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華
摘要:初中數學相對于小學的純數量體系有著十分巨大的區別。由于幾何圖形的出現,代數系統的深入,要求我們的教學工作者運用更高效、直觀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打好底子。多媒體教學,就是在教學要求和新技術環境下應運而生的,筆者將對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性,可行性,出現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思路進行探討。
關鍵詞:多媒體;初中數學;輔助教學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現代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現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的整合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一、營造樂學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的興趣,就會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學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不僅受智力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到興趣、愛好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數學基礎再好,如果他對數學學科不感興趣,同樣也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會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枯燥與無趣,會把數學學習當做一件繁瑣的事來對待,學到的也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沒有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不利于學生數學素質的全面提高與課堂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不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與新課程改革的落實。因此營造樂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我們教學的重中之重。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一塊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張嘴的靜態教學模式,以圖、文、聲、像來傳遞信息,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圖文并茂、聲像同步、三維動畫的教學情境,實現了抽象到形象、平面到立體、靜態到動態的轉變,將抽象枯燥難懂的數學知識寓于圖、文、聲、像的教學情境中,優美的圖片、滾動的文本、動態的畫面、悅耳的音樂這些都給了學生以新鮮的感受,吸引了學生的有意注意力,使學生的注意力與精力完全集中在多媒體課件上,使學生產生了積極的情緒與想一探究竟的欲望,教學氛圍生動有趣,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與求知欲,使學生在無意識下進入了學習與思維的最佳狀態,從而為學生素養的全面培養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有效情境,呈現知識形成過程
傳統教學過于重視現成結論型知識的傳授,這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不利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掌握。我們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上,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積極探索、研究、比較、猜想、論證、歸納與總結,從而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那么如何來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呢?情境是產生問題的基礎,而問題是進行數學建模的基礎。傳統教學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創設情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媒體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具有強大的處理功能,為學生創設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形象生動地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效地化解了教學重難點,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與運用。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形象、直觀、生動的感性材料,實現由繁到簡,由深到淺地來展現知識,給予學生多種感官刺激,利于學生經過主動思考與積極思維從大量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結構過渡到新的認知結構,使學生對數學概念與定理透過表象到本質上的理解與認識。如關于“平面截正方體”這一知識點,采用傳統靜態教學手段,只能將截之前的圖形與截后的圖形在黑板上畫出來,而無法將截的過程形象立體地展現出來。學生所得到的只是結論性的知識。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將截的動態過程立體、形象、直觀地展現出來,使學生親身經歷了結論的形成過程,從而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利于學生空間立體感的培養。
三、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中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傳統教學中局限于書本、書籍的信息是有限的,而且需要一頁一頁地翻看,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所獲取的信息是有限的。采用現代教學手段,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巨大的資源庫來獲取有效的教學信息,而且可以借鑒名師的上課實錄等,不僅節約了時間,而且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豐富我們的課堂教學。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板書占有較大的比重,占用了一部分課堂教學時間。教師在課上忙于講解與板書,尤其是在一些習題講解中,常常需要進行大量的板書,一會書寫解題過程,一會畫圖形,既加重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又占用了教學時間,課堂教學密度低,教學容量小。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師可以事先將課上所要講解的內容制作成課件,課上只需進行相應的操作就可以。這樣將教師從繁重的板書中解脫出來,大大節約了課堂教學時間,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相關知識的講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密度,增大了課堂教學容量,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了盡可能多的知識。同時教師的板書后面的學生很難看清,而且往往會因書寫不清、繪圖不準而造成學生的誤解,這對于學生知識的獲取與掌握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作用。多媒體將黑板變成了多彩的屏幕,立體形象地展現在全體學生的面前,學生可以更清楚、更直觀地看到教師的板書。多媒體的特點對于增大課堂教學容量、提高教學質量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做好初中數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整合,并非強調所有的數學內容都適合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它只可巧用,不能濫用。初中數學的課程改革只有在提升教師綜合素質、轉變教育觀念的前提下,巧借現代信息技術的獨特功能,將二者的有機整合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達到優化數學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目的。教師也應多參與多媒體的教學實踐,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金永剛.現代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
[2] 魯淑霞.初中數學與多媒體的有機整合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1(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