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深
[摘 要]鄉鎮衛生院在農村普遍存在,作為一種基層衛生組織,鄉鎮衛生院主要幫助指導鄉鎮的衛生醫療工作。統計工作在鄉鎮衛生組織管理體制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完善統計制度、加強統計管理對于提升我國農村衛生水平、促進鄉鎮醫療管理效率有著積極的作用。衛生院結合鄉鎮醫療組織特點進行相關統計工作,明確管理目標,完善管理體制,制定科學的管理方式,帶動衛生院醫療工作的良好開展,促進鄉鎮衛生機構的持續化發展。
[關鍵詞]鄉鎮衛生院;統計工作;目標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2.309
1 鄉鎮衛生院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衛生醫療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管理機構的逐漸發展,鄉鎮衛生院的統計在醫療工作中的比重逐步增加。統計工作在管理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鄉鎮衛生院由于位置及發展相對落后,統計工作的開展和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制度不完善、缺乏系統的管理班組和理念是統計工作的通病,多數鄉鎮衛生院由于患者原始資料保存制度不完善,統計工作中相關數據無法查閱,或者在統計過程中不符合衛生院報表制度要求,對員工進行劃分時未參照具體工作目標,導致病人住院登記記錄缺失、病區工作日志不完整等現象的發生。衛生院統計報表需要及時上報,各種醫療資料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相關人員對資料進行核查時需要嚴格遵循相關規范,保證資料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領導的充分重視是完成統計工作的重要因素。管理人員需要提升對統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幫助衛生院在實質上解決統計工作中的難題,加快統計工作的發展,提高統計工作效率。另外,醫務人員之間的良好配合是提高統計工作質量的必要條件。醫護人員承擔了主要的統計資料收集工作。統計工作中,醫務人員需要積極對待工作細節,按時完成相關醫療報告,為統計人員及時提供原始醫護資料,保障統計工作的順利實施。端正統計人員的工作態度,是統計工作落實的基礎。態度決定效率,統計人員需要秉持務實、嚴謹的工作態度,明確自身工作目標,保質保量完成工作,才能充分體現管理工作中的各項職能。
加大檢查和考核力度,確保統計工作規范化運行是另一個影響因素。管理部門可以將統計工作與醫院等級評審、績效評優等相關工作進行有機結合,統一納入醫院考核標準,定期組織員工對統計工作結果進行評比,依據評審結果對相應員工進行獎懲,體現出院領導對統計工作重視的同時促進統計工作的規范化運行。
提升統計人員專業水平是完善城鎮衛生院統計隊伍的基礎,衛生院應當提升統計工作人員的選拔強度,組織錄選人員在正式上崗前進行相關業務培訓,確保從業者具備從事統計工作的技術能力,在工作階段定期組織業務學習與技能考核,考核結果與員工統計職稱的評定相掛鉤,達到提升工作人員責任心、激發員工不斷進步的目的。
2 鄉鎮衛生院目標管理方式
衛生院管理工作的良好運行需要工作人員明確相關醫療機構的基本設施與管理制度。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設施及體系主要由專職醫務人員、分管科室專項人員、專用醫療器材構成。原則上,每個中心衛生院必須設立一名專職統計員,衛生院容許開設兼職,但該兼職人員同時擔任職務數目不能超過兩個。作為統計工作的核心部門,統計辦公室具體人員安排應由衛生院長直接分管,室外須掛牌明示并配備相關工作器材。
統計制度主要分為崗位責任制度、統計工作制度和病案管理制度。統計人員的崗位責任制度主要用于幫助統計人員以及病案管理人員認識自身的工作職責,明確工作目標。建立統計工作制度能夠促進統計人員在資料收集。回檔等過程中的規范化和細節化。病案管理制度則主要包括病案保管和相關病歷資料借閱制度。
統計工作十分繁雜,多數醫療工作都屬于統計范疇,例如預防接種、醫療設施配備、醫務人員工作用品等相關內容。統計數據是統計工作的核心部分,統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保證統計數據準確無誤,加大審核過程的監管力度,仔細核查后按時將各類報表依次從上級、本院至科室三個層面進行填寫,并繪制相關動態分析表,力求更直觀的反映院領導及相關科室具體狀況。為了保障統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參照度,統計人員編輯分析報告的最長周期應為半年一次,可采取因素分析、統計預測等實用方式,依據統計學理論科學分析相關資料,提高資料利用率,幫助加深院領導對本院衛生醫療數據的理解。醫療資料歸檔管理主要包括對院內各科室原始統計資料、賬目報表等進行整理分類。病案歸檔要設置專用的封面,對特殊檔案在其封面進行標注,力求整齊有序。
為了有效實現鄉鎮衛生院的目標管理,相關主管部門和院領導需要加強對與統計管理工作的關注度,穩定隊伍結構,提升專職人員業務水平,降低工作人員流動性。其次,為考核結果優秀的統計職員提供深造平臺,創造良好學習條件,對于相關統計設施實施規范化管理,統一配置工作器材并印制相關數據報表,為優秀統計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使統計工作更加規范。
良好的目標管理方式對專職人員職業素養的培育更加注重。鄉鎮衛生院管理部門可以定期制訂科學化的檢驗及考核標準,參照考核結果給予相關員工獎懲,提升其工作積極性及責任感,確保統計工作順利開展。
3 鄉鎮衛生院管理分析
完善鄉鎮衛生院管理制度是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目標的一部分。目前,衛生院在多數鄉鎮已經成為主要醫療服務點。管理工作是否得到有效的落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鄉鎮居民在醫療過程中能否得到合格的衛生服務,對鄉鎮醫療的發展也有著一定的影響。
對自身醫療水平認識不足、相關醫務設備缺乏具體統計、衛生人員對于專業醫學知識掌握不充分是當前多數鄉鎮衛生院存在的主要問題。究其原因,衛生院在管理過程中缺乏系統的監管制度和科學的管理流程。管理問題的研究需要從實證入手,尤其注重對于動態變化的分析,多角度的剖析鄉鎮衛生院的工作機制及管理性能。我國鄉鎮衛生院在以下兩個方面還有待加強:
3.1 衛生院在籌資后的綜合功能
多數鄉鎮衛生院在獲取籌資或者人力資源之后,缺乏對醫療功能和人員配置等功能的具體分析。現有的服務功能是否能夠滿足不斷更新的醫療目標,醫務措施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案,都是完善衛生院管理體系的重要影響因素。隨著新醫改體制的出臺,針對鄉鎮衛生院的具體定位、功能界定等一系列相關政策陸續實施,新資源的介入對于衛生院原有配置以及綜合功能的影響需要管理人員進行適當調控,促進院醫療體系的持續化發展。
3.2 衛生院總體服務質量
服務質量是鄉鎮居民在醫務服務中的主要關注方面,也是鄉鎮衛生院服務功能的最直接體現。近年來,隨著公眾對基本衛生服務的認識增加以及政府加強了鄉鎮衛生院相關政策的落實,我國鄉鎮衛生院的服務功能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但是在醫療供給和人員結構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部分鄉鎮衛生院對于上級醫療撥款以及藥品零差率銷售方面的監管力度不夠,導致國家給予的醫療保障資金到位不及時,醫務設備匱乏,相關衛生服務缺少保障,影響部分醫療功能的正常開展。另外,衛生院人員結構未進行合理調整,醫務人員缺乏相關專業培訓和醫療實踐,護理人員整體服務素養有待進一步加強。同時,衛生院院人員編排機制不合理,降低衛生院醫療工作效率,影響了整體服務功能的提升。
當前,鄉鎮衛生院在醫療領域中的定位正逐漸轉變,基本醫療的服務范圍也隨之擴大。相關政府部門開始加大醫療服務改進的投入和重視程度。鄉鎮衛生院管理體系的完善對我國開展符合自身國情發展的醫務工作有著積極的影響。提升管理人員對鄉鎮衛生院統計工作的認識,推動醫療機制健全化、持續化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余漢雙,何宜華.鄉鎮衛生院統計工作目標管理初探[J].中國醫院統計,1994(3):182-184.
[2]王淑瑗.實行目標管理 抓好衛生統計[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1988(6).
[3]楊莉.統計工作在項目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商界,2012:247-247.
[4]程巧云.目標管理在醫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9):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