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摘要: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范疇的大眾化實現水平,對于當代中國的發展演化過程具有深刻影響,本文針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基本原則與推進路徑問題,選取三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當代中國 馬克思主義哲學 大眾化 基本原則 推進路徑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歷史演進過程中的核心指導思想,為當代中國經濟社會建設與改革事業的穩定有序推進創造了扎實而充分的思想力量指導支持條件。所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的原理范疇的表現形式,由抽象繁雜到具體可感,由深奧難解到通俗易懂,由僅能被極少數人學習領會到能夠被廣泛性人民大眾理解認知的歷史轉化過程,從某種考量性角度上闡釋,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范疇的大眾化發展演化實現趨勢,對于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中國經濟社會建設改革事業過程中的存在和發展演化質量具有深刻的現實影響作用。在大眾化概念語境中表述的大眾問題,指涉的是具備廣泛性存在狀態描述特質的人民大眾,并且人民大眾群體的實際形成過程中,通常也會因超越了政治背景、經濟基礎、宗教信仰、地域歸屬、性別特征、年齡長幼以及職業類型等屬性項目方面的差異化特征,因而也就在具體的理論表述和呈現形態方面具備著更加鮮明且充分的共通性。有鑒于此,本文將針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基本原則與推進路徑問題展開簡要闡釋。
一、在當代中國歷史環境之下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迫切性
隨著當代中國改革開放事業歷史進程的不斷深化,馬克思主體哲學理論基本范疇在當代中國現實性歷史環境中所面對的挑戰和沖擊呈現了日趨激烈的演化趨勢,其具體的外化表現形式主要集中于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受思想觀念認知層次的局限性影響,部分國人始終人們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框架之內各類基本考量范疇與自身實際參與的現實社會生產生活實踐活動的開展路徑不具備彼此關聯性,且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基本范疇只是部分學者在書齋式學術研究生涯中的學術研究對象范疇而已。顯然,這種具備鮮明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的思想認知狀態無法充分展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指導和引領當代中國革命、改革以及建設事業開展路徑過程中的現實應用性和革命創造性。
第二,受多元化歷史影響因素和主觀認知性局限因素的共同影響,當代中國人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歷史發展過程中經典作家的思想見解和理論闡釋在觀念認知層次依然存在較為嚴重的局限和差錯。從社會歷史意義的考量范疇角度展開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不僅僅是供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演化領域經典作家理論研究和論著闡述過程中的學理對象,更是指導當代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事業歷史推進路徑的重要理論指導基礎。有鑒于此,當代國人想要在開展一切形式的社會生產生活實踐活動過程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扎實糾正以往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基本理論的錯誤認知的胡亂解讀,規避學習和應用演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基本范疇過程中的錯誤思想和行為趨向,在扎實有效且具備充分現實關照基礎的社會生活實踐路徑中,重新建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基本性學理考量范疇的科學化和準確化認知,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范疇的精髓性內容,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實踐活動的具體開展過程予以相互動態有機結合,既然無產階級人類族群是哲學事業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基礎物質武器,那么無產階級人類族群也應該相應地將哲學理論作為指導自身開展革命、建設以及改革事業歷史實踐過程中的基礎性精神武器。
事實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在當代中國經濟社會建設以及改革事業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已經取得了豐碩的實踐轉化成果。中國改革開放事業推進三十八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化的時代歷史性發展演化背景下,既扎實堅持了馬克思主要哲學經典作家基本理論的精髓內容,又在基礎性理論研究演化成果以及社會歷史實踐經驗等考量維度之下較大幅度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范疇的內涵指涉范圍。
二、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基本原則
第一,繼續扎實而深入地開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見解和論著文本的深入閱讀與研究挖掘實踐工作。所謂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作家和思想見解和論述文本,是被人類社會生產實踐體驗路徑和歷史環境變革過程所深切證明了的,關于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人類自身思維活動的客觀演進路徑的哲學范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體系構成大廈的根基和基礎部分,也是開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范疇研究和分析活動過程不不容忽視的基礎性理論要素。有鑒于此,在實際開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大眾化宣傳普及歷史實踐過程中,必須持續堅持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作家的思想見解以及論著文本的研究和解讀實踐力度,通過抽象哲學理念范疇的具象化展示和理解,提升基層民眾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范疇的認知水平。
第二,切實大力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過程中形成的最新的當代理論成果。在當代中國社會的現實環境背景之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指導思想和理念精髓。在實際開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念范疇的宣傳普及實踐工作過程中,必須扎實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所具備的基礎哲學范疇要素在實際宣傳普及工作開展過程中基礎性影響地位,積極促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最新理論成果要素內容的大眾化普及推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本身同時包含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理論創新內容,這些理論性創新成果的具體形成過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理念范疇與當代中國經濟社會建設改革事業的歷史發展路徑兩相結合的直接的產物,在推進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大眾化宣傳普及目標過程中具備著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
三、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基本路徑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范疇的大眾化建設推廣目標的實現,是一個相對漫長且曲折的歷史演進過程。
要用具象化的、大眾化的,以及通俗易懂化的語言表達展示形態來解釋和闡發相對晦澀難懂的抽象哲學理論,并在此基礎性扎實促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大眾化宣傳教育目標迅速實現。開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發展背景下的哲學教育類書籍的編撰出版工作,應當切實運用通俗化筆法、談話交流式體裁理解式動態展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框架中相對難以理解的理論性范疇內容,確保普通民眾在閱讀和感知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理論概念范疇過程中,能夠快速理解文本承載的基礎性理念知識內容,實現抽象與具體之間的良好有機轉化。與此同時,還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庸俗化解讀行為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基本范疇群眾化宣傳普及歷史過程的不良影響,要通過閱讀通俗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書籍,促進基層民眾產生主動閱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經典著作的主觀愿望,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概念范疇在我國民眾群體中的宣傳普及創造支持條件。
四、結語
針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基本原則與推進路徑問題,本文從在當代中國歷史環境之下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迫切性、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基本原則,以及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基本路徑三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分析,旨意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戴玉琴,周建超.高校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路徑選擇[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06).
[2]郭建寧.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當代思考[J].河北學刊,2008,(03).
[3]顏曉峰.關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中的新問題[J].河北學刊,2008,(03).
[4]尚慶飛.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基本原則與推進路徑[J].河北學刊,2008,(03).
[5]雍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大眾化關系論析[J].河北學刊,2008,(03).
[6]滕俊博.淺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基本原則及推進路徑[J].科技視界,2014,(36).
[7]崔麗娜.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的現實路徑[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
[8]崔麗娜.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之現實路徑探賾[J].東岳論叢,2015,(06).
[9]房廣順.關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推進路徑的若干思考[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9,(03).
[10]吳遠,董昕.隱性教育: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新路徑[J].理論探討,2013,(01).
[11]金春寒,孫渝莉.高校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實踐路徑創新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