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忠
【摘 要】體育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更是師生之間相互情感的關系,它能正確地幫助、引導學生消除心理障礙而放下包袱,改善了精神狀態,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有不斷改進體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才能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體育 情感 教育 作用 溝通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113
情感在體育教學訓練中有許多功能。在教學中,學生的情感可以是積極的、增力的,也可以是消極的、減力的。前者能提高人的活動能力,如情緒好時便記得快、領會深,就是較難的動作,做起來也感到容易,而情緒不好的,便出現記憶困難,思維遲鈍,通常能克服的困難、能超越的障礙也克服不了,超越不了。這就是情感動力功能對學生的認識和行動起著發動和調節的作用;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個體的情感具有對他人的情感加以影響的功能。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教師在教學中精神飽滿、情緒高昂就可影響、感染學生,使他們精神振作、情緒高昂,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情感的信號功能是通過表情發揮出來的。例如:教師在講解示范動作時,語言生動、形象、有趣,示范動作準確、優美,就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所學動作技術概念的理解。情感的上述功能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因此本人認為在體育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情感,從而調動這些功能來提高教學質量。
一、初中體育教學滲透情感教育的作用
(一)激發學習興趣,形成良好氛圍
有效激發學生的腦力、調動學生的體力,最大程度地達到人的大腦思維和身體動作的高度協調統一是體育課程的要求之一。體育教師應將情感教育滲透于體育教學之中,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使他們參與體育的內驅力得到充分釋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欣賞學生、理解學生、鼓勵學生,在這種課堂態勢下,學生自然會親近教師、尊敬教師、信任教師,這樣可以形成和產生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互動。這種情感交流互動的直接作用是師生關系融洽,情感和諧,學生學習體育課程、參與體育運動的內在動力更為增強,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也更為濃郁。
(二)培養健康心態,提升教學效果
學生是體育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好主導作用,只有把情感教育滲透到具體的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才能被充分激活和調動起來。很多體育項目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有較大的難度,需要他們具有堅韌的耐力,付出很大的體力,對此他們往往會畏懼體育,甚至導致心理障礙。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增強情感影響和作用,關心、愛護和鼓勵學生,從心理上來支持他們,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理解和關懷,從而克服畏懼心理,消除心理陰影。培養健康、向上的學習心態,戰勝體育學習中的各種困難,從而掌握好運動技能。
(三)展示運動之美,提高審美情趣
體育之美在于運動之美、人體之美、技巧之美、強健之美,體育可以將這些美充分地展現出來。縱觀每項體育運動,人體美和運動美都蘊含其中,在運動中人體的力量、動作的靈巧、運動的速度、身體的耐力以及強大的生命活力都酣暢淋漓地展現了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美。體育運動中的這些力量美、藝術美、形態美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元素,自然會對學生形成強烈的心靈震撼。因此,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就是要向學生展現運動之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學會欣賞運動美、理解運動美,享受運動美、體驗運動美。通過運動美中的情感滲透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和心靈,使學生的審美視野更加開闊,更加強烈地追求審美,為未來美好的人生奠基。
二、加強師生間的情感溝通
教師要經常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與學生的思想交流,感情溝通,耐心細致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1.教師固然被人們稱之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然而教師也是人,也都有七情六欲,在生活中教師也會遇到各種不順心的事,情緒肯定不良。所以課前教師一定要先檢查自己的情緒,發現情緒不良時,一定要理智地進行克制,及時調整自己的情緒。
2.整潔優美的課堂或訓練場地能給人以美感,使人心情愉快,增強練習或訓練的欲望。所以在準備時我們應該布置出整潔、優美的課堂、訓練場地。
3.體育教學中教師著裝應該整齊、清潔、樸素大方,儀表、動作都要注意一個“美”字。要落落大方、精神抖擻,又要顯示威嚴,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要中規中矩、一投手一舉腳都要給學生一個美的感覺,讓學生感到羨慕,這就能用教師的行為舉止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儀表美、行為美。
4.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身體動作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健康美、造型美、動態美、節奏美等。教師在體育教學訓練中的示范動作做得準確優美,對學生是一種美的享受,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所以體育老師在教學訓練中要做好準確、優美的示范動作。
5.教師的講解對學生形成動作的正確概念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講解時,既要講動作要領外,還要介紹所學動作的對身體起到的美的作用和對于培養各種心理素質的作用以及審美價值。教師講解的語言要準確、優美、生動,有時可穿插些幽默的語言,語調要親切、動聽,注意抑揚頓挫和節奏。所以教師在教學訓練中能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動聽的語調來感染學生。
6.最后一點就是要善于讓不同水平、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都領略到成功的愉快。在一個班或一個運動隊中,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水平、接受能力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師應該在“求大同存小異”的原則下因材施教,以調動全班學生或全隊隊員的學習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訓練內容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人與人之間略有差異;在課堂提問和同學示范時,要予以肯定、贊許或表揚,同時又要引導學生不能自滿;對表現不佳的同學,給予適當的鼓勵,鼓勵他們增強信心,加強針對性的訓練,增強他們的信心。
總之,情感是打動人心靈的秘訣,心靈的橋梁要用情感去建設,教師的情感關系著教學的成功,學生的情感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只有讓教師的情感去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二者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統一起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在控制和激發自身感情的同時,要培養學生自身的情感,要賦予適宜的力度和內容,無論是在生理和心理上,還是練習的手段、方法、內容、刺激量要適當,讓學生在學習知識和進行練習過程中有明顯的情感體驗,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