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軍
【摘 要】目前我國在實行課程改革,很多課程已經轉變過去的教學方法,我國的高中教學目標也不是僅僅停留以往對知識的傳授的單方面,而是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化學的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對知識有一個結構性的概念。本文就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構建知識體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進行構建進行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構建;知識體系;探索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只有具備完善的化學知識體系,遇到化學問題時才能迅速找到化學問題中所涉及的知識點,準確提出解決化學問題的方案.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當前教育改革仍在不斷完善,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反而使得教育模式遇到空前的挑戰,不能很好地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標。為使教育模式符合教育改革的相關規定,學校各個教師就需要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對此加強改進與完善。在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是傳授知識給學生,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知識體系構建能力的培養,以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此,對于高中化學的課程教育來說,教師應對此課程加強一定的重視,通過改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一、高中化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師首先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對學習中的問題有一定的認識與理解,從而幫助學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促進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
1.學習內容較為復雜
對于學生來說,初中的化學知識主要是一些較為基礎的內容,是提供剛入門的學生一個積累的過程,但是高中化學知識的內容卻有了明顯的變化,在難度上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受初中化學的影響,學生會認為化學其實很簡單,但抽象的高中化學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與壓力。在學習中,高中化學更需要系統的理解與思考,這對于那些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更是學習上的一大挑戰,從而造成學生學習上的困擾。
2.缺乏足夠的重視程度
在高中學習階段,化學是一門較為重要的課程,但是在初中化學的學習階段中,化學課程并不是一門重點學習的學科,在一定程度上并沒有受到學生和老師的重視,因此在教學上也缺乏系統的規劃與學習。受初中學習習慣的影響,部分教師和學生對高中化學也缺乏一定的關注,且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大多數教師則重點關注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缺乏一定的輔導,進而也導致不同學生成績上的差異,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3.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素質教育化的階段中,大多數學生都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習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這主要是學生從小養成的習慣,對學習內容缺乏自主學習與思考的能力,主要依靠教師的講解,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此外,教師對教學規劃不夠具體,忽視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將理論知識置于主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對教學知識的學習缺乏緊迫感,不利于加深學生的學習。
二、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有效措施
為了提升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取有效地措施,以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加強學生的學習水平,也進一步完善與解決學生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1.引導學生學會閱讀目錄,促使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關于高中學生如何形成化學知識體系的問題,有的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化學知識體系一定是非常宏觀的吧?我怎樣才能建立宏觀的知識體系呢?這個學生提出了高中學生建立化學知識體系的障礙――部分高中學生的思維不夠宏觀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結合化學課本的目錄來嘗試建立化學知識體系.雖然剛開始學生建立的化學知識體系可能還不夠宏觀,但是隨著學生化學知識水平的提高,學生建立的化學知識體系就會變得宏觀.現以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蘇教版高中化學課本的目錄為例.教師引導學生從目錄中挖掘一個化學知識點開始建立化學知識體系.有一個學生選擇的化學知識點為金屬,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發散思維,建立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個學生以鐵為例寫下:鐵粉是黑色的、固體鐵是白色的、Fe2+溶液是淺綠色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寫下了一系列關于鐵元素的認知,建立了鐵的化學知識體系.在剛開始建立化學知識體系時,學生往往找不到建立化學知識體系的方向,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閱讀化學目錄開始,挖掘化學目錄中希望自主學習的某一個知識點為基礎,嘗試建立一個化學知識體系.雖然剛開始學生建立的化學知識體系既不夠宏觀,又不夠完善,但是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活動幫助他們完善化學知識體系.
2.引導學生參與化學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完善知識體系
學生初步建立一個化學知識體系后,如何幫助學生完善化學知識體系呢?學生僅依靠學習化學課本中的知識,是不能完善化學知識體系的.這是由于學生學習的化學理論知識如果沒有經過思考、思辨、提煉,他們就不能真正理解這些化學理論知識的緣故.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化學實踐活動,促使學生理解所學化學知識.以教師幫助學生以鐵這個知識點建立化學知識體系為例.教師引導學生去博物館參館,讓學生思考古人的冶鐵技術是如何提高的,要求學生一邊學習一邊總結出冶鐵的化學反應式.學生在學習冶鐵的歷史中發現古人的冶鐵技術是一步一步提高的.比如,剛開始古人應用的冶鐵技術為把鐵礦石、焦碳、空氣、石灰石結合在一起冶出鐵.有關化學反應方程為C+O2點燃CO2;CO2+C高溫2CO;3CO+Fe2O3高溫2Fe+3CO2.這樣,使學生對鐵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有所了解.為了進一步了解相關的知識,學生要翻閱相關的化學資料.教師利用實踐引導學生從一個化學知識開始學習,能夠讓學生逐漸拓展知識點,促使學生完善知識體系.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讓學生完成項目實踐的方法,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3.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思考中優化知識體系
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化學知識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方法整合化學知識體系,使該化學知識體系具有宏觀性、層次性、邏輯性.仍然以教師幫助學生以鐵這個知識點建立化學知識體系為例.學生積累了與鐵有關的化學知識后,教師給予學生一個化學知識體系模板.該模板為:鐵的結構與性質――鐵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鐵的物理性質:;鐵的化學性質:……學生結合學習過的知識填完這套化學模板后,對鐵這種金屬就有比較全面的認知.接下來,學生可以以此模板為基礎完善銅、鋅、鎂等其他物理知識點的學習,最終學生能夠形成一個有關金屬元素的化學知識體系這個化學知識體系,就比較宏觀、比較完善.在剛開始整理化學知識體系時,學生可能找不到整理知識體系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以一張現有的化學知識體系模板來開始整理化學知識體系.在積累了更多的化學知識、提高了思維水平后,學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求自由更新化學知識體系模板,讓化學知識體系更宏觀、更完善。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高中化學知識的學習中對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不僅僅需要學生的努力,同時也需要老師很好的進行引導。
參考文獻:
[1]王麗媛.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探討[J].中國職工教育,2014,06:169.
[2]王麗媛.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探討[J].中國職工教育,2014,(6):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