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曉霞
【摘要】在目前的中職數學課堂上,學生普遍對數學缺少興趣,學習自信心不足,因此,分析影響中職新生數學教學銜接的因素,就是做好中職數學與初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工作,本文從教學內容差異、教學目標差異、學習方法的差異、學習心理的差異和教學方法的差異五方面入手,分析了影響中職新生數學教學銜接的因素。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銜接;影響因素
初中生進人中職以后,對數學知識的領會、認知、掌握和吸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中職與初中的數學學習在很多方面銜接不上,很多學生對中職的數學學習難以適應,而我們中職數學老師的認知也存在一定的誤區,這是造成中職新生數學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
筆者從校情和中職數學學科教學具體情況出發,分析學生、調研教師、鉆研教材、探索教法,分析了中職數學教師在教與學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種種疑惑和影響中職新生數學教學銜接的因素。
一、教學內容差異
實施課程改革以后,初中數學教材把過去一些較難的內容刪除了,現行的教材內容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認知規律,比較通俗直觀,帶有趣味性,而且每一個新知識的引入往往與生活實際很貼近,比較形象,遵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規律,學生一般都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對于那些在中職學習中經常應用到的知識點,如一次函數、二次函數等要求比較低,二次不等式、分數指數冪等還放到了中職階段學習,這樣初中階段所學內容就比較少,學起來比較容易,與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課程相比,其教學容量與難度大為提高,甚至還存在著嚴重脫節的現象,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沒有學習二元二次方程組,這與中職數學直線與圓錐曲線的關系脫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沒有學習三角形的重心和垂心,而這與中職數學中考查“四心”脫節,這樣不可避免地造成學生不適應中職數學學習的后果。
中職數學高一新教材融合了近現代數學內容,將舊教材的內容重新整合,與初中教材相比,第一章集合就體現概念抽象、定理嚴謹、邏輯性強、知識范圍廣等特點,教材敘述整體上抽象思維和空間想象能力明顯提高,知識難度相對加大,題目多變,解題靈活,對初中所學知識掌握不牢或學得較呆板的學生會覺得不適應這種變化,所以大多數對口新生會覺得中職數學比較深、比較難。
二、教學目標差異
由于應試教育追求中考升學率的影響,在中考指揮棒的指引下,在初中與中考有關的“雙基”反復講,反復練,而與中考關系不大的三言兩語帶過,而中職數學區別于初中數學,不再需要很強的系統性,無須深入理解,無須考慮在數學方面進一步深造和研究;它有很強的工具性,適合于某種專業的課程需要符合相應職業的最基本需求,所以,中職數學的使命,一定是服務于對應專業的專業課程和職業崗位,教學就應該有服務意識,姑且稱為“職業導向”,這樣在中職高、初中教材交接處的雙基,學生就無法準確掌握,因此人為造成了知識脫節現象。
三、學習方法的差異
很多學生在初中時不經常預習甚至沒有預習的習慣,這是具有共性的,但由于初中學習的內容較淺顯且容量較少,即使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方面的矛盾還不是很突出,但到了中職新生階段,問題就顯現出來了,表現在學生對數學內容的理解感到困難,對知識點學得太死,不能靈活運用,更談不上舉一反三、遷移運用能力了。
初中三年的學習使得學生形成了習慣于圍著教師轉,滿足于聽、記、背,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有所欠缺,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認為一切都會由老師安排好,到了中職還是一如既往沉浸在初中時的學習方法中,不會科學地安排時間,缺乏自學能力,依賴性較強,沒有預習、復習、總結等自我消化的環節,致使學習出現困難,這顯然不利于良好學法的形成和數學學習質量的提高。
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習是很容易得高分甚至滿分的,這是數學學科分階段傳授機制和學生的心智等特點決定的,到了中職,很多原來數學較出色的學生也會感覺沒有那么突出,甚至有點不懂數學了,所以自主學習能力的缺乏,學習成績的不夠理想,成功喜悅的減少,都會導致學生覺得中職數學很“難”,逐步失去學習數學的動力和興趣。
四、學習心理的差異
中職對口新生的年齡一般都在17歲左右,生理上正值青春期,而在心理上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與初中生相比,中職生有了自己的思維,不喜歡“人云亦云”,多數中職生表現為上課不愛舉手發言,課內討論氣氛不夠熱烈,與教師的日常交往漸有隔閡,即使同學之間朝夕相處,也不大愿意公開自己的心事,心理學上把這種青年初期最顯著的心理特征稱為閉鎖性,中職新生心理上產生的閉鎖性,表現在學生課堂上啟而不發,呼而不應,給數學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障礙,另一方面,初三一年的奮戰,老師、家長、學校三方都對學生提出了升學的奮斗目標,各方面對他們的要求都比較嚴格,進人中職后,家長認為孩子已長大,自覺能力增強了,沒必要管得太多,新生入學后沒了初三的緊迫感,在行動上缺少了初三時的沖勁,所以剛步入中職時,新生很容易產生對數學的“畏懼感”,由此影響了數學的學習質量。
五、教學方法的差異
由于中職學科較多,教材內容也較多,各門功課的課時與初中相比也有所減少,所以教師授課往往容量比較大,一般會通過教學情境設計問題,引導啟發學生進行觀察、分析、比較、歸納,從而得出一般性的結論,比較注重知識的發現過程,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思想方法的培養,而且教師會采用題組、變式、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糾錯等多種訓練形式,讓學生感受解題中的閃光點,訓練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而初中課堂的容量少而淺顯,課時一般也較充足,所以教師可以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反復講解,課堂互動也比較多,對各種題型可以重復舉例鞏固,這些在中職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做不到的,所以新生很不適應中職教師的教學方法,聽課抓不住重點,跟不上教師的思維,導致數學學習產生障礙和困難,影響學習效率。
總之,我們要打破中職數學教學目前所面臨的尷尬局面,做好中職數學與初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工作,有效提高中職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好數學的信心,幫助他們順利地完成從初中到中職的過渡,使數學課在中職教育中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