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場調查與預測》是中職學校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等財經類專業的主干課程。目前,在該門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需要加大學生參與實踐的力度,改進教學模式,而參與式教學對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具有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對參與式實踐教學法進行分析,闡述參與式教學相關理論和形式,并探究其在《市場調查與預測》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市場調查與預測》 參與式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F713.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157-02
在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等中職財經類專業《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還遵循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習沒有脫離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形式,導致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偏低,興趣不濃,畢業后,學生應用技能低下,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在《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創設多種教學環境,積極組織自主學習和社會實踐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達到培養創新性實用性人才的教學目的。
一、參與式教學法概述
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合作式或協作式的教學法,這種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充分應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成為主導者,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交流,使學生能深刻地領會和掌握所學知識,并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一)構建主義
構建主義理論主要是強調教師的角色構建。在傳統教學關系中,教師是主導者,學生處于次要位置,而參與式教學需重新構建教師的角色,從主導者轉移到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上來,把主導者的角色歸還給學生?!妒袌稣{研與預測》課程要求教師作為組織者,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調查實踐環境,教與學生基本的理論和方法,讓學生共同參與市場調查和預測的實踐活動,從而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等綜合技能。
(二)體驗學習
在《市場調研與預測》課程教學中,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在體驗中學習,分析自身優劣,總結經驗教訓,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如在課堂中進行一次詢問調查法的模擬訓練,通過面談、電話等形式的溝通交流,學生就會了解詢問調查法的程序、要求和效果,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體驗自身在溝通表達能力等方面的優勢和不足,同時,也為教師實施針對性教學提供了依據。
(三)行為主義
《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教學中,學生通過不斷實踐和嘗試,獲取知識,提高技能,才能完成各章節的學習任務,通過教師的指導,才能解決理論學習和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在課程教學中,市場調查和預測的方法和分析是重頭戲,教師應創設條件,布置任務,指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參與資料調查、觀察調查、詢問調查等方法的訓練,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參與市場定性預測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實踐活動,學生經過了系統訓練,教學效果才能真正體現。
二、參與式實踐教學的形式
(一)分組學習
在參與式實踐教學活動中,分組學習是常見形式。分組學習任務到人,防止學生出現渾水摸魚、濫竽充數等現象,發揮個人特長,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另外,能加強合作,增強學生團隊意識,促進師生和學生之間情感交流。如,在“問卷調查設計”教學中,按不同產品布置任務,設計不同的問卷,不限形式和內容,各組自主分工,獨立完成任務,鼓勵他們積極交流,最后,呈現作品,學生互評,教師作總結。整個過程教師都是配角,學生才是主角,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自覺性和能動性。
(二)探究教學
在《市場調查與預測》教學中實施探究教學,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設計一些發散性的探究學習活動,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適當觀察,發現學生的問題,并作有效引導,幫助學生解決難題。如在“商品購買預測”任務教學中,可讓學生走進社區,走進超市,就某種商品的購買情況進行調查和預測,學生就可在觀察中獲取數據信息,通過討論,運用預測方法,形成他們的預測成果。
(三)體驗式教學
體驗式教學能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學習活動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重在理論教學,忽視了體驗式教學。在《市場調查與預測》體驗式教學中,要求教師重視課程設計,從設計市場調查主題到撰寫調查報告的各個環節都要由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完成。
三、參與式實踐教學法的應用
《市場調研與預測》課程的參與式教學主要分為準備階段、設計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階段共四個階段。下面以“市場抽樣調查法”課程內容為例,進行探討。
(一)準備階段
在準備階段,教師應完成以下任務:第一,指導學生分組,科學分工,盡量讓學生們組合成特長與性格互補的團隊;第二,明確市場調查主題的要求,要切實可靠,教師要引導學生走校園,接觸社會,教師幫助選擇一些與地方經濟相關且可操作性強的項目,特別要考慮活動經費,最好能夠獲得企業的贊助,既節省費用,也讓學生感受到參與實踐的價值;第三,引導學生確定任務主題,既要符合實際,又要具有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潛力,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四,與相關機構和人員取得聯系,確定市場調查的主題、內容和時間安排等事項。如,在“市場抽樣調查法”課程內容教學中,市場調查的主題可先由學生根據實際摸底確定,教師再根據學生填報的調查主題作簡單地審閱,可根據是否切實可行、經費開支、安全管理、時間安排等各個因素來調整,確定主題后再作適當的指導,和學生一起討論分析,在此階段具體要怎么準備,盡量充分考慮,將困難想象得更多一些,明確各自的任務分工,為參與式教學活動打好基礎。
(二)設計階段
市場調查是《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參與式實踐教學活動的主要階段。這個階段教學內容較多,需要應用的理論知識也多,也是整個實踐教學過程關鍵階段。市場調查活動首先要進行調查方案設計,在設計方案完成后選擇適當的市場調查方法,開展正式的調查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提前向學生講授理論知識和方案設計的方法,如問卷設計的規定和技巧等,并且多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信心,適當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標準模板,為學生動手操作提供參考。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組織學生對各小組的設計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再確定是否實施。
(三)實施階段
實施階段即是以市場調查設計方案為依據,分工合作,正式開展市場調查實踐性教學活動的階段。這個階段學生真正的走校園,深入社會,與企業管理人員、一線銷售人員、消費者等陌生人進行接觸交流,對學生來說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鍛煉機會,能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在此階段,教室要告知學生與人交流溝通的方法和技巧,鼓勵學生大膽實踐,提醒學生不斷總結實踐活動的經驗教訓,同學間相互協調解決,或求助于老師,教師盡快幫助解惑,提供建議給學生。
(四)總結階段
總結階段是展示該課程參與式實踐教學成果和總結教學過程經驗教訓的階段。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將整個實踐活動的程序和內容進行總結,撰寫一篇市場調查報告。調查報告要組織召開討論會議,每一小組都可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技術展示自己的調查分析成果,小組之間可進行競賽,聘請一些專業課教師當評委,對學生小組的活動成果進行綜合評價。教師應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他們所付出的勞動表示肯定,樹立學生的勞動意識,增強他們學習的成就感和實習就業的自信心。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重在實踐,教師積極引導和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大膽參與市場調查和預測的教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實習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中,參與性實踐教學法既能使教師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也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是中職教學改革中值得嘗試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偉,孫艷玲.《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A].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總第3輯)[C],2015.
[2]李娟,王介石.體驗式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考核方案研究——以《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為例[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2):7-11.
[3]農小玲.基于教學模塊的《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方法探索[J].中國證券期貨,2013,(5):252-253.
作者簡介:
余永銓(1974-),男,廣東高州人,本科,財經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