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娟莉
(陜西省韓城教師進修學校)
摘 要:整個初中語文教學階段,文言文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大部分初中生都對文言文有一定的畏難情緒,感覺文言文佶屈聱牙,晦澀難懂,興趣不大。所以,如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成為廣大一線初中語文教師十分關心和重視的問題之一。基于此,采用理論分析、實踐研究等研究方法,就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興趣培養;培養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教材的編制情況和教學要求也有了新的改變。新課改體制下,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增加了優秀古詩文的比例,同時,新課程標準也明確規定,要提高學生古詩詞的誦讀能力,并且能夠借助工具書閱讀淺顯的文言文,在背誦優秀詩文80篇的同時,能夠在學習和應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由此看來,在新課改的今天,文言文教學需要一線教師能夠不斷創新,提出切實有效的培養方案和教學方法,而興趣的激發是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步驟。因此,本文在研讀了相關專家和學者既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就如何培養初中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提出了幾點建議和策略。
一、通過背景介紹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據統計,初中的大多數文言文都來源于文學原著作,諸如《出師表》《岳陽樓記》《小石潭記》《桃花源記》等都是膾炙人口的文章,而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學習文言文的欲望,在講授相關的內容之前就可以通過介紹寫作背景、作者生平、名言名句等,講關于古詩文的有趣故事等方法來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出師表》之前,就可以講述一下文章的寫作背景,即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些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蜀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后,于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后主,也就是我們將要學習的《出師表》一文。
二、營造有效的學習情境
有效的學習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和積極性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初中語文教師為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強對多媒體信息設備的使用,通過音頻、視頻、圖片等多種設備來使學生的聽覺、視覺和感覺同時得到激發,從而就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能夠根據不同的文言文內容,通過影視劇片段、古人的逸聞趣事、歌舞戲曲等方式為學生營造不同的學習情境,提高學習情境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從而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
例如,在講授張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現雪后西湖的美景,之后再配以優美的古琴曲,讓學生感受到奇妙的場景,意識到游湖人的優雅,這樣一來,就能夠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湖、山、游人共同構成的悠遠境界,之后,教師再為學生講授配套的文言文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吟誦吟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教材里的古詩詞本身就是配樂歌唱的,譬如《詩經》、唐詩宋詞等。因此,教師在教學有配樂歌唱的文言文時,就可以利用歌曲的形式來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并讓學生從中輕松地學習并背誦這些古詩詞。例如,在學習《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篇文章時,就可以通過播放王菲的《明月幾時有》這首歌曲來營造氛圍,開展學習。
四、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獨特魅力
通過鑒賞古詩文的寫作手法,讓學生感受到課文結構上、語言上或者思想內容上的獨特魅力,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熱情和積極性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在講解《岳陽樓記》一文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章嚴謹的結構和布局的得當;其次,讓學生意識到課文的第三四兩段是對“覽物之情”的具體描述,并感受到這兩段在形式上是對稱的,一悲一喜形成鮮明的對照,這又證實了前文的“異”字;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并引導學生能夠有效地應用到文章寫作的過程中去。
總之,文言文的教學活動是一直困擾廣大教師和學生的一個難點問題,但是它同樣是初中生語文學習中不可小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渠道之一。除了以上四種主要的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的方法外,還會有更多更有效的方法等待開發。大綱要求初中學生通過誦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理解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所以,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自己閱讀大量古文,細讀經典篇目,背誦古詩文名篇等方法,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同時,在實踐教學中注意總結經驗,不斷創新,研究出更好的、更適合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策略和方法。
參考文獻:
[1]胡華.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6(18).
[2]邱非.初中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