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積極地響應新課改的號召,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深入地挖掘學生的潛力,要不斷地優化與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進而全面地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在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提升其綜合能力。本文重點探討了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與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 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 有效性
新課改下的有效教學即為教師基于新課改的要求,充分遵循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基本原則與客觀規律,憑借盡量少的時間與精力,努力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并且提升學生綜合素養,進而開展的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而課堂教學是有效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升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因此,各位教師必須要努力加強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精心備課,優化教學方案
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備課是教師熟悉課文內容,了解教學任務,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要改變傳統的備課方法,要基于學生的實際特點制定出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案,這樣能夠有效地開拓教師的思路與視野,使其能夠采用更加先進、科學的思路與方法做好教學設計工作。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和時間賽跑》這篇文章時,教師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要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如教師可為學生列舉如龜兔賽跑等案例,進而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時間的寶貴,使得學生能夠珍惜時間,合理地利用與支配時間,避免對時間的浪費,形成科學的時間觀,能夠與時間賽跑,從而充分了解文章的內涵,突現文章的主旨,達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二、合理采用問題導入法
由于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然后讓學生去對問題進行、探討與思考。在此過程中,可以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濃厚興趣,采用提問的方法科學合理地導入新課。例如,教師在教授《難忘的潑水節》一文時,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請同學們思考,潑水節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呢?我國有多個民族?我國民族傳統節日有哪些呢?”然后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與探討,進而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國的民族傳統節日,了解潑水節的相關知識。這一種導入新課的方式不但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而且也會使得學生被自然而然地帶入到新課當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人曾有云:啟其蒙而引其趣。這句話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與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仍然有著深刻的啟發與教導意義。只有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真正地參與到學習當中,才可以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與主導地位,才可以使其體會到語文課程的樂趣,有效激發其潛在的創造能力,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時,在學習“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一句話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自行對此句話的含義進行理解,引發其進行深入的思考:“這句話描繪出一幅怎樣的情景?”學生們經過想象以后回答: “這是不可能存在的現象,海水中不可能存在這么多的魚”。于是,教師就趁機對學生進行講解:“這句話是采用夸張的手法,其主要凸顯的是西沙群島海水中存在著大量的魚,表達這一群島是個美麗并且富饒的島嶼”。然后,教師再為學生詳細地講解夸張這一修辭方法的具體運用方法與優勢。使得學生了解夸張的寫作手法,幫助學生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并且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采用夸張的手法進行造句。如此一來就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喜歡學習這篇文章,并且掌握夸張的使用手法,并且這一過程也會對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培養有著較好的促進價值。
四、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
當前,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我國的教育教學中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將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更加生動形象、具體客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的活躍度,使得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要積極地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例如,在教師教授《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小興安嶺的相關視頻與圖片,使得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自然風景,了解小興安嶺豐富的物產,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物變化,從而使得學生更加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熱愛祖國的秀美風景。幫助學生學習課文的同時,使其樹立良好的愛國情感,樹立較強的民族責任心與榮譽感。
五、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為了能夠使得小學語文快樂教學得以順利實施,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就要積極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努力獲得學生的信任與認可,這樣才能使得學生喜愛語文教師,喜愛語文課程,進而以更加愉快、輕松的心情學習語文課程,進而有效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升其學習效果。教師要充分遵循平等、尊重的基本原則,要充分尊重學生,將學生作為朋友。要充分關心以及呵護學生,使得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關心,學生才能更好地信任教師,可以與師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能夠一直保持愉快的輕松的心情,從而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學好語文知識。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是有效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充分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促進新課改不斷深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積極地響應新課改要求,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教學參與性,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提升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魏周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J].甘肅科技,2014,(09).
[2]楊美花.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J].教育,2016,(11).
[3]劉立柱.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J].科教導刊,2015,(10).
[4]吳紹輝.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提升淺析[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08).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