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蕓
摘要: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于課堂,數學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要通過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數學上有提高,有進步,有收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課堂效率的前提所在。課中利用導學案,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適時利用多媒體教學,發揮其輔助作用,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提高效率
《數學課程標準》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廣大教師中積極的推廣著,但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的老師普遍采用講授法一講到底。同時由于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謹性,因而往往給人的感覺是抽象難懂,內容枯燥無味。所以很多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存在著畏懼心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因此必須充分調動數學課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那么,如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以下提出幾點與大家分享。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課堂效率的前提所在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習起來就會樂此不疲,課堂教學就會發生可喜的變化。作為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創設一個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條件,讓其在輕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肯定的態度和積極的情感,引起愉快、喜愛等積極的內心體驗,避免和克服各種消極的情感,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1、注重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如果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多樣化,這就有利于學生展開學習活動,有利于促進獨立思考,有利于在小組中開展合作與交流。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的去聯系學生生活經驗和實際,靈活處理教學內容,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比如:在教學《鋪地磚》一課時,設置了老師要裝修新房子這一場景,請學生根據兩種地磚的規格和單價,幫忙計算一下買哪種地板磚比較劃算。學生聽說后要給老師幫忙,熱情極高,一個個都認真地動腦筋,動手計算起來,并很快得出結論:買大塊地板磚比較劃算,經濟實惠又美觀。這樣的學習無疑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求知的內驅力,使所學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所以,通過聯系生活中實際的例題,使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理解數學,加上學生非常喜歡動手操作解決問題,他們也就能興致勃勃的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當中。只有真正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才能擴寬數學思路,激發學習熱情,達到學好數學的最終目的。這樣的呈現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注重運用激勵性評價,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中運用激勵性語言,要做到親切自然,恰到好處。教師要適時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只有在課堂教學中給與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就會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習興趣。這對課堂氛圍和諧、主動、積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導學案,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要想讓學生主動聽課,積極動腦,學會學習,就必須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他們獨立學、思、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真正喜歡學習,主動學習。學生利用導學案學習,進行新課預習,并讓學生自己在閱讀和獨立思考中完成預習作業。老師檢查預習作業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講題,談談對新知識的理解。然后進入交流階段,圍繞導學案,學生之間交流,師生之間交流,課堂上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有機會思考問題,表達問題。這除了靠導學案引導外,還要促使他們動腦子。在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多說,就能促進學生多想。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使其加深印象。最后老師再檢測一下,看看學生掌握得是否牢固。這要堅持下去,不僅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而且還可以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師工作效率,學生學習效率。
三、適機利用多媒體教學,發揮其輔助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在數學課中,根據學科的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集中學生上課學習的注意力。借助形象直觀的視覺效果,給學生留下鮮明而深刻的印象,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我在講“角的測量”一課時,如果單純的用木制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如何畫角,由于教具不透明,教師講解既費時又費力。如果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清晰地看到怎樣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和頂點重合,零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它的效果是使用木質量角器在黑板上演示無法比擬的。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多媒體輔助手段在傳遞信息方面有很多便利,但是多媒體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發揮其輔助教學的作用。
四、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過程既是傳授知識的過程,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當學生犯了錯,不過分批評指責而是給他們一個改過的時間和機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著我”從而自覺地投入到積極地學習當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那安慰的眼神,都能在教學中起到潤滑作用,默契的師生關系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個性,關心每一個學生,用愛心去呵護、啟迪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勻衡地享受到陽光,使他們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恢復他們積極向上的源動力。
總之,“教無定法,貴要得法”。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創造是教學活動的生命力,只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利用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也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張奠宙.數學教育研究導引,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3] 雷玲.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藝術,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 張曉霞.小學數學教學法,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
[5] 楊寶山.新課程課堂教學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