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摘 要:創新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話題,在教學中滲透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與推行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創新教育已是當前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這已經引起了教師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教育
1初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教育的必要性
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的傳統教育更加看重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而教師更多的是在“傳道、授業、解惑”,教育就是把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學生,而這種傳統的授課模式下所帶來的是學生的被動接受,尤其是在數學這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當中,學生更多的是停留在能夠得出結果這一層面,對于更加深層次的原因了解甚少,而且,學生也缺乏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主動性。正是基于此背景,我國的教育工作者才應該在教學當中不斷的推行創新教育,從整體上提升整個創新教育的合理性和其進程。
2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因
2.1從必要性的角度來說
數學課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單單依靠教師的教授,是不足以讓學生系統地、全面地、準確地掌握知識。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缺少了觀察、模仿等這些基本的學習手段,而這樣的教學方法的弊端也是十分明顯的。重視創造力的應用,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解決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一部分弊端,使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增強,大大激發的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險,從而不斷的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2數學課堂中的創新能力已經受到廣泛重視
通過對周邊學校的了解,我們知道,創新能力在我們數學教學中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十分大的幫助;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大幅度提高,數學課,現如今已經變成同學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學生對參與數學課程活動充滿激情與活力,教師授課也變得越來越充滿自信。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開始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從多種角度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教師已經感覺到創新能力對于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不僅教學任務可以順利完成,而且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已經越來越高。以前總是教師要求學生去學習,教師必須通過布置課上活動內容等手段,強迫學生去參與,而現在,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
3初中數學創新教育的方法與途徑分析
初中學生的思維正處于一個快速形成和完善的時期,在這個時間內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和關鍵二在這一過程中,初中數學的創新教育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3.1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
教師要努力的創設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情境、逐步的將要講的問題引入;我們都學過心理學,都知道動機是由需要引發的,而且學習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這本身是需要學生自覺去完成的,如果教師總是用命令的方法,強迫學生學習,那么取得的效果也不會很好。所以教師要努力的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教學內容之中。比如說講到一些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努力的創設一些和這類知識點有關的情境,讓學生可以有一種設身處地的感覺,這樣無疑是有利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也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以及發散性思維,幫助學生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3.2培養學生創新興趣
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才能讓學生勇于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積極主動地完成知識的主動構建過程,這樣才能將創新教育落到實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實現數學與生活的完美結合,如生活中也有許多的幾何圖形,它們是某一個圖形或某幾個圖形的組合,能夠給人以美的感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尋找生活中所存在的幾何圖形學生在房屋的裝修中、美術創作中都會發現許多幾何圖形,這樣會激起學生學習的主觀意愿,使學生在學好數學知識的基礎上產生主觀創造的意愿,激起學生的創新興趣,促進學生去主動創新。
3.3積極發揮小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教師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之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就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為其創設合作學習探究的機會和活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探究中大膽想象、積極發言、相互補充、共同提高。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指導工作,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并對有價值的問題精心設計讓學生去合作探究,通過積極討論,從而得出結論。在交流互動中,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多種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究和展示的機會,在探究交流活動中,教師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例如,教師在教學生畫角這一環節的時候,可以采用開放式教學,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動手,自主選擇,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3.4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要多去思考、多去提問,尤其是面對同一個問題,要尋求多種的解決途徑和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提問,敢于創新的思維和意識,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探索和求異當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和思維,拓寬學生創新的廣度和深度。誘發學生進行思維擴散的整個過程中,教師需要著重對學生的創新廣度和深度進行把控,使學生能夠在一個正常的、合理的過程中來進行創新性學習,避免學生偏離正常的范圍。
結束語:
面對目前這場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創新,這是我們教師教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要迎接新的挑戰,更新觀念,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從而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為培養社會的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唐智林.淺談如何促進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教育,2016(12):00206.
[2]張曉娟.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育中的創新教育[J].儷人:教師,2014(23):100.
[3]石貴松.淺析初中數學創新教學[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6):00055.
[4]李翠林.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與實踐[J].教育界,2016(25):118.
[5]文有彬.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育:文摘版,2016(9):0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