許多老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而沒有去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老師自身的思想還停滯在傳統和封建中,我們的許多學生一直都處于被動學習,而不是主動接受,這對學習的效率必將大打折扣。還有就是有許多老師存在偏心的狀況,他們喜歡那些成績好又聽話的學生。還有許多老師缺少和學生的互動和溝通,沒有給他們做好思想工作,沒有讓他們從心里知道學習的重要。
二、優化小學生班主任管理的一些策略
1、增加老師自身素質和管理能力。老師也要不斷學習,在學習中提升自身的素質,人格魅力,及管理能力。要怎樣學生才會聽話,怎樣他們才會主動的去學習,通過哪些方式才能增加課堂的樂趣,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老師不能通過體罰,或者責罵的方式讓學生去學習,這樣不但讓學生害怕你,而且還會討厭你,這樣他們更不會去學習。老師要耐心的給學生將道理,不能給他們太多壓力,不然會適得其反。在教學中老師要學會怎樣更好的保護小學生的自尊心,因為小學生自尊心是十分強的,還要怎樣去給鼓勵學生,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培養學科興趣的一些方法都是老師在課后需要去學習和摸索的。在不斷學習中去改變自己,讓學生從心里佩服你,從心里覺得你很棒,在學生面前學會變得更和藹可親,這樣更好的拉近你和學生之間的感情
2、多開展一些家長會。在學校老師可以組織一些家長會,增加老師和家長的交流,讓父母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讓父母來學??纯磳W生真實的學習狀況,這也會增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開家長會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開展不一樣的教學管理,讓父母和自己一起加強對學生的管理,父母和老師一起合作去改變學生的學習,讓父母也加強對學生學習的監督和他們作業的檢查,這樣更高效提高學生成績。同時教師應該積極的和學生父母進行教學,這樣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差距,對他們開展不一樣的教學模式,老師更好的了解了學生,這樣才能因材施教,才會更好開發學生的思維,挖掘他們的潛力,讓他們去爆發。
3、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在我們舊的小學生班主任管理方式中存在許多問題和難點,像老師對學生太過嚴厲,太苛刻,沒耐心,互動少,又或者過分的責罰等都是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老師教學和管理的難點在于小學生生性散漫,很多時候把老師的話當耳邊風,和他們無組織,無紀律等都是老師教學中存在的難點。我們現在新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教學的重心,以人為本就是我們現在教學的核心和我們教學的關鍵,我們的教學改革就要圍繞這這個理念進行展開。例如可以以學生的角度教學或者考慮問題,要怎樣教學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更加教學互動,改變沉悶的課堂氛圍等。
綜上,小學班主任改變原本封建的教學管理,堅持以人為本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在小學教學中我們不只是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因為這將影響他們一身。所以完善小學生班主任管理成了新教學理念下一種必然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呂亞娟.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 學周刊. 2013(35).
[2] 李華麗.淺析如何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的和諧關系[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