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儒華
摘要:2020年是全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一年,瑞麗市力達2018年實現全面脫貧工作。其中,農業是瑞麗發展經濟的主要脫貧手段之一,水產業是瑞麗市農業重要組成部分。稻田養魚是瑞麗市發展水產業的重要方式之一,這樣的方式給瑞麗市帶來了一定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但是伴隨著社會經濟和現代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瑞麗市的稻田養魚面臨了很多新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瑞麗市稻田養魚的現狀,并針對相關問題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瑞麗市;稻田養魚;現狀;對策和建議
中圖分類號:S9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2059
漁業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稻田養魚是一項具有投入少、周期短、見效快、穩糧增收、提高農田綜合效益等特點的現代化生態漁業。稻田養魚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推廣無公害養殖技術,突出地方漁業特色的重要發展手段。瑞麗市在政策指導下發展該模式進行農業發展并積極推廣。
1瑞麗市基本狀況
1.1瑞麗市自然狀況
瑞麗,位于云南省西部,隸屬于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處于E97.31′-98.02′,N23.38′~24.14′之間。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全年分旱雨兩季,基本無霜,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1394.8mm,年平均日照2330h,降雨量和光照條件較好。瑞麗市水稻種植規模較大,也是水稻養魚的重要條件。瑞麗市水資源豐富,同時,瑞麗市全面完成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和水價的改革。修建帕色河水庫,扎實做好干支渠防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完成水利工程投資11552萬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400.3hm2,恢復和改善農田133.3hm2。
1.2瑞麗市稻田養魚基本現狀
在扶貧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大背景之下,瑞麗市當地政府以增加農民收入,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在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牽頭與農業局水產工作站協同配合之下,瑞麗市積極推廣生態種養結合示范模式,發展水稻養魚的重要項目。
2016年6月15-16日,瑞麗市農業局水產工作站和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根據水稻高產創建項目的方案措施和指導方法,在姐相鄉姐相弄村民小組、小等喊村民小組組織進行首次稻田養魚實施工程,涉及稻田養魚創建戶9戶,總面積面積3.3hm2,示范樣板田總資金投入7.5萬元。其中包括:組織投放鯉魚苗1875kg、鯽魚苗625kg,折合補助資金投入4萬元;購買飼養餌料2000kg,折合資金投入2萬元;稻田魚溝開挖補助工時費1.5萬元。迄今為止,“以魚養稻、以稻養魚”的可持續發展養殖模式,成為了瑞麗市發展經濟的重點探索的道路。稻田養魚養殖模式對于瑞麗農業土地資源相對匱乏的特點,是提高人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式。
稻田養魚工程經過3個月的時間,瑞麗市水產站于2016年9月13日在姐相弄村進行隨機樣本抽樣法進行成果評估。通過最后工作人員精心計算,實現商品魚總產量457.25kg,平均單產91.45kg/667m2。若以單價30~40元計,可實現總產值達13717.5~18290元,每667m2產值達2743.5-3658元,除去各項費用約1500元,每667m2產商品魚利潤達1243.5-2158元。稻田養魚項目實現了預期的效果,切實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真正實現了稻魚雙豐收的效果。
通過稻田養魚的項目實施,同時可以增加水稻的產量,在稻田進行養殖,魚類可以翻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含氧量,魚類的糞便同時可以形成有機肥,促進了水稻的生長,加強了水稻的生長能力,提高水稻的產量,畝平均增產80kg。
稻田養魚模式需要加固和硬化每667m2地田埂和排水渠,通過這樣的方式減少了農民每年的工作量,減少勞動成本。同時,增加了水稻田的蓄水量,起到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增強了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瑞麗市水稻養魚項目的進行,起到了一定的輻射作用,帶動了周圍多個鄉村多畝的稻田養魚實施。同時,稻田養魚的模式減少了水稻對農藥化肥使用量,產生一定的生態效益。
2瑞麗市稻田養魚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相關部門和農民認識不到位
目前,農業、財政、植保等相關的部門,對稻田養魚的認知不足,給予的重視力度不夠,導致稻田養魚的產業發展緩慢。當地農民的認識不夠,對嘗試新種植模式產生抵制。他們認為稻田養魚會產生對田地的大規模的修整,影響了水稻的產量。同時,他們認為養魚沒有一定的規模化養殖產生不了經濟效益。因此,影響了農民的積極性。
2.2相關的資金扶持力度不夠
稻田養魚新模式資金投入較高、科技投入達、管理費用高以及管理培訓,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瑞麗市對試驗田1500元/667m2的補助,前期的投入成本并不算多么充足,加上后期的銷售,運輸方面農民承擔能力較弱。
2.3瑞麗市農村水稻田流轉的難度較大
包產到戶的土地分配制度,水稻生產是當地農民生活的根本,土地流轉難度較大。導致許多農地呈現出土地面積小,分散程度大形成不了一定基地規模,農民的生產技術參差不齊,壯大不了產業,形成不了高效益,嚴重影響農民的參與力度。
2.4稻田養魚的養殖技術落后
目前農戶養殖經驗不足,農民完全不顧稻田魚的成長,甚至出現讓其自生自滅的養殖,嚴重缺乏科學化的管理,影響了魚的產量和質量。現如今農戶完全依靠水產站的推廣技術人員提供養殖服務,形成不了自己的養殖方法,但是技術員工缺乏,這樣對后期的產業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
2.5魚種質量不高,養殖種類較為單一
瑞麗市稻田養魚品種主要是鯉魚和鯽魚2種,品種較為單一,無法迎合消費者日趨變化的口味。從整個云南省魚苗的生產情況可以分析得出,草魚、鯉魚、羅非魚為主。但是伴隨著庫區和魚塘養殖的不斷發展,魚苗的供應量出現不足的狀態。伴隨著稻田養殖在全省的推廣,魚苗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現象。瑞麗市多為山區,交通不便,距離魚苗供應地較遠,優良的品種覆蓋率較低,運輸成本高,成為了發展稻田養魚的一個瓶頸。
2.6缺乏稻田養殖服務體系
在稻田養殖推廣過程中,并沒有相關的稻田養殖服務體系配套,缺乏一定的科學技術人才和科學管理手段。同時,對魚生長及病情監測不到位,導致魚的成活率和最后出售的質量不高。
2.7養殖戶的商品意識淡薄,銷售渠道較少
少數民族地區農民的商品意識較為淡薄,造成大多數養殖戶只將其稻田養魚當作自己食用的物品,并沒有完全的將其市場化、產業化來對待。多數養殖戶的銷售途徑也多是零售或是以低廉的價格出售給批發的商販。導致自己的收益并沒有太多。因此,銷售渠道過于狹窄,稻田養魚的品牌化優勢也并沒有太明顯。
3稻田養魚發展對策及建議
3.1提高稻田養魚重視,加強相關的領導,增加其投入力度
大范圍的調動農民稻田養魚的積極性,就需要政府加強對稻田養魚的宣傳力度和投入力度,實行一定的激勵措施,對稻田養魚進行正確的引導。并出臺對此的一系列的相關政策,切實的對每667m2稻田進行農業補助,減輕農民的負擔。加強對示范養殖地服務體系,提高產量增加收入,讓更多農民看到稻田養魚的經濟效益。同時針對相關金融機構成立稻田養魚小額貸款服務,為該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資金扶持。成立以分管漁業生產工作的副局長為稻田養殖組組長的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加強對其領導,上下聯動、齊抓共管。
3.2加強對稻田的管理,依靠科技進步,推進工程進行
建設并打造高標準的稻田養魚工程,保證水稻產量的同時,提高魚的產量與質量,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推廣工作和稻田養魚管理工作。瑞麗市各漁業技術部門需要進一步走近田間采用座談和訪談等多種形式對養殖戶進行推廣,加強稻田養魚抵抗各種風險的能力。各級部門配合農民制定一定的村規民約,對一些偷魚、破壞稻田等相關行為實行嚴厲的打擊措施,正真的保障養殖戶的相關權益。
3.3政府加強對稻田養魚示范片的建設
根據生產條件,加強稻田養魚示范片區的建設,統籌兼顧,重點扶持。針對姐相鄉姐相弄、小等喊、弄相等村實行重點推廣,根據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學規劃成立稻田養魚示范片區。對稻田養魚的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嚴格把關并提供技術支持使冬水田養魚也能夠得到推廣與發展。樹立榜樣的作用,激發農民的養殖積極性,使全市的稻田養魚種植模式得到推廣,進行均衡發展。
3.4轉變思想觀念,緊跟市場需求,打造品牌
進一步加強宣傳,讓農民能夠擺脫自然經濟帶來的思想觀念的一些錯誤,從根本上加強農民的漁業商品意識,加強稻田養魚的市場化運營,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其次,根據市場需求,養殖產量高、收益高、市場銷路好的品種,政府相關部門也要積極收集相關信息給予農民種植養殖的建議。最后瑞麗地處云南山區,生態環境優勢明顯,并依靠技術進步生產高質量產品,依此加強對稻田養魚的品牌化建設,提高瑞麗稻田養魚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品牌知名度。
3.5積極引導農戶成立稻田養魚合作社
瑞麗市農業局應積極引導村民成立稻田養魚專業合作社,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助于提高養殖戶之間的種植、養殖方面的經驗交流,提高稻田養魚的質量與產量。有助于提高種植和養殖面積,形成一定的規模效益。根據市場要求,加強品種魚的養殖,在以后發展過程中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延長產業鏈進行魚產品深加工,形成農民穩定增收的來源,在正真意義上實現當地農民的脫貧致富。
4結束語
稻田養魚在瑞麗市發展迅速,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項目。稻田養魚技術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三者結合,對實現農業資源循環利用、優化生態系統以及提升農產品質量發展觀光旅游業,達到稻魚雙豐收及能夠使農民群眾脫貧致富都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當前乃至未來都應作為瑞麗市的重點產業去扶持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