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在現代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傳統教學進行了有力的沖擊,信息技術對數學授課起到了相當大的輔助作用,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產生的益處數不勝數。可以說,信息技術對教學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有力地推動了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信息技術;興趣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條件的不斷改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以其獨特的教學優勢走進了每一個教室,不僅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數學教學中的不足,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對高中數學中,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已經成為了當下數學課程教與學的必要工具,因此,融合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掌握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其優勢,已經是我們教師想要上好一堂數學課必不可少的條件了。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課上,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師以講解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一張嘴,“一言堂”“滿堂灌”,學生只能是被動的接受;課下,留給學生的就是無盡的“題海”,學生苦不堪言,望而生畏。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觀念的革新,現代化教學手段帶著新穎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模式走進了課堂。如,在學習函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一段“美麗的煙火”片段,然后設置問題如下:“大家都知道,煙火盛開的越高,越漂亮。那么如果你們是煙火制造商,該如何確定煙火距地面的高度h與時間t之間的關系呢?”通過創設情境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除了在課本上,還在生活中,不僅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變抽象為具體,揭示數學規律
舊的教育理念:教師按照教材教參來備課上課。課上教師把已證的定理細細講解,并讓學生仿照去做,教師占主動,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教學效果欠佳。信息技術具有集信息于圖、文、音、視、動、色為一體的特性,改變了傳統的“粉筆+黑板+一張嘴”的信息單一形式。信息技術的應用打破了教師“注入式”的教學觀念,營造了一種互動、無權威性的教學環境。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師生共同研究,得出結論。概念是數學的基礎,它舍棄了具體形象的支撐而升華為抽象的文字。高中生由于受年齡特征和生活實踐的制約,對某些概念無法通過文字來理解,利用多媒體為學生鋪路搭橋,降低思維難度,達到理解概念的目的。還可抓住重點反復操作,從而得到正確結論。借助多媒體的色彩、閃爍、聲音、動畫演示,不僅能激起學生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表象,促進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使學生總是處于思維活躍狀態。在信息技術融入教學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再是信息的主要提供者與學習的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探索活動的輔導者、支持者。
三、運用信息技術,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
(1)變難為易,突破教學重難點。數學知識多是抽象的,有的知識僅靠教師用語言去描繪很難深入理解,再加上高中生知識貯備有限,缺乏生活經驗,往往據事物的外部特征作出判斷。在他們的頭腦里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過程仍然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持。借助多媒體不僅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顯示出來,而且突出了較強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學生理解概念。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降低了學科難度,使學生不再為學數學而煩惱。(2)在樂趣中學,鞏固效果,提高教學效率。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老師講、學生練,單調乏味,影響學生的積極性。為節省課上時間,增加練習量,教師把練習題抄在小黑板上或寫在幻燈片上,這些傳統的媒體都較枯燥,讓學生感覺到是在“題海”里游泳。理想的教學應該是把多媒體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計算機傳遞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生動的畫面、活潑的語言,使學生把做題當作一種樂趣而樂此不疲。通過反饋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同時獲得“獨立發現的愉快體驗”,從而不斷提高內驅動力。通過娛樂性的練習,學生輕松鞏固了已學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信息技術可以提供豐富學習資源,可以成為得力的學具和教具,有效地改善教和學的方式
當前的數學教學主要注重演繹方面,過分強調形式化的邏輯推導和結果,而忽略數學對象的產生背景、發展的過程,難以提高學生數學素養,數學的創新教育,更需要以數學實驗為基礎的創造性思維活動。數學的學習,更需要像數學實驗一樣的主動探究性學習。在數學實驗中,往往需要構造大量的具有共同屬性的數學對象,通過觀察、分析、對比、歸納來尋找數學關系,可能還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來探究數學規律,信息技術為數學實驗提供有力的支撐,是得力的學具,使數學實驗能夠實施,容易實現,進而改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可以作為方便的教具,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課件創設教學情境,也可以使用現成的課件、積件、資源庫,綜合利用各種資源,選擇能夠揭示所需問題的數學本質的資源組織教學,形象直觀地演示數學對象,動態地展現數學關系,揭示數學本質,表達數學思維,創設出展現知識的產生、發展、變化過程的數學情境,吸引學生主動進入學習情境去感知、理解、建構數學的意義,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改進教學方式。
總之,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創造性設計,發揮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可以使教學的表現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樣化、視覺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數學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和實質,展示數學思維的形成過程,使數學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代信息技術能夠變革課堂教學的傳遞結構,擴展信息功能,增加個別化教學的能力,優化教學;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育領域的深入,高中數學教師應在多媒體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師生共同愉悅,進一步促進高效課堂的發展,真正培養具有數學素養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陽靖然,董磊.信息技術環境下數學教學的幾點看法[EB/OL].[2012-10-28].http:// www.pep.com.cn.
[2] 柏永紅,何昊.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初探[EB/OL].安徽省電教論文,201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