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依熱姆·圖爾地
摘要: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部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應用題的樣式多種多樣,并且實質已經有了一定的變化。所以作為教師來說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當中,要繼承寶貴經驗,對在教學當中學生、教師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影響應用題解題教學效果的障礙進行探析,從而提出符合小學生認知規律及發展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應用題;教學策略;教師;學生;課堂
小學階段的應用題學習是打好初中基礎的關鍵,體現了數學知識學習的上升性以及知識的連貫性,這便于學生更好的、系統的掌握知識,也利于條理性思維及嚴謹性思維的培養。
一、在小學應用題教學中的教師困惑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怎樣有效的開展教學對于教師來說難度較大,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教師在應用題教學中主要存在下面幾大困惑:
1.大多數的應用題都與計算學習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教學編排能夠充分的體現出計算的作用及價值。但是對于教師來說卻無法處理好計算方法、知識解決問題之間的關系。
2.應用題教學需要教師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預設情境來改編,這就需要教師自身的能力、知識及經歷,但是由于自身的不足就會對教材的再開發產生制約作用。
3.應用題的信息量較大,并且多數會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出現,那么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就很難將有用的信息提取出來,也很難將各種信息之間建立起一定的聯系。所以教師遇到的困惑是不知是否應該為學生提供一些解題策略、常見的數量關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題目的分析。
4.教師在進行教學情境創設的時候往往注重形式而忽略對問題本身的理解及分析,那么學生針對應用題展開的思考則無法更好的展現出來,弱化了數學符號對應用題解題的作用。
二、影響應用題解題教學效果的障礙
1.解題策略匱乏導致解題思路狹窄。
在新課標中要求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基本的解題策略,掌握多種解題方法。對于學生來說每道應用題解題的過程實際上都是解題思路的一種體現,而教師在教學中則應該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進行問題的思考,通過對比分析等方法,自己去整理出應用題解題的思路,但是由于教師在教學中提供的解題策略較為匱乏,最終導致學生解題思路狹窄。
2.教師備課不充分導致對教學內容把握的不夠準確。
備課要求教師的數學功底扎實,還需要其兼具其他學科的知識。同時在備課階段教師還應該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困難等進行全面的了解,但是當前很多教師卻屬于備課,很少在備課階段進行鉆研,那么自然也就無法準確的把握應用題教學內容。
3.由于對情景創設的過分強調最終忽視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
很多教師對于情景創設可謂是煞費苦心,雖然使得課堂充滿了活力,但是有時候問題創設的情境卻會與教學內容相偏離,這樣的情景實際上是無法達到教學效果的、是一種忽視知識間內在聯系的現象。
4.教師在應用題教學當中忽視了對數學思維的總結及滲透。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是單純的進行應用題內容的解讀,但是卻忽視掉了滲透到應用題當中的數學思維,雖然學生學習到了附著在應用題內的知識,但是卻無法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提升及總結,學生也很難領會到滲透在應用題當中的數學思維及數學方法。
三、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
1.教師應該充分的進行備課。
充分的備課能夠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保證教師可以靈活的進行教學計劃的調整。應用題教學備課階段教師應該明確什么內容是需要學生自己探究的,什么問題是需要教師引導探究的,然后進行內容的有效拓展,明確教學的重難點。同時還應該將應用題與教材當中的內容建立起一定的練習,從而實現知識的有效銜接。
2.教師所創設的情境要適當。
教師應該善于通過教學內容的結合去有效的捕捉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得學生感知到生活和數學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通過情境盡快的進入到思維探索狀態中,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學習潛能,讓情境去為教學和掌握知識服務,但是教師還應該注意情境創設的度,控制好數學知識傳授和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
3.注重培養小學生收集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 是當前解決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首要要求。小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問題情景中隱含的信息資源,然后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引導小學生從情景中觀察、收集數學信息,并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篩選、提 取,同時,培養小學生認真觀察、從數學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提高小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科書中有解決問題的一幅主題圖,如果老師問:看了這幅圖,同學們發現了什么?學生就有可能作出“這些同學在公園里捉蜻蜓,公園里有好多花草樹木、美麗極了”等等和小學數學教學無關的回答。若是老師這樣提問:看了這幅圖,同學們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嗎?這時候,小學生的回答可能就不一樣了:“有4個小朋友在捉蜻蜓,有2個小朋友在觀察蚯蚓,一共有幾個小朋友?”這樣的提問能迅速地引導小學生在一個具體的情景中找出與數學教學有關的信息,從小學數學教學的角度出發,激發小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小學生自覺主動地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的數學意識。
4.注重多元化的應用題教學策略。
每個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是不同的,作為教師來說在應用題教學當中應該調動起學生的現有知識,通過研究、嘗試等方法去有效的解決數學問題。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列表、畫圖、猜想及推理等教學策略進行歸納,讓后讓學生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情境中選取出有用的信息,從而實現解題策略多樣化發展。
5.在教學中有步驟的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學思想的滲透方法需要簡單化、采取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例如在數學應用題“找次品”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推理、歸納的方法去進行應用題教學思想的優化,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知到數學的魅力。所以作為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有步驟的、采取科學的方法去將數學思想滲透到實際教學當中,從而有效的保證數學應用題的教學效果。
總結: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對于很多教師來說是一個難點,要想保證其教學效果筆者作為教師應該在備課、情境創設、教學策略上下功夫,還應該注重有步驟的在教學中滲透進數學思想。
參考文獻:
[1]范小鋒.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