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榮華
摘要:作文的70分在江蘇高考中舉足輕重,高中作文教學的提質增效迫在眉睫。本人結合自己的實踐,談一些有關高中作文教學的看法。
關鍵詞:高中;作文教學;路徑
談及作文課,特別是高中作文課,學生們往往記憶有限。因為絕大多數語文老師在作文課時總是布置個題目就完事。而且,作文批改形式化,打個分,簡單寫一兩句籠統的評語就了事。再到下次作文課時也不評講,枯燥依舊。
于是乎,在一些學校,作文教學沒有計劃,缺乏規范化和創新意識。據了解,在有些民辦高中,大小考試的作文批改竟然成了走過場,或許是閱卷者水平的局限,抑或是為了趕時間,當然也有可能是有人怕暴露作文教學水平之淺顯,不成文地把作文分打得多在一個檔次。如此一來,作文的真實水平顯現不出,差的不差,好的被壓制。難怪聽許多學生說,老師不會上作文課,每逢作文課總是布置個題目寫寫,毫無內容和新意。
一、高中作文教學弱化的動因
作文在江蘇高考中占70分的比重,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本人想結合平時的教學和20多年業余寫作的經驗,就高中作文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先分析高中作文課“疲軟”的原因:
1、部分學校領導重視不夠,措施不實。一些學校主抓教學的領導對語文,特別是作文不在行,也不先行研討好,在學期教學計劃中,相關作文教學的要求模糊地一筆帶過,缺乏實實在在的具體措施,以至于長期忽略此項工作,作文課漸漸淪為擺設,或者干脆上成一般的語文課、作業課或自習課。甚至于有些老師一學期布置學生寫2- 3篇作文,既無作文教學計劃,也無作文評講和寫作方法指導,沒有上出真正意義上的作文課。
2、語文教師寫作能力有限,不注重再學習,上不出高質量的作文課。在絕大多數語文課老師兼上作文課的作文教學現狀下,語文老師對寫作的興趣、能力,往往決定著作文課質量的高低。特別是許多語文老師走上工作崗位后,學習熱情有所減退,學習少了,閱讀量減了,練筆的機會更少。于是,作文課對于許多語文老師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
3、平時各級教研活動對作文教學的重視程度還不夠。無論是公開課,還是教學論文,涉及作文教學的相對較少,作文教學研討的濃郁氛圍尚未形成。
甚至在少數語文教研者眼中,作文似乎不在責任范圍之內,一學期隨便出幾個題目練練,批改時簡單打個分完事。沒有點撥、和安排設計,沒有范文引領和朗誦的體悟,沒有技法的傳授和學生合作交流,作文課終將流于形式。教師不重視,學生談何認真呢?
二、高中作文教學的有效路徑
那么,高中作文教學該如何與時俱進,提質增效呢?我認為,高中作文教學應從這幾個方面努力:
1、教師要善于學習借鑒,主動作為。作文教學因師而異,不同的語文老師能上出不同的作文課,教學效果經常大相徑庭。因此,高效的作文課堂需要高素質的語文老師。當然,后天的勤奮學習是一種自覺的彌補,是一種職業良心的自我體現。所以,語文老師要依靠書籍、資料、互聯網經常進行充電,積累方法和經驗,促進作文教學。語文教研組內應互學互幫,共同進步。要多開些作文公開課,多搞些“作文教學論壇”之類的研討,從而形成濃郁的作文教學研討范圍,以便相互促進和提高。
2、作文批改要條分縷析。盡管功力各異,但每一位從事作文教學的語文老師都應十分敬業地批改好每份作文,結合開頭、結尾、段落的具體情況寫出自己個性化的批語;及時找出錯字,予以糾正;對藝術手法獨到的段落及時給予點贊;對需要改進之處明確在文后簡明扼要地告知。寫的好的要及時表揚甚至獎勵,對于寫的不到位的要多些面批,當面指導,學生會印象更深,效果更好。實踐證明,作文批改越精細,效果越好,學生作文水平提高得越快。
3、作文課要有創新意識。好的作文課不僅傳授了寫記敘文議論文的訣竅,而且,文以載道,優秀的作文課更是生活方法的指導、學習習慣的培養、人生方向的引領。因此,語文老師要深入鉆研,多學習,多閱讀,多思考,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積累知識,然后梳理、歸納出作文要點,逐一傳授。
4、要布置閱讀任務。高中生作文水平往往取決于閱讀量,因此,除了每周固定的閱讀課外,教師還要布置閱讀任務。比如,每周寫2篇讀書心得,每學期讀2本世界名著,經常性地組織學生參與一些閱讀與寫作大賽,舉辦一年一度的“讀書節”,舉辦閱讀征文和朗誦賽,都是營造閱讀范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好方法。潛移默化中,學生的閱讀量逐漸增長,“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們的寫作能力自然水漲船高。
寒暑假和平時的放假時間,語文老師都要布置學生閱讀、寫讀書筆記和作文。此外,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每年的《高考滿分作文》,學習促進,不斷積累,不斷提高;要布置學生觀察社會,多看報刊和電視,開闊視野,厚積薄發;要時時提醒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從身邊日常小事、凡人瑣事中悟出人生真諦,從而下筆成文,或者使之成為寫作的素材;同時,要經常組織學生觀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東方時空》之類反映社會現實,豐富閱歷和寫作素材的電視節目,不但在學校里要看,放假時更要多多地看,只有深入生活,多關注社會,多些思考,學生才會更有生活感受,寫出的作品才會更有生活氣息。
5、教師要多研究熱點考題和考點。近年來,高考作文形式穩定:憑借材料,得出觀點。當然,文體不限,少數思辨力理論性稍弱的學生可以寫一篇與材料含義相吻合的記敘文、散文、寓言等。這里以議論文為例。
2015 江蘇拋出“智慧”話題,2014則圍繞“青春”出題。2013,江蘇材料作文考察重點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由此可知,出卷人總是敏銳地扣緊一個話題,考你的知識素養、道德認知、想象力和文采!當然,前幾年有些材料作文并不嚴密,容易衍生出多個并不相干,但又能與材料配套的話題。
綜上所知,一些熱門話題,如“青春”“理想”“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很容易進入考題;但一些人們相對容易忽略的,但也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如“智慧”“童真”“文品與人品”等話題,也可能進入考題。
語文老師平時要注重閱讀和研究,分析考題的可能性,設計材料題進行演練,讓學生更好地得到鍛煉,積累更多的經驗。在平時作文課上,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圍繞一些熱點話題,如:讀書的意義、理想、物質與精神等,進行針對性地訓練,并及時評講,提高學生對熱點議題的認識,拓寬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積累,增強他們的應試能力。
三、結語
文無定法。在實際教學中,雖然在提高寫作能力上有許多路徑,但教師要具備創新意識,并鼓勵學生創新,鼓勵他們寫出立意新、視角新、理念新的佳作。同時,教師要與時俱進,多研究作文高考題型的發展,多學習,多閱讀,努力讓自己的作文課更有底氣,更“硬朗”。
總之,只要善于學習,認真思考、總結,千方百計提高作文課的質量,高中作文教學一定會書寫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