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革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產生交互作用的過程,教學效果如何,也反映出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效果如何。班主任是和學生直接交流、管理學生的教育工作者,中職學生的思想不是很成熟,擁有激情和豐富的情感,容易沖動,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為和習慣在所難免。班主任應該及時指出學生的錯誤,而批評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常見的教育方式。筆者將對中職班主任工作中的批評藝術展開探討。
一、班主任要有誠心和熱情
當前,中職學生的知識面比較廣泛,心理和生理成熟極快,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已經開始有了人格和尊嚴的意識。中職學生多處于叛逆期,在受到挫折和打擊后,通常沒有發(fā)泄的渠道,內心會很壓抑。班主任必須時刻關注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用公平、公正的態(tài)度對待所有學生,積極和學生溝通,與學生推心置腹,幫助學生卸下思想包袱。人無完人,學生身上都存在一些缺點,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尊重其人格和自尊心,不能放大缺點或者諷刺、挖苦學生,而應該真誠地幫助學生改正缺點。
二、班主任要有愛心和耐心
熱愛學生是良好師德的表現,以就業(yè)為導向、以服務為核心是中職教育所倡導的,這就要求班主任必須轉變觀點,樹立服務意識,要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學生。針對個性較強、脾氣急躁或者道德意識不強的學生,班主任應該以寬容和體諒的心態(tài),不斷地對其進行引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針對那些好勝心強的學生,班主任可以先對其取得的成績加以認可,在針對其缺點進行批評教育。針對那些性情柔弱的學生,班主任應該多使用鼓勵以及信任的批評手段,要站在不同的視角,以培養(yǎng)不同特質的人才為出發(fā)點,關愛所有的學生。針對接受能力不強的學生,班主任要細心,不可急躁,不能用氣勢壓垮學生,要開導、說服學生,多次引導,不說過激的語言,為學生留有余地,最后引導學生改正錯誤和缺點。
三、班主任要勇于承認自身的錯誤
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有的時候對情況了解得不透徹,難免對學生的處理存在偏頗。如果班主任沒有及時糾正不當的處理,就容易導致師生之間出現隔閡,甚至出現對立,學生會對班主任產生厭煩心理。如果班主任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不僅不會受到學生的輕視,反而會在學生中建立起威信。
例如,在處理團支書和后進生打架事件時,班主任沒有了解原因便對后進生進行了批評,還讓其在全班做檢討。之后,筆者了解到打架事件錯在團支書。這時,班主任在班級中糾正錯誤的處理結果,同時向后進生道歉。這樣,后進生十分感動,并且也認識到自己對打架事件也有過錯,同時在班級中表示以后一定努力學習,最終獲得了學習上的進步。
四、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取長補短
中職學生絕大多數來自農村,也有一小部分來自城鎮(zhèn)相對富裕的家庭。這些家庭相對富裕的學生,因為家長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學生又擁有較好的物質生活條件,并且還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其過于溺愛,可以說對其言聽計從,導致這部分中職學生雖然天資聰穎、活潑好動,但在進入中職院校后,思想上不思進取,文化課基礎薄弱,無心學習,甚至還產生了讓人憂心的問題行為。針對這種家庭環(huán)境優(yōu)越的學生產生的不良行為,班主任不應該直接使用批評的教育方式,不應進行嚴厲的批評,因為采取直接批評的方式,會引發(fā)學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學生不僅不會接受班主任的批評,還會狡辯、抵賴,導致班主任的教育工作陷入被動。班主任可以不將其作為違反紀律的學生,使用平和、商量的口吻與學生談話,親切地與學生進行溝通,進而收到滿意的教育效果。否則,將會產生學生屢教不改的情況,達不到令人滿意的教育效果。
那些來自單親家庭的學生,性格比較孤僻,脾氣暴躁,以自我為中心,不容易接受班主任嚴格的批評,但他們又十分聰明。教師應該給予他們極大的尊重,用商量的口氣說明其存在的錯誤,進而將其優(yōu)點和長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
五、小結
筆者對中職班主任的批評藝術進行了分析和闡述,正確的批評方式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改正缺點,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師生相處得更加融洽,進而順利地實施教學。筆者也希望通過對中職教學班主任批評藝術的闡述,能為班主任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
(作者單位:沈陽市中醫(yī)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