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霞
【摘要】協同育人是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理念,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以應用統計人才培養為例,分別從協同育人的管理機制、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改革、教學資源建設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探索協同育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策略。這些研究對應用型統計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協同育人 應用型統計人才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238-02
在進行院校教育的時候,培養高素質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院校基本任務之一,一個合適的培養教學模式,是能夠完成這一目標的基本保障,應用型本科教育是能夠把培養學生個人素質和能力、知識等全面的結合,從而培養出一個面向社會生產、管理、服務的高應用型人才,因此,在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和當前的社會發展現狀、企業、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協同育人模式恰恰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障。
目前,大多數本科院校人才培養存在的共同問題是:一是人才培養存在實踐教學資源不足,教育教學資源分散,共用共享度不高,人才培養與社會融合度低等問題,影響和制約了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效益。二是缺乏針對性強的實用性的教學內容、缺乏有實踐經驗的指導教師。三是各高校都是圍繞學科專業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課堂教學以理論教學為主,與社會等用人需求融合度不高。培養模式單一、專業理論和生產實際嚴重脫節。解決這一方法的重要途徑可以采取協同育人的方案,也就是說,不論我們走那個角度來看,在制定一個應用性教學,都需要走學校的資源角度來看,這都離不開采用協同育人的教學模式,協同育人是當前學校進行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也是培養具有高質量人才的重要途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實施高等學校協同育人計劃,推行政、校、所、企結合人才培養的新機制。當前,結合地方行業協會,聯合高校與企業,整合教育和產業資源,構建校地協同育人模式,已成為高校與地方急需解決的課題。本文淺談協同育人對應用型統計人才的培養策略。
1.基于協同育人的應用型統計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1.1 健全校企協同育人平臺的管理機制
人才培養工程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為了能夠培養一個具有高素質的應用型的人才,是需要高效、企業和社會共同的努力,如何更好地整合校內的資源,結合社會時間,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如何建立一個學校、產業良好的協同管理知己是進行新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因此,各高校應依托高校專業技術人才,構建校企協同育人平臺,完善平臺管理組織建設,成立管理和工作委員會。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把學校的科學建設和人才培養結合起來,納入到學校的規章程序中來,努力加強行業平臺的建設監控與管理,建立激勵機制,對于那些對協同教育有著貢獻的人要進行一系列的獎勵,使得協同育人的教學平臺更加完善,能夠實現共同進步、公平競爭。使得平臺內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其中。
1.2 構建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
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應用型統計人才培養的保證。目前很多學者研究了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如鄧前軍等針對行業生產崗位對員工專業能力的要求,制定與行業相適應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技術人才培養體系。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2+1+1”人才培養模式,其培養模式為:大學本科學制共計四年,一、二年級在校進行公共和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三年級依托高校行業科研平臺完成專業和選修課程的學習,最后一年依托校所企一體化的行業協同育人平臺完成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創新創業等實踐課程的學習。我們對校企協同的應用型統計人才的培養也基本采用了該人才培養模式。
1.3 優化課程體系改革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在協同育人背景下明確課程體系設置的原則,將課程體系設置看成一個系統工程,在以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應用教學為主干的前提下,認真做好各門具體課程的設置,優化課程體系建設。
高校負責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實驗技能、科研訓練、人文素養;科研機構和企業負責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科學研究、職業創新精神。通過校、所、企一體化協同創建“四能力、八模塊”協同育人的課程體系,將協同創新意識培養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始終,實現大學本科全過程的創新意識能力培養機制。所謂“四能力”是指專業基本技術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和專業創新能力。其中專業技術能力包括:理論課程教學和實驗課程教學兩大模塊;綜合應用能力包括: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兩個模塊;專業實踐能力包括:生產實習和企業見習兩個模塊;專業創新能力包括:大學生各類比賽和創新創業實踐兩個模塊。
1.4 加強教學資源建設
教學資源是人才培養的保障。在協同育人的培養模式下,需要有相應的教學資源做保障。
同時與企業結合,組織教師與合作企業一道共同立項編寫或參編工程實踐性強、質量高、適合專業特點和發展趨勢的特色教材及規劃教材.自編配套輔導教材、講義、項目(任務)指導書,制作和充實各類聲像教學資料,積極開發具有專業特色的CAI課件,錄制網絡教學視頻。如,我們和桂林國泰安公司共同編寫金融實驗教材。
師資隊伍是教學資源建設的核心,從企業聘請有深厚理論功底又具有豐富實踐經歷的人員充實教師隊伍,逐步建立起開放的師資隊伍。積極聘請企業的領導和資深專家指導學生的課程學習,甚至從企業直接引進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從事實踐教學指導工作。給學校開設“專業認識實習”課程的講座,讓學生分享他們的實際工作經驗。并及時將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反映到培養計劃中。
1.5 校企共建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基地
聯合科研機構、行業知名企業,構建校外大學生實踐基地,他們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高應用型的人才,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在基地運行過程中構建校企共同負責的合作機制。制定的規章制度,需要明確的對各方的責任規定出來,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基地進行學習的時候,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受到教師的指導和監督,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派出一些專職的人員,來對學生的學習做一個指導作用,學校和企業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努力的去探索如何更好地實現一體化的教學流程,進而進行更為專業的知識教學培訓。
2.結束語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需要依托當前行業的創新聯盟,進而構建企業、學校一體化的同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人才、科技、生產力和諧發展,才能夠更好地把知識和社會實際結合起來,這也是高校進行人才培養的新方法,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以應用統計人才培養為例,分別從協同育人的管理機制、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改革、教學資源建設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探索協同育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策略。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29/c_12389320_2.htm.
[2]房三虎,張永亮,謝青梅.協同育人視域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4):119-222.
[3]鄧前軍,陳東初,袁毅樺.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構建行業協同育人平臺的研究和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6,1(2):131-133.
[4]段小煥,嚴瑋,張士輝.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建立工學結合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4):134-138.
[5]古廣靈.協同創新視閾下地方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4(21):36-38.
[6]王子鎬.加強行業特色大學協同創新能力建設的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1(24):13-15.
[7]別敦榮,胡穎.論大學協同創新理念[J].中國高教研究,2012(10):4-8.
[8]牛慶瑋,胡偉,劉臻,等.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育,2011(10):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