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禮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與改革,對高中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的重要性,堅持從實際教學要求出發,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同時還要做好教學的創新工作,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運用好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的質量。本文針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保證提問有效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策略
現代數學教學理論認為:問題不僅是學生學習動力的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的主線,同時也是聯系師生雙邊活動的橋梁與紐帶.課堂提問設計得好,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我們要以問題為中心,營造出樂學善思的課堂教學氛圍,改變傳統教學由教師傳授現成知識,學生被動接受,實現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邊互動活動來引導學生學習知識,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不高的原因
對于數學教學活動來說,造成課堂有效提問的因素有許多中,如教師自身的教學態度以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因此,在實際中想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就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分析好現階段中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不足的原因,以此來保證解決的效果。1.提問的難度。對于數學知識來說,是不斷遞進的,且對于學生來說,數學知識存在著一定的未知性,加之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常常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就存在著一定的不同。因此,針對這一現象,也就要求教師要做好教學內容的分析工作。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知識點結合在一起,以此來幫助學生鞏固好知識的基礎上真正了解好知識,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2.課堂中提問的次數。對于教學活動來說,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就要做好適當的提問工作,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需求。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看出,一些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過度提問的現象,這樣也就直接對正常的教學活動產生出了相應的影響,甚至還會讓學生陷入到盲目回答問題的階段中去,這樣也就不能突出教學中的重點了。
二、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措施
1.樹立師生互動意識,創造課堂互動氛圍。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課堂提問對學生學習數學的促進作用,教師需要樹立互動的意識,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由于數學知識的嚴謹性,教師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也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聽取學生的建議,改進教師的提問策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2.正確認識課堂提問的功能。許多教師能夠認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卻不能夠正確認識課堂提問的功能,也不能夠正確利用課堂提問的功能。例如,有些高中數學教師只關注了課堂提問的數量,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提問,卻沒有關注問題的質量。而有些教師為了吸引學生提出一些沒有意義的問題,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正確地認識課堂提問的功能,正確地運用課堂提問活動。3.共同提高,關注個別差異。新課標明確指出,高中數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有價值的數學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新課程倡導的全員學習是對傳統的精英化教學的挑戰與突破,因此,在設計課堂提問時必須從學生的不同的認知差異、能力差異等方面出發,避免“一刀切”的提問模式,根據不同學生的差異設計出不同認識水平的課堂提問。使不同的學生通過回答不同的問題提高能力。教師設計的有效的課堂提問必須要求學生經過思考與努力之后能夠完成,對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通過同學的幫助與教師的引導也能夠順利完成。對于掌握比較好的學生,可以根據他的認知水平再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與發展性的問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重提問,更應重學生反饋
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前精心準備問題是必須的,但更應該注意觀察學生對問題的反應,才能指導問題對學生的作用。當學生在回答時,卻經常把學生晾在一邊。有時學生剛剛回答,老師就接住學生的回答,一講到底。長此以往,學生非但不能參與到對問題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學生對問題的麻木和對教師自問自答的依賴性。數學教學過程應當將學生主體擺在突出的位置。教師對一些關鍵問題、關鍵環節且慢說破,留下“更美的風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欣賞,使其在探索、思考問題的體驗中提升思維和激發興趣。例如在雙曲線概念的教學中,當得出雙曲線定義:平面內與兩定點F1、F2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等于常數(小于|F1F2|)的點的軌跡叫做雙曲線,提出問題:動點的軌跡是雙曲線,滿足的條件是什么?當學生得出||PF1|-|PF2||=常數(小于|F1F2|)后,可以將條件進行如下改變讓學生思考。將小于改為等于或大于,其點的軌跡又是什么呢?對于上述問題在橢圓的概念中已經研究過了,學生自然會產生聯想,從而更加能深刻理解和記住橢圓和雙曲線的概念。教師的教學智慧不是體現在“先知于學生、勝學生一籌”上,而是體現在“與學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學生”。“說破”的火候掌握在教師的手里,但取決于學生的需要,所謂“教不越位,學要到位”就是這個道理。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利用提問方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并注重問題的難度、角度和靈活性,以更好地發揮提問的效果,真正發揮提問在引導學生分析思考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董潔.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3):151-152.
[2]趙生堂.論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22):233-234.
[3]陳建青.新課程理念下淺談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數學教學通訊,2014,(15):19-20.
[4]唐麗艷.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設計及研究[D].蘇州大學,2014.
[5]葉偉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03:102-103.
[6]伊達東.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