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博一
摘 要:中國共產黨在歷史和現實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掌握輿論話語權,通過其實現革命戰線的統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的穩定推進。雖然當前中國共產黨在輿論話語權和現代文化戰方面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夯實經濟基礎、掌握一流科技、增強文化自信等方式解決問題。
關鍵詞:輿論話語權;中國共產黨;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4-0115-02
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理論宣傳不僅是吸引廣大人民群眾進入革命戰線的重要理論武器,而且也是自身發展壯大成為世界第一大政黨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人很多就是從共產主義理論家以及蘇聯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書籍中不斷認識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因此中國共產黨有著掌握輿論話語權、進行思想斗爭和意識形態斗爭的優良傳統。
一、中國共產黨通過掌握輿論話語權實現革命戰線的統一
(一)黨在民主革命時期與各“主義”之間的斗爭(1919—1949年)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與各種“主義”之間的斗爭使其掌握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輿論話語權,奠定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時的內外交困到1949年掌握中國革命的主導權以及統一戰線的形成。在20世紀初,清王朝的滅亡并沒有迅速給中國指明一條正確的道路,中國一度面臨著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以及國家主義等意識形態和派別的抉擇[1]。中國共產黨積極學習和借鑒蘇聯社會主義運動的成功經驗,不斷進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道路相結合的偉大實踐,并積極主動地同各種思想進行斗爭,在民主革命時期與各“主義”之間的斗爭中占據了上風。
中國共產黨的理論主張和社會主義理論充分反映了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大地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的獨立富強以及社會主義的偉大使命做出的突出貢獻。人民群眾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和號召參加革命運動,也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強大的號召力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二)黨在社會主義建設階段的輿論戰與話語權(1949—1978年)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之后,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運動。面對可能出現的反動勢力的反撲和人民群眾的疑慮,中國共產黨能夠在關鍵時刻掌握國家建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導權,通過思想改造運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等思想政治運動掌握過渡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階段思想斗爭領域的主要矛盾,為剛剛解放的新中國能夠團結在一起共抗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宣傳和侵擾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過渡時期任務的提前完成,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廣大人民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為實現中國現代化和繁榮富強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在制定社會主義建設方針和策略時的積極主動和有所作為。中國共產黨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在宣傳領域的獨特優勢,能夠通過宣傳一系列先進個人和組織的光輝事跡帶動全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和階段任務的完成。雷鋒精神、“大慶石油”等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這種通過“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的宣傳策略能夠幫助中國掀起一次又一次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小高潮”,這無疑對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先鋒、楷模以及學習的榜樣。
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中國除了面對美國的威脅,在國際斗爭中也和蘇聯發生了矛盾,喊出了“打倒美帝、打倒蘇修”的口號,這個斗爭的影響是巨大的。中國共產黨與蘇聯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陣營中開始了“十年論戰”,并且與美帝國主義一直存在著意識形態和綜合國力等方面的斗爭,中國在這一過程中并沒有受到實質性的威脅,而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最終克服了困難。
(三)黨在新時期的輿論戰與話語權斗爭(1978—至今)
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同志去世和粉碎“四人幫”之后,逐步穩定了黨內和國內形勢,并且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開創了社會主義發展的新時期。面對著國內保守勢力的反對以及國外鼓吹中國“放棄社會主義”的宣傳,鄧小平同志能夠審時度勢,通過掌握輿論武器積極為改革開放進行宣傳,并為改革開放的發展“南下”,使中國的改革開放道路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了新機遇,同時也為中國帶來了矛盾和困難。1991年,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給中國以及世界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中國面臨著嚴重的困難,中國共產黨能夠在關鍵時刻通過堅定的輿論宣傳和理論斗爭穩住了中國人民和社會主義的陣腳,并且通過對蘇聯和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和建設的比較和分析,領導中國人民走出了困境、走向了新的發展道路。
進入20世紀,中國共產黨牢牢把握經濟建設使中國經濟總量一路攀升,再一次用事實打破了許多歐美媒體、記者以及輿論的不靠譜的“預測”,并且逐步在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的道路上用事實掌握了輿論的導向,近些年來中國走得更加自信和堅定,使中國離“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更近了一步。
二、新時期掌握輿論話語權的困難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也大大增強。但是實事求是地講,中國仍然在輿論話語權等方面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挫折。中國道路仍在摸索之中,中國道路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自信需要提升。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根據自己面臨的國情,采取了不同于歐美自由主義的發展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了經濟奇跡。雖然中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簡單地稱為“北京共識”與“華盛頓共識”形成對比還是不太恰當,中國目前的發展道路仍然是“摸著石頭過河”,在這樣的基礎上不斷根據國內外發展的形勢適時采取相應的策略,還沒有一些確定的發展理論,這對于中國掌握世界發展道路的話語權以及中國走向世界的道路自信是不利的。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大國。自從20世紀末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來,社會主義運動進入低潮,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挫折。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現階段愛國和愛社會主義是一致的。同時,愛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也是一種國際主義和情懷。中國在當今社會主義發展持續低迷的階段,如何做到突圍、為世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發展貢獻力量是值得深思的。
鄧小平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中國作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負責任大國,如何在國際斗爭中掌握主動權、如何在保障自身的同時贏得其他國家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隨著中國的發展和進步,“中國威脅論”“中國戰爭論”等輿論腔調甚囂塵上,這對中國的國際形象造成了沖擊,對中國的發展和進步也是不利的。中國如何講好自己的“中國故事”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和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中國目前面臨著西方文化和外來文化的沖擊和滲透,當今中國仍然面臨著文化方面的壓力和機遇。值得我們警惕的是,20世紀末蘇聯的解體和東歐的劇變,資本主義文化的不斷滲透是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很強的包容性;社會主義文化也是先進的文化,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支持。中國共產黨如何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前進的道路中,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相結合,創造出引領中國人民不斷前進的精神力量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三、新時期我國如何打贏輿論戰
(一)夯實經濟基礎,提高文化軟實力
實踐證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中國只有經濟基礎強大了,才能掌握輿論話語權。中國目前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非同小可,這與中國改革開放接近四十年來不斷積累的經濟基礎是分不開的。我們可以想到鴉片戰爭之后的中國受到了西方列強一輪又一輪的入侵,從而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人的訴求從未得到滿足。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中國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目前已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中國應該在新時期繼續夯實經濟基礎,為提高文化軟實力和講好中國故事做好準備。
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故事”要想講得好聽、動聽,還需不斷增強自身的文化軟實力。中國要不斷挖掘內在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這是中國文化的“根”,中國也要堅信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不斷將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展現給世界,這是中國文化時代性和先進性的重要體現。我們在向外講“中國故事”的時候,要做到不卑不亢,同時也要注意到要盡量以他人能夠接受的方式去講,要做到讓別人容易吸收和借鑒。
(二)發展一流科技,掌握信息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和平與發展的當代,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比拼是綜合國力競爭非常重要的一面。科學技術不僅僅能夠提升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也能夠為文化的傳播提供更好的支撐。美國主導的好萊塢和消費文化等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美國的好萊塢文化背后的重要支撐力量是發達的電影技術和電影產業,這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在這一方面的技術一直以來是追隨西方的,獨創的方面很少且質量大體上不高,這不僅使我國的優秀文化不能很好地被他國人民所了解和接受,同時中國國內市場也面臨著西方市場的巨大沖擊,對我國的文化建設和輿論話語權是不利的。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和產業鏈,為中國文化傳承提供基地。中國的第三產業相對來說仍然是比較薄弱的,在文化產業方面更是如此。中國長久以來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不僅在文化產品上表現出質量不夠高的缺點,而且在產業運營方面也存在明顯的短板。要想使中國文化發揚光大,就需要慢慢將中國的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三)增強文化自信,堅定文化信心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上,對文化自信特別加以闡釋,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國需要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征途中更加自信,將自己的文化自信地展現給別人。中國文化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獨特的文化優勢,中國需要增強文化自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進行中國文化的引領和建設。從歷史的長河來看,西方文化的繁榮不過是短期之內的事情。我們不必過于內斂和謙虛,而是應該積極向外界推廣中國故事。
我們要加強與其他文化的良性互動,在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自強。建立孔子學院是中國文化向外推廣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國要積極做好這項推廣中國故事的行動。在紐約時代廣場近年來的宣傳片更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手段,中國已經開始學會用別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向別人講故事了。中國應該積極擴展向外宣傳的手段和途徑,不斷增強中國的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曲青山.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產黨[EB/OL].[2016-07-04].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6-07/04/c_1119159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