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苗苗 程慧
摘 要: 輔導員是高校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把學校、家長和學生連接成一個溝通網絡。輔導員的溝通對象不同,溝通路徑和溝通方式也是不同的。本文通過對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溝通機制進行探討,從溝通渠道、學生心理情緒、輔導員自身能力和語言文化差異四個方面著手,闡述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溝通機制中存在的障礙并制訂解決問題的方案。
關鍵詞: 輔導員工作 學生管理 溝通機制
溝通是意思的傳遞和理解,是輔導員傳遞信息的重要方式[1]。輔導員溝通機制首先要強調的是意思傳遞,如果輔導員沒有清晰地把信息或觀點表達出來,就不會發生溝通。此外,如果學生沒有接收輔導員的信息或觀點,那么就不會發生溝通。更重要的是,溝通還包括意思的理解。要使與學生的溝通變得成功,輔導員的信息或觀點必須準確地表達出來并被學生正確地理解。
一、輔導員溝通機制的功能
(一)信息傳遞功能
輔導員是學校、學生和家長之間相互溝通的紐帶。學校的每項規章、每條通知、每個活動都具有普適性,但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和參與,作為學校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樞紐,輔導員在貫徹落實學校規章制度的同時,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反映,關注學生是否積極響應學校要求,如果有學生沒有響應學校要求,輔導員就應當和這些學生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拒絕響應的原因,采取間接迂回的戰術,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引導。
(二)調節功能
首先,大學生在一個新的環境中開始學業生涯,不少學生很難立即適應這種變化,輔導員及時、有效的溝通,能幫助他們調節在新環境里的不適應感。其次,由于生活習慣和個人性格等因素引起同班級、同寢室的學生之間發生摩擦,輔導員需要客觀公正地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管理溝通在其中的調節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此外,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取決于自身的努力,部分學生因為壓力變小或者消失而自我懈怠,輔導員針對這些學生的現狀,分析他們的學習態度,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引導他們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三)激勵功能
大學教育擁有一套科學系統的培養方案,通過向學生明確闡述要完成哪些學業任務,如何完成,學業成果表現如何,當成果表現達到一定標準時可以獲得什么獎勵,以及當成果表現沒有達到最低標準時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進行補救,輔導員和學生有效地溝通在此情況下可以發揮激勵作用。部分學生對待社會實踐活動缺乏正確的認知,不積極、不主動,面對這種情況,輔導員要及時進行輔導溝通,激發熱情,鼓勵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2]。
二、輔導員溝通機制的作用過程
輔導員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經常面臨與學校、學生、家長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溝通。輔導員溝通機制的作用過程主要有以下三條主要路徑(如下圖):
(一)學校—輔導員—學生路徑
“學校—輔導員—學生”路徑是指信息在學校、輔導員、學生之間的傳遞和反饋。學校的通知要求一般通過書面的或電子的正式公文下發給輔導員,輔導員充分學習領會通知要義之后將意思表達給學生,學生按照通知要求完成相應的任務。在學生遵循通知要求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輔導員要適時跟進,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認知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當問題無法解決時應當反饋給學校。
(二)家長—輔導員—學生路徑
“家長—輔導員—學生”路徑作為家長和學生溝通的媒介,幫助家長和學生之間加強交流,增進感情。學生和家長之間對于事物的認知存在一定的代溝,部分學生不經常和家長進行溝通,輔導員針對這種情況,要和學生、家長雙向溝通,勸解他們有必要換位思考,家長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認同學生的觀點,學生要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認識到家長的想法可能不同。
(三)輔導員—學生路徑
“輔導員—學生”包括兩個方面:其一,“輔導員—學生干部—學生”路徑是輔導員間接溝通路徑,輔導員主動和學生干部交流,從而了解專業學生的近況,或者學生干部定期向輔導員匯報本專業的學生情況,這條路徑方便省時,但是容易導致信息失真現象。其二,“輔導員—學生”路徑是輔導員直接溝通路徑,要求輔導員和學生面對面、一對一地溝通交流。這條路徑是輔導員管理學生工作的核心,輔導員只有高效有效地和學生溝通,才能全面透徹地了解學生的情況,才能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學生管理工作。
三、輔導員溝通機制的障礙及應對措施
(一)輔導員溝通機制中的障礙
1.信息過濾障礙。
輔導員溝通機制的信息過濾障礙是指信息被故意操作而容易被輔導員認同。例如,當學生干部只向輔導員匯報他想聽到的信息時,這一信息就在被過濾。或者,學生群體中的反饋信息通過班級干部、專業負責人逐級反饋到輔導員的過程中被各級信息傳遞者不斷加以濃縮或總結,這是過濾。會發生多少過濾,取決于在專業這個組織中作為高層管理者的輔導員和作為被管理者的學生之間的組織層級數。也就是說,如果專業設置的學生班干管理層層級過多,就會導致專業這個組織的縱向層級數過多,導致更多的過濾障礙。
2.心理情緒障礙。
有些學生過于自卑,在與人溝通時總感覺被諷刺挖苦,被評頭論足,被質疑,被威脅,他們就會在溝通中采取相應的方式妨礙有效溝通,降低輔導員對他們的了解程度。有些學生心思過于細膩,凡事都會想多,容易誤解他人的意思;交流總會有所保留,對任何人都不能完全信任,和這類學生溝通也使輔導員了解的信息難以全面真實,因此,無法正常完成學生管理工作。學生接收信息時的心情如何會影響學生如何解讀該信息。同樣,輔導員在心情極端的狀況下常常會摒棄理性,妨礙有效的溝通。
3.工作超載障礙。
當人們面對的信息超出自己的處理能力時,往往會有選擇性地挑選信息去處理,最后導致信息遺漏,即溝通機制中的信息超載障礙。每位輔導員管理學生的人數不一,每位輔導員的能力精力是有限的,管理過多的學生會使輔導員的工作過量,精力不充分,因此完整的工作可能是保量不保質。比如,有的輔導員一個人管理三四個專業,人數多達三四百,每天的工作量都是超載的,可能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就難以令人滿意。
4.言語文化習俗障礙。
大學生來自不同地域,年齡、風俗、習慣、家庭情況和教育環境都各不相同。學生的個人能力不同,對輔導員意思表達的理解程度也不相同[3]。溝通時環境背景不同,學生領悟到的意思會有所不同。輔導員和學生進行溝通時,如果沒有斟酌自己的用詞和語氣,沒有考慮到溝通的情景模式,就很容易觸碰到一些學生脆弱的神經,最終導致溝通的低效,甚至無效。
(二)輔導員溝通機制障礙的應對措施
1.強化雙向互動,完善溝通渠道。
有效的溝通要求是輔導員和學生之間雙向的溝通,輔導員不僅要把信息準確地傳達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及時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了解學生的接收程度,使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更高效[4]。輔導員定期開展全體同學會議,傳達思想工作,聽取學生意見建議,面對面溝通。建立完整的班級通信信息,確保可以隨時隨地聯系到每位學生。與時俱進,搭建信息互動平臺,及時關注學生的網絡動態,根據學生的QQ、微信、微博等發布情況能夠敏銳發現學生的情緒變化。
2.轉換傳統角色,學會積極傾聽。
輔導員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溝通,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引導他們。現在的學生都是比較敏感反叛的,如果一味命令、威脅或者將自己的觀念強加于學生,就會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抵觸和輔導員溝通,所以輔導員和學生溝通時要尊重學生,了解學生的想法。輔導員在和學生溝通時,要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傾聽,學會通過眼神接觸、點頭和適當的面部表情傳遞贊同性的觀點。
3.衡量自身能力,做到知人善用。
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輔導員管理的學生人數過多,精力不濟,不僅會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還會使部分學生覺得自己被忽視,不被老師重視。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輔導員要量力而行,衡量個人能力大小,不要貪多嚼不爛。輔導員是班級的管理者,但不是要求所有的班級事物都由輔導員一個人去完成[5]。輔導員建立了完整的班級管理體系,就應該適當分權,不僅可以鍛煉班級學生干部,還可以分擔自己的部分工作量。積極挖掘學生的亮點,做到知人善用,把學生安排在合理的崗位上,分工明細,大大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還強化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4.提高個人素質,凝練語言魅力。
在人與人的溝通中,溝通語言很容易反映一個人的素質。在與學生溝通時,輔導員不能僅僅盯著學生的問題不放,還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問題,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和職業素質。輔導員要不斷凝練自己的語言魅力,力求在溝通中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引發學生的共鳴,使學生認同自己。溝通因人而異,對不同學生使用不同的溝通方式、不同的語言語氣,以免達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四、結語
輔導員溝通機制決定了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高效率的溝通能促成高質量的學生管理工作,低效率的溝通會延緩學生管理工作的進程。輔導員溝通機制的探討,對于學校、家長、學生和輔導員都具有很大影響。從學校方面看,對輔導員溝通機制的探討,能夠協助學校順利實施各項方針政策,有序舉辦各類比賽活動,為學校長遠發展添磚加瓦。從家長的角度看,對輔導員溝通機制的探討,可以增進學生和家長的感情,加深家長對學生的了解。從學生的角度看,對輔導員溝通機制的探討,達到促進學生性格、心理、能力等方面發展的效果。從輔導員自身的角度看,對輔導員溝通機制的探討,方便輔導員教學相長,發現自身不足,提高個人能力,提升輔導員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韋聯桂.高校管理溝通中信息傳遞機制的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1.
[2]李雪萍.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有效溝通[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
[3]靳玉軍.高校輔導員素質開發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
基金項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項目編號:SK2016A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