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小學數學在新課改背景下,逐漸實施了生活化教學。教學生活化這一新型教學方式應用后,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優化了教學質量。本文在對教學生活化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究了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 小學數學 教學 生活化
教學生活化模式的應用,不僅符合新課改要求,而且能夠及時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要,它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解題能力。教師在數學知識中巧妙融入生活元素,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氛圍。由此可見,本文針對小學數學在新課程背景下生活化教學展開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學生活化的原因分析
數學知識在社會生活中被廣泛運用,并且,在當今社會發展中,靈活運用知識的人才被社會各行業大量需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基礎階段和關鍵階段,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為學生灌輸數學理論知識,而是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將知識生活化,以此提高學生在生活中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這也是教學目標的良好體現。
教學生活化,一方面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現如今,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社會經濟水平提高的同時,競爭壓力也在隨之增大。激烈的社會競爭最終歸結為人才的競爭,因此,小學數學教育被提出了較高的教學標準。數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培養時,實施生活化教學,這不僅創新了教學模式,而且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進而小學生能夠及時滿足社會發展的人才需要。另一方面是學科發展的基本要求。數學學科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這一學科在社會進步的影響下逐漸完善學科體系、豐富學科內容,以此作為教師的教學教材,能夠使培養的學生全面發展,能夠促進數學學科逐漸完善。
二、實施教學生活化的具體措施
(一)堅持理論與生活相結合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以知識應用為最終教學目的,學生通過數學知識教育,不僅能夠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升解題能力,還能在現實生活中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實踐化、生活化。為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主動的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豐富數學思維,提高數學知識生活化的意識。例如,在學習有關“折扣”這一數學知識時,教師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通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以此實現生活化教學,教師在課堂中展示學生喜歡的玩具模型,像芭比娃娃、變形金剛等,玩具模型展示過后,班級內女同學和男同學的學習興趣能夠在短時間內被激發,基于此,教師讓學生在附近商店內購買這兩件玩具模型,當商店舉行優惠酬賓活動時,芭比娃娃原價20元,現已七折售賣,那么學生應該支付給商家多少錢呢?這時學生就要運用本課中所要學習的“折扣”知識進行準確運算,這時,學生學習“折扣”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也能被充分調動,最終學生能夠通過獨立運算完成購買行為。從中能夠看出,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不僅能夠降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抵觸心理,還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小學生能夠發現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和作用。
(二)積極運用數學語言解釋生活現象
數學符號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知識,而且還是生活中的主要輔助工具。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經驗較匱乏,并且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較弱。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全面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理解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在尊重學生學習差異性的基礎上,以童趣化的教學語言開發學生的學習思維,促使學生自然的接受數學知識學習。例如,當教低年級學生認識“0-10”這11個數字時,教師可以采用興趣引導法,即課前教師以師生聊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11個數字中最喜歡的是哪個?為什么?”。這時,小學生就會積極踴躍的進行問題回答,其中,有的學生喜歡5,因為自己的生日是在五月;有的學生喜歡1,因為數字1代表排名;還有的學生喜歡8,因為自己的班級是八班。利用數學語言針對生活現象進行解釋,這不僅能夠增進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還能將復雜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將枯燥的知識生活化。
(三)鼓勵學生從數學角度觀察生活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在課堂中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會嚴格按照已定的教學計劃開展教學活動,并且,大多數時間都是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傳授,然而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灌輸。在新課程背景中,教師不僅要與時俱進的進行教學模式創新,還要引導學生以數學知識的角度認識生活、觀察生活。為此,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觀察生活,并在觀察的過程中,實現數學知識應用;學生還可以根據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將知識還原于現實生活。例如,學習數學知識“米、分米、厘米”等計量單位時,為了避免數學知識過于抽象,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生活聯想,“生活中哪些事物運用到上述計量方式了呢?”。為了使學生的回答結果相對集中,為了培養學生養成團結協作意識,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討論,最終小組學生分別給出如下結果:“建筑樓的高度以米為單位進行計量”、“文具盒以及鋼筆等學習用具以厘米為單位進行計量”等等。利用這種措施實現教學生活化,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背景下通過理論與生活相結合、數學語言解釋生活現象、數學角度觀察生活等措施對小學數學進行教學生活化,能夠優化數學教學質量,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此同時,教學生活化能夠促進小學數學邁向新的發展臺階。
參考文獻:
[1]姜玉晶,箭洪洲.探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亞太教育,2015,(36).
[2]周錄利.探究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才智,2015,(27).
[3]曲連永.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
[4]張志家.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作者單位: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市安江鎮一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