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股市為何總是走極端:要么特別蕭條,成交價格和成交量都很低;要么特別火爆,2015年最股市交易量最大時,一天的成交額近萬億。同時,據統(tǒng)計,我國的個人投資者的成交量占A股總成交量的份額約80%,與之相比,美國的個人投資者的成交量占股市總成交量約20%,本文主要是想弄清楚上述二個現(xiàn)象到底什么關系。
關鍵詞:個人投資者 投資 股票 股票市場
自2014年至2015年,中國股票市場一波高漲,隨之一輪暴跌,上證指數最高點是5178.19點和最低點是 2850.71點,幾乎腰斬一半,截止2017年3月1日上證指數是3245.71,和最高點相比仍然縮水近40%,股市為什么波動會這么大,而且,距離上次股市巨額波動也不過七年時間,原因到底是什么?
可以說,這種波動的原因有很多,本文擬分析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國A股市場上的個人投資者(散戶)。
一、個人投資者直接投資股票的合理性
我國的股市發(fā)展時間較短,1990年12月成立了證券交易所,截止目前,股票市場的發(fā)展時間不到30年,所以,很難培養(yǎng)出規(guī)模較大和數量較多且有信譽的機構投資者,相較而言,個人投資者容易培養(yǎng),且個人進入股票市場的程序簡單。
我國建立股票交易所的初衷是為國有企業(yè)提供融資機會,那么,既然是直接融資,當時機構投資者很少,融資的對象當然是能是普通大眾,最開始國家號召干部群眾買股票也是為了讓國企有更好的融資機會。個人投資者一開始基本就是股票市場的主要參與者,這是歷史造成的。
嚴格的管制導致我國居民的投資渠道狹窄,想要獲取財產性收入的途徑有限,居民在經濟活動中獲取的大量財富需要找到增值的平臺,自然就流到了股票市場,這是我國股市個人投資者數量龐大的現(xiàn)實原因。
二、個人投資者直接投資股票存在的問題
(一)個人投資者投資時經驗主義盛行
我國的個人投資者大部分都是非金融投資的專業(yè)人士,投資股票主要依靠個人經驗。在股票市場上,過去的經驗只是以前現(xiàn)象的一個總結,對目前的情形與即將發(fā)生的事情并沒有多少指導性,也談不上預示性。
(二)個人投資者易受自身情緒和社會情緒感染
人是高級動物,這句話說明人還是具有動物性,在做投資決定時也會盲目樂觀,或者盲目悲觀,依靠個人情緒的投資成果與買彩票中獎的概率差不多。同時,作為社會人,個人受社會情緒的影響比較大,社會是一群人的社會,從眾心理,羊群效應這些都是普通大眾難以避免的。
(三)個人投資者容易被其他勢力影響
個人容易輕信所謂的小道消息,但是,這些“小道消息”很可能是由那些自身有特殊目的的人所散布的,同時,還容易被其他勢力如媒體,莊家所操縱,這不止會給個人造成很大損失,也會造成股市整體波動過大,不利于股市的發(fā)展,更不利于融資企業(yè)的長遠融資和發(fā)展。
(四)個人投資者獲取企業(yè)真實財務信息難度較大
個人投資者在投資后對投資企業(yè)的了解大多靠企業(yè)公布出來的財務報告,而財務報告本身就是前一段時間的經營狀況,加上管理層為了個人目的會在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有選擇地公布信息,為了短期的利潤而損害企業(yè)長期的發(fā)展。雖然這些財務信息對企業(yè)的投資者至關重要,但是,由于個人投資者沒法通過財務報表獲取這些信息,導致個人投資者投資失敗。
(五)個人投資者無法準確分析相關財務信息
企業(yè)的財務相關信息主要依靠企業(yè)的財務人員傳達出來,財務人員采用的是專業(yè)的財會語言,理解和分析這些財務語言需要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儲備,大部分的個人投資者根本不具備相關知識儲備,很多投資者僅憑片面的理解就去投資。缺乏對所投資企業(yè)準確的分析和明智的判斷是無法讓自己的資金保值增值的。
三、個人投資者直接投資股票存在問題的應對
雖然個人投資者直接投資股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有諸如上文提到的這些問題需要應對。
(一)個人投資者謹慎投資
一般來說,并不推薦個人去投資股票,個人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中賺錢的是極少數,大多數都賠了。正常情況下,股市投資者的盈利主要來源于上市公司的年終分紅,但是,我國股市上市企業(yè)的分紅很少,那么,賺錢者所賺即為賠錢者所賠。同時,股市存在莊家,莊家基本都要賺錢,那么,可以推算,個人投資者(散戶)基本上都是賠錢的。
(二)個人投資者降低換手率
由于個人投資者信息獲取的渠道少,處理信息的能力又欠缺,那么不管選擇哪只股票,其結果都差不多。如果想保證一定的收益,就應該認準一只股票長期持有,等到從這支股票上獲取了合理的收益后再拋售,切忌不斷換手,短線操作。大部分短線操作者的資金除了賠掉一部分之外,還有一些資金支付了手續(xù)費和相關稅費,所以,降低換手率可以有效減少這些額外費用。
(三)個人投資者應當選擇加入比較好的機構投資者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個人投資者直接投資能夠賺錢的時代已經將要終結,機構投資者已經慢慢變成了股市上真正賺錢的主體。機構投資者不僅可以雇傭金融、會計專業(yè)人才,而且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可以同上市企業(yè)談判,真正享受到了企業(yè)所有者的權利,可以保證資本獲取適當的利益。個人投資者應該摒棄親自操盤的窠臼,選擇加盟優(yōu)質的機構投資者,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資本可以有效增值。
參考文獻:
[1]李琦.中國股票市場個人投資者信息行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2]劉維奇,劉新新.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情緒與股票收益——基于上證A股市場的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14,(03).
(作者簡介:曹海龍,商洛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助教,碩士研究生,商洛學院,經濟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