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貴
(福建省漳浦縣深土中心學校)
摘 要:往日的文盲是指不認識字的人,如今的文盲已經不再是指不認識字的人,而是指不會學習的人,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從激發(fā)興趣、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四個方面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自主;興趣;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其實這個道理理解起來很簡單,學習知識是目的,學習方法是手段,學習了現有知識,如果沒有掌握學習方法,所學知識遠遠不夠,無法隨著時代的進步而前進,最終只能被社會所淘汰。未來社會的文盲不再是指不認識字的人,而是指不會學習的人。為此,研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變教學為導學,讓學生獨立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促進自主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談談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激發(fā)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興趣是一種激勵人們學習、工作的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fā),他們就會去自覺挖掘源泉,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因此,在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前提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游戲教學
抽象、枯燥是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如果能把游戲應用于數學教學,適當開展游戲教學,多組織能吸引學生注意、調動課堂氣氛、激起學習熱情的活動,定能改變沉悶的氣氛,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2.創(chuàng)設情境
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也是一條良好的途徑,它可以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教學“圓柱的體積”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老師手上有個圓柱,大家能不能用你們所學過的方法來計算一下這個圓柱體的體積?誰動手來試一試?”鼓勵學生動手操作把圓柱體教具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從而得出推理。一提到動手操作,學生興趣高漲,很快便融入學習氛圍中來,從而使課堂產生了一種“課伊始,情亦生”的美妙境界。學生不僅推理出圓柱體的體積,鞏固了長方體體積公式,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激發(fā)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3.聯系生活
解決問題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將所學理論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得以應用。在教學中,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時,我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測量自己的身高,小組進行數據收集和整理,計算出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找出數據范圍,并按一定的順序排序,畫出圖表,使組員的身高狀況清楚地表現出來。
4.適當點撥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課程改革提倡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教師在學習中起主導作用。學生自主學習并不代表著是學生自己學習,并不是說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就不用教了,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做好主導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無法解決時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幫助他們進一步明確前進的方向,在自主學習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發(fā)現問題
學貴有疑。在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在學習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如果學生停留在發(fā)現和解決例題本身的問題上,那么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就嚴重被束縛了。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和習慣,從而突出應用知識范圍的開放性,增強問題意識,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最終更好地解決問題。
三、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學習中不斷地提出問題是極其重要的。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只是數學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是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對所提問題進行篩選、整理,從而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
四、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運用課堂所學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如在學習“平移與旋轉”一課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方特游樂園里有許多學生喜歡的游樂項目:大風車、纜車、摩天輪、火車、火箭等等,這些游樂項目分別是怎樣運動的呢?根據游樂項目不同的運動,可以分幾類?怎么分的?不同的游樂項目運動方式有什么不同?”教師再借助白板出示課件,播放方特游樂園的活動視頻,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感知物體平移現象和旋轉現象,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征。
總之,傳統的學習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作為教師要認真研究新課程改革綱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潔.如何培養(yǎng)小學數學自主學習[J].教育科學,2015(5).
[2]吳中偉,孟利.小學數學自主學習“五部曲”[J].教育科學,2016(9).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