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金銓
(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第二實驗小學)
摘 要:我國的中小學體育教學要想更上一層樓,就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做出完善和創新。如今中小學生體質著實堪憂,體育教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怎樣基于創新角度來進行小學體育教學。
關鍵詞:創新角度;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健康的身體素質是進行學習和生活的前提,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要讓學生意識到運動與體育不僅僅局限于體育課上,更貫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生命的需要。那么,針對傳統模式的體育教學,我們該怎樣進行創新呢?
一、提高自身素質,轉變教育理念
教師的基本素質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體育老師要從自身做起,都做到最好的自己,我們這個群體才會變得更加強大。首先,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積極參與教育部門組織的培訓活動,吸收文化知識,讓自己全面發展;其次,轉變教育理念,勇于突破沿襲已久的教育模式,努力摸索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從同仁的身上汲取營養;最后,善于進行階段性總結與反思,爭取更大的進步。
例如,在第一次講授《青春期男女生身體特征和生理機能的變化》這一課時,因為年輕,欠缺教學經驗,我在講課時又覺得十分難為情,心里十分排斥,所以漲紅了臉,羞于出口,導致學生嬉笑一片,沒有完成教學目標。后來聽課的教師為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他說無論課堂上發生什么,作為教師一定要知道課堂是你的,你要控制住全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你的感染,你所講授的是知識,不要帶有任何其他想法。這樣一來,在第二次嘗試時,我聽取了老教師的意見,果然就好了許多。
二、精心備課,落實集體備課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總會有人認為體育課有什么,不就是講解、示范、自由練習和活動嗎,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只有亮出一堂精彩的體育課來,才能改變人們的偏見。首先,端正正確的工作態度,保持不滅的工作熱情,認真準備每一堂課,對每一名學生負責,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其次,認真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幾位體育教師坐在一起,針對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做出統一,大方向確定后,教師之間可互相交流借鑒,暢所欲言;最后,由于體育課的特殊性,教師一定要針對體育課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預見,并制訂應急預案,以免課堂上出現突發狀況時慌了手腳。
例如,在進行《小球類和球類游戲》這一章的集體備課時,一位同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一章的內容很多男孩子已經基本掌握,在此基礎上,對他們來說,我們的教學內容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針對這一類學生,不妨教會他們更精湛的技巧,讓他們在興趣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向著專業化發展。這是基于對學生詳細的了解基礎之上的建議,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果然如此,可見集體備課的必要性。
三、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終身運動
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目標并不在于要求學生掌握多么高深的體育技巧,達到怎樣的標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奮戰在書山題海之后能夠酣暢淋漓地跑一跑、跳一跳,做回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因此,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首先,要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因為不迫于考試的壓力,體育教師似乎更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教師不妨利用這一契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與他們聊聊天、做做游戲,在運動的時候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于無形中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其次,在課堂教學之外,教師要通過課堂講授、聊天等方式讓學生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可通過健身人士的勵志故事、奧運會上為國爭光的奧運健兒等素材點燃學生的熱情,使終身運動的觀念根深蒂固;最后,讓課堂帶有競爭色彩,促使學生共同進步。課堂教學中的體育教學雖然不是競技體育,但一旦有了競爭的色彩,學生會更加積極參與。小學生年齡小,表現力強,都想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還有的學生有著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使命感,會更加努力完善自己。
例如,在講授《韻律體操和舞蹈》這一課時,平日里在體育課上大顯身手的大部分男生顯得扭扭捏捏,動作施展不開,而平時做個熱身都氣喘吁吁的女孩子卻顯得游刃有余。看到這種情況,我布置學生結為師徒對子,男生拜女生為師,比一比看誰帶出來的徒弟最棒。這樣一來,男生就是再不情愿也只好硬著頭皮竭盡全力。
總而言之,只有創新體育教學,才能讓學生愛上體育,愛上體育課堂,樹立終身運動的意識,為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奠定扎實而又良好的基礎,能夠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陽光生活,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曹帥.淺談新課改下小學體育創新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8).
[2]常開礦.關于新課改下小學體育創新教學之路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3(2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