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淑芳
摘要:中職畢業的學生動手能力差,是目前用人單位普遍反映的問題。就我們學校會計專業的學生而言,目前的狀況是:相當一部分學生會計理論成績不錯,但動手能力不行,到了工作崗位后,不能很快承擔起相應的會計工作,不會建賬,不會編報表,甚至一部分學生填制原始憑證都出錯。這就是由于會計實訓教學環節薄弱,學生沒有受到很好訓練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會計專業的教師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力度,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對中職會計專業實訓教學的改進做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會計專業 校本課程 會計實訓教學 實踐動手能力 探討
一、《基礎會計》校本課程開發的背景
(一)中職學校的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一定的實踐經歷,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沒有專業實踐教學也就必然制約了技能性人才的培養、制約了適用型人才的發展。
(二)實訓教學資源不足,職業教育的發展又處于低谷瓶頸區,制約了教學質量,教師的教學形勢變成閉門造駒、紙上談兵,學生的學以致用變成空話,理論與實訓操作實踐能力脫軌。
(三)學生校外實踐不多,缺少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模式,學校又很難聯系到對口實習基地,長此以往學生在校內、校外實訓就沒有辦法對接掛鉤。
二、《基礎會計》校本課程開發的切點及內容
(一)作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學校,會計服務型人才是學校重點培養目標之一。這種人才的基本標準是,能滿足區域經濟需要和發展,能掌握會計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職業技能,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是在農村生產一線的具有農業生產經營管理能力的改革發展的帶頭人和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科技致富的帶頭人,同時具備繼續學習能力和適應“新型職業農民”職業變化的能力。《基礎會計》綜合實訓作為校本教材,正是為當前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教學改革的要求,根據農村生產實際和學生現實狀況,以加強實踐操作能力培養而編寫的,本教材以手工會計核算系統為核心,以我國新會計準則為依據,以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為主導思想,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村黨員、基層干部和農民工、農村專業戶、農村技術員、復轉軍人等有志在農村就業、創業的社會青壯年為對象,以易學、適用為原則,經過多年在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初學的學生中反復使用、修改而編寫成的。
(二)內容含概會計實訓操作規范和會計綜合實訓
其一:會計實訓操作規范由四個任務塊組成
任務一: 會計書寫規范
【一、會計書寫的基本規范:1.保證規范;2.要求準確;3.需要清晰;4.保證工整;二、數碼數字的書寫規范:1.數字書寫的要求;2.數碼數字的規范示例;3.數碼數字書寫的問題解析;三、文字的書寫規范】
任務二 : 會計憑證規范
【一、原始憑證的規范:1.原始憑證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2.原始憑證的填制規范;3.原始憑證的審核規范;二、記賬憑證規范:1.記賬憑證必須具備的基本內容;2.記賬憑證的填制規范;3.記賬憑證的審核規范;4.會計憑證傳遞與保管規范】
任務三 : 會計賬簿規范
【一、會計賬簿設置規范:1.總賬和日記賬的設置;2.明細賬的設置;3.備查賬的設置;4.會計賬簿封面的設置;5.會計賬簿賬戶的設置;二、會計賬簿登記規范:1.會計賬簿啟用規范;2.會計賬簿的登記規范;三、對賬、結賬的規范:1.對賬;2.結賬;四、錯賬更正規范:1.劃線更正法;2.補充登記法;3.紅字更正法】
任務四 : 財務報告規范
【一、編制會計報表前的準備工作:1.檢查當期業務是否全部入賬;2.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調整賬簿記錄;3.核對賬簿記錄保證賬賬相符;4.財產清查財產保證賬實相符;5.當期賬簿記錄的結賬工作;二、財務報告的編制要求:1.編制依據的要求;2.編制格式的要求;3.編制標準的要求;三、編制會計報表的一般方法:1.資產負債表的編制;2.利潤表的編制;四、會計報表的審核和報送:1.會計報表的審核;2.會計報表的報送】
其二:會計綜合實訓由三個項目塊組成
項目一:企業資質;項目二:期初余額資料;項目三:日常發生各項經濟業務的資料及操作說明。
三、本教材的特點
(一)貼實際。本教材在內容、數據、票據等方面緊貼實際、努力創新。教材中的會計科目及經濟業務是按照最新《企業會計準則》和最新《企業財務通則》選擇或設計的,會計業務更加全面,涉及的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固定資產增值稅抵扣、工會經費、職工教育費等都是按照最新法規或最新標準設計的;票據和結算憑證是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對票據和結算憑證的種類和格式進行調整后的新版樣式設計的;支票、商業匯票、現金交款單、銀行進賬單、電匯憑證、托收憑證等重要票據全部推陳出新。
(二)講實用。本教材方便教師和學生使用。單項訓練部分,重點提供適當的會計工作項目,訓練學生會計操作能力,與《基礎會計》(第四版)高教版教材配套使用,更加方便實用;綜合實訓部分,專門提供模擬涉農企業一個月的原始憑證,既有票據,也有業務提示,重點培養學生實踐工作的能力,也方便學過課程之后配套實訓。方便學生學完基本理論之后,驗證自己對會計工作常識的掌握程度。
(三)重實效。本教材總體目標定位在“會計工作能力實訓”上,主要包括單項實訓和綜合實訓兩部分。單項實訓主要包括文字數字書寫能力實訓、填制審核原始憑證實訓、填制審核記賬憑證實訓、手工登記各種賬簿實訓、編制財務報表等。綜合實訓提供模擬企業一個月的業務和真實票據,并提供手工記賬所需全部憑證、賬簿和報表,綜合訓練學生會計工作能力。在項目設計方面堅持職業特色鮮明的原則,充分考慮到會計工作特點,將企業中籌集資金、供應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往來核算、財務成果的計算與分配、財產清查等典型業務和一些不常見業務涵蓋其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按照工作要求逐一操作,經過實訓,學生基本具備在小規模鄉鎮企業從事會計工作。
總之,為了加強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職教課改的必然。必須從整體出發,從實際出發,這就要求我們會計專業的教師要結合本校的課程需求和專業發展,開發適合本區域特色的校本課程,使學生學有所得,學以至得。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金普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