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燕
【摘 要】個人離不開集體,根深才能葉茂,班興我榮,班衰我恥,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矛盾時,利用集體教育與個別談心相結合,開展集體活動,使學生間的關系融洽,擰成一股繩,始終牢記個人言行直接關系到集體的形象。同時,要帶領學生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給他們提出具體的任務、目標、要求,教育他們盡最大的努力,獲取佳績。
【關鍵詞】中學教育;班級管理;方法創新
一、抓好常規考核,創新班級管理內容
(1)要抓好常規教育考核的管理。通過晨會、課間,尤其是班團會進行爭先恐后、勇當第一的日常考評教育。組織學生學習并遵守學生守則、組織學生學習并遵守文明班級評比規定、組織學生學習并遵守宿舍管理制度、宿舍評比規定、組織學生學習評優評獎規定、組織學生學習學校和教務處下達的有關文件和通知、組織學生制定和實施班風、班標、班規和措施等。通過以上各項常規考核教育來激勵學生在考核中要敢于拼搏、全面發展、再創佳績,要樹立不進則退、驕者必敗、精益求精、堅持就是勝利的競爭意識,要樹立你無我有,你有我憂,你優我新的創新意識,要樹立取長補短,借力發展的學習意識。要培養學生今日學習不努力,明日將要被淘汰的時刻危機意識。
(2)要制訂正確的班級計劃。對照文明班級評比規定和相關細則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制訂班風(文明、拼搏、求實、創新)、班規(請假制度、出勤制度、勞動制度、衛生制度、獎罰制度、晚自習制度、班團委管理制度、評優評獎制度等),要求學生努力實現這一目標。并且要有總目標,或第一學年爭創文明班級,第二學年一定實現文明班級,第三學年爭創一流文明班級。
(3)建立合理的班級組織。根據級班管理目標,按照目標統一,精干高效,分工協調等原理建立近似直線的組織結構。
(4)放得開,又有度,及時控制班內的活動。控制的最佳目的是防止問題的發生,要按“文明班級”的目標去控制,抓住班級主要問題,尤其是靈活運用“例外原理”去“抓兩頭帶中間”。根據反饋情況,重點控制住優生和后進生,使優生有動力,帶動普通學生,使后進生有壓力,不至于拖累班級目標的實現。在每兩周一次的班會課上,和職能干部一起匯報工作,總結情況,分析原因,采取對策,找出優勢并設法保持,查出劣勢想法改進。
二、創新班干部培養方法,發揮其帶頭作用
(1)重視班干部的學習。選好班干部后,要明確要求:班干部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不得以工作忙為借口疏于學習。出現學習成績較差者撤職。平時若發現不認真學習的班干部,必嚴加督促。由于有了思想上的認識和行動上的督導,班干部總體學習成績均較好,從而影響帶動了班級良好學習風氣的形成。
(2)加強班干部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素質是學生自身發展和完善的需要,它的根本是要學會做人。陶行知先生告誡我們:“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丟,縱使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否則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越大,為非作惡越大。”這也充分說明加強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由于班干部是班級的領頭羊,所以我們應當從班干部抓起,培養他們具有明確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質,文明的行為規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強烈的工作責任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抓班干部這一典型,帶動影響全班學生內在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奮發向上的積極性,真正做到自己教育自己,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水平,也使班干部在同學中有較高威信,從而理直氣壯地組織開展工作。
(3)指導班干部的工作方法。如何科學地安排時間,處理好班級工作與學習的關系,需要班主任的引導及工作方法的指導,以減少工作上的迷茫和困惑。同時,為了避免出現有的干部忙得團團轉,有的干部閑著沒事干的現象,我們首先讓班干部明確工作任務及各自職責,并把它制成鏡框掛在墻上,用于監督也用于自律。其次,定期召開班委會,讓班干部匯報工作進展情況。而對于準備組織開展的活動,事先則提出具體的目標要求、采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完成后,及時總結經驗并指出搞得出色的地方和不足之處,以便下次開展時更加完善。由于事先的精心指導細致安排,減少了班干部工作過程中出現失誤而引起同學的“另眼相待”,提高班干部在同學心目中的地位。
(4)班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現代社會是一個人際交往的社會,如果你不善于團結他人,你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就很難得到別人的支持。新生進入職校后,不僅進入了一種嶄新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同時也意味著進入了一種嶄新的人際關系。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第一,文化的差異。入校前,大多數同學都在自家所在地的鄉鎮讀書,同學之間、師生之間有一種鄉親的情愫,相互容易交流、理解、溝通與認同。但入校后,面對的是來自不同地域和階層的新同學,經濟、文化、背景各異,語言風俗不同,愛好追求懸殊,相互之間一時還難以交流、溝通、理解和認同。第二,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與同學和諧相處。第三,尊重理解別人。只有尊重理解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理解,千萬不要傷害別人心靈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第四,建立“互惠””關系。給別人以幫助,配合支持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
三、從師生關系切入,創新班級管理
(1)欣賞與信任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每一個想法、每一次發現,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和閃光點,要盡量給予鼓勵和熱切的期待。
(2)換位思考與平等對待。設身處地地從學生所處的角度、位置、環境去看待、理解和處理事情,領悟學生的所思所感所為,給與學生同等的關注。
(3)因勢利導,以情動人。用真誠和鼓勵,喚起學生的自信,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長、感受進步,走出自卑的陰影,去玩味自身價值得以實現的愉悅和幸福。
(4)充分激勵,恰當評價。對于班內表現出色的學生要大力表揚,包括以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推薦其當三好生、優干生,隆重召開班內表彰會表彰他們的事跡,設專欄宣傳他們的光榮事跡,還可用班費購買一些獎品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對有損班級形象、不利實現班級目標的學生,根據其認識態度和實際結果先說服開導,后酌情批評處罰,及時與家長一起教育,防止惡性循環。
(5)傾情投入,關系融洽。多與學生交心談心,使之覺得老師在乎他、關心他和信任他,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變學生被動接受管理為主動自我管理。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培養,集中體現一個“愛”字。教師要熟練運用心理學知識,用愛心去開啟他們的心靈之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動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才會接受啟發誘導;對學生滿懷熱情和愛心,盡量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才能幫助學生克服心理疾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如果對他們只用簡單甚至粗暴的方法,只能加大與班主任的對立情緒,給班級工作的開展帶來難度。所以,作為一個班主任要有一顆愛心、一顆真心,愛護學生,關心學生,促使他們向好的方面轉化。如果班主任把兩方面緊緊結合起來,嚴中有愛,愛中求嚴,嚴得適度,更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它的工作量無法用秤來稱,只是用腦、用眼、用口、用手、用心去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去培養一批又一批社會主義的勞動者,為祖國“四化”大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綜上所述,只要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得當,對班級管理的方式對路,把教育工作作為根本,將管理工作為關鍵,那么,管好班級的任務就一定能夠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