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長華
(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馬嶺鎮中心小學麥地完小)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力度的加大,人們不但注重常規文化課的課程改革,對于體育教學也提出了相關的要求。對于初中生來說,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是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因此,只有在初中階段加強體育鍛煉,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才能擁有健康強健的體魄,為今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首先分析一下現今初中生體育教學中常見的問題,然后再結合多年經驗,簡單闡述培養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措施方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終身體育意識;策略
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飲食習慣都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因此,現代社會人們愈發注重健身,以期能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而作為初中生,通過體育課的學習,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對未來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體育教師也要不斷改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通過學校的學習愛上體育運動,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一些原因使體育教學開展得并不是十分順暢,也阻礙了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一、影響初中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的原因
1.學生對于體育運動不重視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使“低頭族”“游戲宅”越來越多,而運動少年越來越少。對于初中生來說,網絡的吸引力遠遠大于體育運動,進行體育鍛煉僅僅是因為在學校有體育這門課程而已,相比于男生在體育課上還會適當地進行籃球運動的比賽而言,初中女生由于身體和心理的原因,對于體育鍛煉是能躲則躲,能不參加就不參加。
同時,初中生對于體育鍛煉并沒有形成明確的認知,并不清楚終身鍛煉的重要性,所以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學生更多的是把體育課當作一門放松玩耍的課程,在體育課上聊天玩游戲,并沒有認真地進行體育鍛煉或體育活動,根本就起不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2.學生為了考試而進行鍛煉
對于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初中生來說,體育成績是納入中考總成績的,因此,受考試的影響,體育教師在學生七年級一入學的時候就制定了針對性的訓練項目,幫助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在最終考試時取得好成績。雖然三年針對性的鍛煉對學生的身體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由于是以考試為前提的鍛煉,很多學生都是在被動地進行鍛煉,一旦中考體育結束就會迅速將體育鍛煉擱置起來;而且由于是迎合中考的體育課程,所以學生在上課時幾乎是以跳遠、長跑、鉛球等項目為主,完全沒有體育興趣的培養,更談不上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3.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遵循常規的四個步驟開展教學活動,即:熱身鍛煉、示范講解、常規練習、自由活動;而教學的內容也沒有新意,就是圍繞跳遠、跑步等田徑項目展開,等自由活動的時候學生就會聊天休息,浪費了鍛煉時間。這樣的教學方式單調且枯燥,根本無法提起學生的鍛煉興趣,被動的學習模式也無法讓學生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
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方法
1.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
在初中階段是學生行為習慣和良好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若是學生在這時能夠養成長期科學鍛煉的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對其今后的發展將有很大的好處。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時,除了常規的體育鍛煉以外,也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通過點滴的談話聊天讓學生意識到堅持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也可以為學生日常鍛煉提供一些建議幫助,讓學生有章可循、有理可據。另外,教師可以結合所在學校的體育教學小組,利用學校的廣播站、宣傳欄定期進行體育知識的宣傳、講解,將體育鍛煉的意識潛移默化地傳輸給學生。
2.結合學生情況,開展特色教學,培養學生興趣
讓學生持之以恒地堅持做一件事情的辦法就是以興趣為推動力,學生對某一件事感興趣就會堅持去完成,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種習慣。在初中體育課堂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程度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要勇于創新、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體育課的學習愛上體育運動。比如,在自由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給學生安排一些事情,讓男生進行簡易的籃球、足球比賽,女生學跳舞蹈、打羽毛球等,讓每一個學生找到相對感興趣的體育運動,邊玩邊運動;還可以開設特色課程——減肥課,在課堂上設置相關的訓練項目并講解相關知識,讓學生通過體育課的學習達到健身塑形的目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學生的需求角度出發設置學習內容,既可以增加學生興趣,又能讓學生學到真正的東西,為今后長期運動打下基礎。
總之,教師要重視初中學生的體育學習,充分利用上課時間開展創新教學,讓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明白堅持鍛煉的重要性和意義,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參考文獻:
[1]盧萬軍.探究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3.
[2]胡全勝.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探究[J].才智,201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