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杰
摘要:民航維修企業是一個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保障航空安全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企業要追求卓越的維修品牌,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把“文化”這個概念引入飛機維修企業,讓文化的“軟實力”注入機務維修的各領域,這樣才能讓企業的飛機維修品牌真正具備了“硬支撐”。本文以東航浦東維修基地(以下簡稱“基地”)為例,試從民航維修企業機務維修文化建設的視角著墨,來探討文化建設的體系構想和實現途徑。
關鍵詞:機務維修;文化建設;實現途徑
浦東飛機維修基地是中國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下屬的飛機維修單位,成立于2011年6月,主要負責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航班維護和機隊維修工作,現執管A340系列、A330系列、A320系列、B737系列、B767系列飛機共計80余架。基地下設5個生產部門和3個職能部門,員工2500余名;基地黨委下設分黨委6個,黨支部36個。多年來,基地黨委一直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的模式創新,使機務維修文化理念體系逐步轉化為廣大員工的自覺行動,真正做到固化于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安全生產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一、機務維修文化的主要內容
基地注重文化建設,根據新東航企業文化價值觀,在秉承東航“員工熱愛,顧客首選,股東滿意,社會信任”的核心理念和飛機維修系統“責任榮譽,科學規范,嚴謹篤行,高效和諧”的十六字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結合基地實際,提煉出自身機務維修文化的精髓——《浦東維修基地機務文化手冊》。手冊雖小,卻高度概括了機務維修隊伍作風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經驗,并以凝練的語言清晰地闡述了機務維修需提倡的“三種精神”和“三種作風”和“五精要求”。基地各單位對《手冊》進行認真宣貫,力求通過多樣的學習活動,將基地機務文化理念逐步滲透到機務人員日常生活和現場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培養員工的安全習慣和深入到思想深處的安全責任意識。
(一)三種精神
1.“從零開始”的精神,要求每一個從事機務工作的員工在工作中要時刻保持危機感和責任感,必須善于從新的維修實踐中發現新情況,提出新思路,找出新辦法,不斷提高維修水平;
2.“甘做小事”的精神,就是指日常工作需要從小處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對于每個工卡,每項檢查內容,都要細心、細心、再細心,才能把維護工作做好;
3.“敢于亮丑”的精神是指如何看待和處理在飛機維護的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差錯問題,敢于面對差距才能改正不足。
(二)三種作風
1.“團結和諧”的思想作風,教育全體員工牢固樹立“愛國興企”的信念,以構建和諧企業為目標,從自身做起,珍視情誼,珍惜緣分,真誠理解,互相幫助;
2.“精細嚴實”的工作作風,要求機務維護人員在實踐工作要做到精心維護和規范操作相結合,在工作中養成嚴謹細致、遵章守紀的誠信維護作風;
3.“情趣高雅”的生活作風,教育員工熱愛生活,陶冶身心,正確處理家庭、親情、友情、同事之間的關系,自主開展健康而豐富的各項活動。
(三)五精要求
1.“業務技能要精通”。業務技能是開展一切航線工作的基礎,用精通的業務技能來保障飛行安全,是航線機務人的必修課。
2.“排故過程要精準”。精準的排故過程是對機務人工作能力最有效的考核,航線維修人應對故障現象要心中有底,對排故思路和方法更應心中有數。
3.“維護細節要精細”。航線維護工作要求精細的維修細節,一絲不茍、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
4.“維護作風要精干”。“三老四嚴”、“嚴謹篤行”等是機務作風最好的詮釋,作風的養成始終是從小事做起的。
5.“維修品質要精致”。品牌維修一直是東航機務人著力努力的方向,品牌的基礎便是精致的維修品質。
二、機務維修文化的創建方法
在《企業文化工作機制》的指引下,基地積極探索普及文化途徑,找準四項載體,創新文化建設模式。
(一)以思想教育為載體
以《黨建信息》為抓手,建立每月基層黨組織文化建設工作交流的信息平臺;以《干部導讀》為抓手,制作各級干部提升自身修養、宣傳廉潔文化,提高管理水平的學習讀本;以《黨員學習快報》為抓手,形成覆蓋全體黨員快速傳遞各類信息的黨員教育體系。
(二)以主題活動為載體
開展了“航線維修示范崗”、“四比四看”主題教育活動,“樹機務新風、創安全業績”和“提高維修質量、提升維修品牌、降低維修成本”等主題實踐活動,形成輿論熱點,營造活動氛圍,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以網絡媒介為載體
通過“基地微博”和“內部博客”為抓手,宣傳文化理念和各項規章制度,通過網絡討論來形成輿論熱點,統一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充分利用“基地辦公平臺”,通過構筑厚基礎、廣覆蓋、多元化的網上平臺,傳播機務維修文化理念,形成覆蓋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員工終身學習的服務平臺,達到理想教育的目的。
(四)以制度建設為載體
以支撐安全生產閉環體系的13項安全制度來建設安全文化,以推行6S管理為契機,推行基礎管理文化。通過編纂《黨群管理手冊》,把《基地機務維修文化》固化為相關條款,制定了《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制度》,并把各單位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納入本單位的黨建工作目標量化考核和《每季度的黨建目標管理考核辦法》中,通過完善法規和規范來約束人的行為,進而達到教育、引導的作用。
三、機務維修文化的創建特色
(一)內化于心,在觀念形態文化上,以人為本、重在養成,形成員工堅定信念和精神支柱
1.理念引導法
以“三種精神”和“三種作風”為基石,以“航線維修示范崗”創建為載體,把握機務維修工作特性,貫徹“五精”要求,熔鑄機務維修文化精髓,推進維護作風建設,打造精英維護團隊,努力塑造機務維修品牌。
2.主題教育法
以“四比四看”主題活動、“維修示范崗”、基地講堂等主題鮮明的活動為依托,根據不同時期的重點和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開展各項主題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
3.形象塑造法
以“世博先鋒號”為抓手,通過文化示范崗的創建讓更多的人向先模學習,照著先模的樣子做,形成一個學先模、趕先模、做先模的良好氛圍。
(二)固化于制,在制度行為文化上,全面具體、有效約束,規范生產經營和員工行為
1.目標管理法
制定《浦東維修基地基層黨組織目標管理考核辦法(暫行)》,確立基地企業文化建設考核辦法,以“文化宣貫”、“文化傳播”、“文化落實”、“文化成果”為考核項目,推出16條評價標準進行考核。
2.制度約束法
以安全管理體系為指導,細化13項制度進行安全管理,同時制定《浦東維修基地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制度》,完善企業文化建設工作。
3.顏色管理法
制定《浦東維修基地干部顏色管理實施辦法》,以顏色來區分談話的等級,起到勉勵和戒勉的作用。
(三)外化于形,在物質形態文化上,豐富內涵、創新拓展,營造機務維修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
1.活動吸引法
通過與企業文化創建先進單位結對共建、“愛在東航”公益活動、“崗位練兵”活動、“黨建主題月”活動等豐富多彩、寓有教育作用的文化活動,把員工吸引進來。
2.環境熏陶法
依托“6S管理”項目改變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著力推廣員工參與式管理,進一步提高員工素質,強化基礎管理,保證工作質量,確保安全生產,同時在工作場所等場所懸掛文化宣傳框,宣傳推廣企業文化。
3.員工互動法
建立溝通互動平臺,充分發揮管理系統、辦公社區、微博博客的優勢,設立休息室,配置活動器材,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加強員工的互動。
基地始終把“加強文化建設,打造機務品牌,構建和諧企業”放在重要位置。經過持續的文化建設,基地機務維修文化理念已逐步滲透到機務人員的方方面面,從而為保證基地安全生產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無形文化創造有形價值,基地在企業文化建設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也逐漸樹立了飛機機務維修的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