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霞
摘要:思維教學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是相當重要的,對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針對思維導圖的理論依據、優勢及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小學作文;思維導圖;教學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小學語文教學引進了新型的教學方式,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思維方式,利用人的發散思維表達圖形思維,利用人的邏輯思維和閱讀經驗形成的一種腦圖形式,是促進學生大腦潛能開發的一種思維方式。將這種思維方式運用到小學作文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以全新的角度進行寫作練習,可以將思維過程可視化和可操作化,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以創新的形式進行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綜合能力。
一、主要理論依據
(一)現代腦科學理論的應用
現代腦科學研究表明,大腦思維呈現出的是一種發散的網狀圖像,而思維導圖的最初靈感,也是來自于大腦神經元,它圖式化的獨特結構正是這種大腦思維的真實體現,所以說思維導圖符合大腦思維的生理機制,從而使大腦潛能得到充分開發。
(二)建構主義理論的應用
建構主義主張的教學方法,其核心是強調學習者是一個主動、積極的知識構造者。教師通過提供適當的問題情景或實例促使學生反思,引起學生必要的認知沖突,從而讓學生主動地建構新的認知結構。
(三)有效教學理論的應用
有效教學理論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先進教學理念,關注全體學生,教學效益、可測性和量化以及實施反思教學等。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教學應用中的優勢
(一)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
思維導圖是利用一個關鍵詞進行深入研究,逐漸擴展,找到與關鍵詞、句相關的內容進行擴充,形成一個與關鍵詞為中心的網狀結構,根據關鍵詞確定整篇文章的立意,解決學生對于寫作不知所措的狀況。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思維方式和生活經歷不同,所以在擴展關鍵詞時,思維導圖的構建過程不相同,形成的寫作風格也不同。
(二)開發小學生的想象能力
將語言首先在大腦中繪制成一幅圖畫的形式,將復雜的知識點以圖畫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加直觀、更加形象地體現出來,促進學生的想象能力。形象遠比語言更加容易記憶,學生經過對素材的認真思考,根據關鍵詞,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想象擴展,根據詞語展開相關聯想,然后根據想象的內容進行內容篩選,組成最佳的寫作內容,達到開發學生想象能力的目的。
(三)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一般都是學生將寫好的文章交給教師,教師進行閱讀和批改,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僅限于對于作文格式以及寫作方向的修改交流。在寫作的思路形成以及內容方面,教師和學生之間基本上沒有過多交流,都是教師布置任務,然后學生進行自由發揮。思維導圖需要師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然后激發更多的思路和想法。由于課堂教學時間的問題造成學生之間互動交流的機會比較少,無法使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思維碰撞,學生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經常處于被動狀態,受到標準答案和標準格式的規范和束縛,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思維導圖的形式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進行思維方式的交流,活躍課堂氛圍。
三、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教學的方法
(一)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優化學生的寫作思路
小學生之所以對寫作教學不太感興趣甚至是產生畏懼的心理,主要是學生覺得寫作沒什么話可說,要是能夠打開思路,寫作也不是那么困難的事情,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困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學生寫作思路的優化,讓學生能夠有思路進行寫作,消除學生無從下筆的問題,解決 “開頭難” 的問題。比如:小學第九冊單元作文中要求對景色進行描寫,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開拓學生的思路,比如可以列舉春天這個季節,根據這個中心詞語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想象,通過春天這個詞,可以引導學生聯想到相關的詞語,想象一下春天的特點,春天的代表顏色還有春天的象征意義等,春天是一個綠色的季節,代表著生命的復蘇,春天是生機的象征,一切事物都從寒冷的冬天中蘇醒過來,而且人們也是在春天進行播種,它是孕育生命的開始,代表著希望。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讓學生的眼前產生畫面感,對于寫作的內容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有了具體的寫作思路,在加上自身對于生活的觀察和感悟,學生會產生很多想法和體會,解決了學生寫作思路匱乏的問題,有效地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思維導圖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
在寫作的過程中要運用想象能力來豐富寫作的內容,對文章的題目要求進行合理的拓展,作文的內容是來源于生活的,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自我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寫作練習中學生的思維來源于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想象空間的拓展,有更加寬的寫作空間。比如:作文要求題目為《難忘的……》 ,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進行舉例教學,通過《難忘的一件事》 的導讀,讓學生先了解一下對于這類題目的寫作形式和內容,對整個題目有更加具體的把握,然后學生就可以進行有效的拓展,聯系身邊的實際經歷,不一定將寫作定位在難忘的一件事上,還可以進行難忘的一個人,難忘的景色等許多角度的描寫,拓寬寫作的范圍,只要聯系生活時自身感覺比較難忘的人和事都可以進行描寫,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思維更加活躍,感受到生活中的任何經歷都會對寫作產生幫助,會讓學生更加了樂于觀察生活,運用到寫作當中,讓寫作成為體現生活的途徑,運用想象,讓學生在作文教學中快樂的學習。
總之,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優化小學作文教學,可以完善教學的各個環節,提高訓練技巧體系的建設質量,還可以 充分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有強大的動力和信心寫 好每一篇作文,從而真正提高寫作時的能力與水平。與此同 時,這種方式有效“解答”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很多問題, 使其成功運用到教學研究與實踐當中。然而新事物的成長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小學生由于沒有親自接觸思維導圖,對某 些環節缺乏熟悉,會降低教學的成效。對此,廣大教師要不 斷探索和創新,更好地運用方法提高其運用的時間感和空間感,進一步細化和反思教學的過程,從而使小學作文教學有一個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