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平
摘要: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課程的新理念,是將語文的識字、寫字、閱讀、聽說、寫作訓練融合起來的學習活動,是語文課程改革具有實踐意義的一個新亮點。語文綜合性學習能在實踐中不斷開發學生的潛能,不僅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而且可以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這更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進行語文綜合性教學。
關鍵詞:語文素養;綜合性;教學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因此,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對語文綜合性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并發現了在實施初中語文綜合性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對如何高效實現初中語文綜合性教學發表了一些想法。
一、綜合性學習的問題
1、整體意識較差。語文綜合性教學不能很好的達到預想目標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老師,現用語文教材中每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與課文閱讀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雖然如此,但它們也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并不完全依附于課文存在。而現在的部分老師好像并沒有意識到綜合性學習的存在意義,將它們當成課文的附屬品,沒有將它們規劃進整體教學課程。本應作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培養學生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的資源就這樣被隨意的收集或是浪費,就是這樣沒有整體規劃的教學讓學生不能解放自己的天性。
2、排擠其他學科的滲入。語文是學習所有學科的基礎,綜合性的學習更能提高學生的能力。但這種綜合性的學習并不是指讓學生唱歌跳舞的那些“綜合性活動課”,綜合性學習活動應是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一種高層活動。學生應該在生活體驗中習得和應用語文知識,教師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如果老師們還是不能深刻的認識語文綜合性學習,依舊束縛在傳統的語文課上,那語文綜合性學習還有什么意義呢?
二、關于語文綜合性學習
1、什么是語文綜合性學習。語文綜合性學習重過程,語文學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和實踐性的特點要求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搜集、綜合、分析、運用信息最后解決問題;語文綜合性學習重應用,學生只有在實際生活中學以致用,才能加深自己對知識的掌握;語文綜合性學習重感悟,學生在語文實踐中,能不斷認識自我并提升自我。因此,綜合性學習作為一項開放性的活動,它的要求其實并不高,只要依據現實生活環境、師生的實際情況,以語文為核心,借助其他學科的知識,能夠讓學生快速的、高效的解決在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的知識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提升自我素質和能力。
2、綜合性學習的意義。語文綜合性學習作為語文課程的新改革,在語文教育的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綜合性學習的終極意義是讓學生能夠走出校園與社會接軌,在感受社會人文的同時培養主動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獲取未知事物的意識。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而且最大限度的開發了學生的潛能。在拓寬知識面的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語文課堂上,老師如果可以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有深入的研究,那么這樣的語文課堂就是高質量的,這樣的綜合性學習才是有效率的!
三、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的方法
1、抓重點,改思想。語文綜合性學習不能總是以一種單一的視角進行學習探究,而要用多元化的視角來研究語文在實際生活活動中的意義。改思想,教師和學生都應跳出原先死板的語文課堂,改變“唯語文化”的迂腐思想,用相互包容的思想讓語文在其他學科或是社會上綻放光彩!既然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提高交際交流和書面表達的能力,那么這個過程就是在實踐中進行的。語文教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進行的時候萬萬不能敷衍了事,讓學生草草寫篇作文就自認為天下大吉。只有當學生擁有了多層次、多方面的途徑去提升他們自己的能力時,才能放心學生自己去作業。
2、細指導,齊活動。細指導,學生畢竟經驗不足,在實踐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的細心指導,來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齊活動,對于這三個字,筆者的經驗可供廣大教師參考學習檢驗。首先,活動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這就要求老師去開發或尋找一些學習資源,這個資源可以是任何方面的。社會、自然、人文、科技等等。其次,活動應該有明確的分組,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任意組討論、探究、總結活動。并且每個學生都有相應的任務,如搜集資料、實地考察、分組辯論等任務。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既能獲得實踐的樂趣,增強了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又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語文綜合性學習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能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學生的綜合發展方面,鍛煉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加強了學生的協作意識,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大有裨益。在這里也希望初中語文教師能夠真正做到抓重點,改思想,細指導,齊活動!我們始終相信,在廣大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語文綜合性學習必定會成為生長在語文教育高原上的一朵雪蓮花!
參考文獻
[1] 林秀芝.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2012.
[2] 李俊含.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及實施策略[J].課外閱讀:中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