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慧平++肖德華
摘 要:高等數學一直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正是因為高等數學的基礎課性質,使得高等數學內容、體系和教學方法上幾乎多年不變。相應的教學方法采用的也是滿堂灌輸的傳統方式,學生沒有思考的時間和興趣,在應用能力方面也得不到訓練和提高,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為了適應新社會培養人才的需要,也為了適應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新要求,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方法都必須改革。
關鍵詞:高等數學;改革;現狀
一、當前高校高等數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要性認識不足
由于高等數學知識枯燥無味,與現實生活關系不十分密切,特別是隨著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學生更愿意把較多的精力花在與未來就業關聯度相對較高的課程的學習上,而對高等數學的學習失去應有的興趣。還有的學生對高等數學知識的基礎性、根基性作用認識不清,存在一些“臨時抱佛腳”的思想,認為即使當時沒有學好高等數學,也可以在學習其他學科需要高等數學知識時,再及時進行補課,這種思想導致高等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極大影響。
2.教師教學手段單一
教師缺乏足夠的精力和時間,研究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導致高等數學教學一直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思路、傳統的教學方式上,很難適應學生素質下滑、對高等數學要求標準高的新形勢的要求。高校的高等數學教學依然采用“黑板+粉筆”“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的舊模式,師生間缺乏有效的交流與互動,制約了學生主動學習高等數學的積極性,學生的高等數學學習也僅僅滿足于能夠考試過關,影響了高等數學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
3.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有的學生認為高等數學內容抽象、高度概括、邏輯推理要求高,而失去學習高等數學的自信心,不敢去認真面對高等數學。導致學生在高等數學學習過程中激發不起學習的興趣,總是主觀上認為高等數學學習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事實上,高等數學作為大學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批判型和發散型思維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思維。因此,必須提高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興趣,以興趣引領學生的學習。
二、改進和創新高等數學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1.以實用、夠用為度整合教學內容
近年來,我們對高等數學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改革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實踐,內容的整合主要體現以下幾個原則:①運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革新高等數學基本理論體系與闡述方式。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性質、基本計算與基本證明;削弱以往數學過分注重嚴謹性和嚴格證明(如極限的定義),對學生學起來艱澀難懂的一些理論,只介紹條件與結論,重在理解與應用。②強調概念產生的實際背景、概念與概念之間的本質聯系、所講授的內容在整個理論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注重數學與其他學科的內在聯系。理論體系,圍繞“微分、積分以及微分和積分的矛盾關系”總線索展開知識內容,精于局部細節的分析。又不陷于細節而忽略整體。③在教學中滲透數學發展史、數學哲學、數學美學、現代數學思想方法、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方法、數學文化等內容,弘揚數學人文精神的教化作用,寓育人于課堂教學。④增加數學建模等實踐內容,加強數學建模的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能力,優化數學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適應2l世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2.多種教學方法并用優化課堂教學
教師在高等數學課程教學中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多種教學法并用提高課黿教學效果。我們除了使用系統講授這一常規教學方法外,還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比較教學法、問題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①比較教學法,就是運用比較的方法,對一元微積分和多元微積分中相對應的概念、定理、思想方法進行比較,如導數與偏導數定義、定積分與重積分定義等;將相反的概念進行比較、區別與聯系。如一致連續與非一致連續等,培養學生的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能力。②問題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學習,教師與學生一起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同時,倡導學生要不畏權威,大膽地向教材質疑、向專家質疑,學生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一得出結論”,使“問題意識”成為激活課堂的催化劑。③討論教學法,就是教師有目的地設計一些學生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課前收集相關資料,然后小組討論,課堂交流,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④分層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躍而可獲”的原則,配置具有一定梯度的習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在數學上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
3.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集圖、文、聲、像于一體,通過計算機編程,動畫直觀地表達數學現象。更形象地再現數學過程,更方便地演示數據變化等,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和增強了具體的表現力。我們在傳統的“粉筆+黑板”基礎上,開展網絡教學,以圖解惑,以動釋疑,運用學校的天空教室——網絡教學互動平臺,利用一些優秀的數學軟件(如Mathematica,Matlab),建立了資源豐富的數學分析課程網站和立體化教學資源庫,為學生學習提供方便快捷的平臺和環境,將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利用有關數學軟件在計算機上完成求函數值、導數、定積分等數值計算,繪制一些重要而又較難繪制的函數圖像及曲面圖形,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和理論。這樣,一方面增加了教學信息容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直觀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運用現代化教學的能力。
總之:數學教學創新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下大力氣進行研究、探索和完善。筆者立足自身教學實際,努力在數學教學的目標、內容、方式方法、手段等各個層面上進行了創新探索與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楊雯靖.基于微課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5(10):118-119.
[2]朱靖紅.分類、分層高等數學教學模式改革實踐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7(2):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