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紅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政治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各界領導者的重視。政治是一個永不過時且嚴肅的話題,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在教育上,教育部門也對政治教學十分重視。本文就關于高職政治教學的思考與實踐進行討論。
關鍵詞:高職;政治教學;思考;實踐
近幾年來教育的不斷改革,導致許多學科在教學模式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許多高職院校,院校的管理者在教學上更注重專業課的實踐課程的教學,而對于一些理論課的教學并沒有引起足夠高的重視。因此,政治更是作為一門很隨便的學科進行教學,從而降低了高職政治的課堂教學。由此,本文就關于高職政治教學的思考與實踐展開討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將實踐運用到政治教學中的好處
首先,政治課需要用實踐教學模式開發學生的大腦,激發學生的靈感;其次,“實踐是檢驗整理的唯一”,在實踐中學生可以對難以理解的政治理論知識具體化;最后,實踐能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在教師輕松的教學、學生娛樂的氛圍下學習。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的實踐性教學模式較強。但出乎預料的是,在政治教學上卻存在很多的問題。政治不僅僅是一門只學理論的學科,還是一門以實踐教學為輔的學科。下面將對政治課在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
眾所周知,政治是一門理論性極強的學科,而政治教師一般都屬于有一定資質并且年齡較其他教師而言稍微大一些,其在思想上受到七八十年代時代思想的影響,進而導致上課模式也比較古板。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再到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都是長篇大論的理論知識,并且書本上的每一頁寫的都是滿滿的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的哲學部分更是讓人模棱兩可。所以,不能改變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就只能選取其中較為經典的精講,其余的就略講一番。
(二)教學模式不靈活
在高職院校中,政治課都是一兩百各人坐在一個很大的教室上課就像是在聽報告一樣進行教學。而授課教師只有一個,學生人數太多根本顧及不過來,如果坐在教室里的同學有三分之一的學生認真聽課教師就已經十分心滿意足。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政治教師只能按照課本上的知識按部就班,學生自然而然就沒有興趣學習。因此,高職院校管理者應該對此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將政治課作為一門基礎課教學,教師每次只對一兩個班授課且人數要控制在80人左右。在課堂教學模式上,也不能按照書本上的知識按部就班,要適當增加一些貼近現實生活的時代問題。開展和政治相關的教學活動,采用辯論式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自身影響力不大
高職院校的管理者對政治課的重視度不大,致使對學生也沒有很大的影響力。一個學校學生的行為規范、所學知識的深淺程度都和教師的教學以及學校管理者有關。如果教師對學生沒有多大的影響力,那么要想學生學好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高職院校中教學上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影響力,在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的同時也要提高學生對政治教學的重視度。
二、新課程改革下的高職政治教學模式
中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國家及政府也都十分注重教育的發展。因此,近些年來教育部實行了一系列的新課改計劃。許多院校都在對學生的教學模式不斷進行更改,從原來的傳統式教學模式到后來的靈活式教學模式再到現在的創新式教學模式。而在高職院校中,教師除了對學生的專業課教學模式不斷進行改革創新之外,其他的學科都沒多大的變化。政治課依舊是老師一節課從開始講到結束,學生也依舊洋洋灑灑、毫不重視。然而,其他的本科院校已經進行了不斷的改革,以學生為主題的教學課堂模式在各院校中廣泛使用。新課程的改革是對所有課程的改革;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革;是為了彌補現存教學模式的不足而進行的改革;也是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實施的改革。說到底,改革還是以學生和老師為主,政治課堂也應該如此。教師一節課設定一個話題或者設制一個活動,然后把課堂交給學生由學生自主發言。學生以個人或者小組的模式對某個話題進行探討,各小組成員之間以長補短、查漏補缺,在教師的協作下最后完成教師所分配的任務。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自身也比較輕松,學生通過自身努力而學到的知識也不容易忘記。
三、高職學生在政治課教學中的行為規范
政治學科主要是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政治這一學科的記憶量大、理解抽象。一方面,由于記憶量很大學生在學習時就要采用不同于理科一樣的學習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理解抽象學生在理解時就要用自己覺得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潛移默化的理解。在高職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是相對于教師而言更重要的教學主體。首先,在課堂學習中,課堂筆記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上課記筆記有兩個作用:一是加深對本課堂所學內容的印象,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二是對書本知識的總結和補充,以便課后復習使用。其次,上課認真、態度端正、思維活躍,教師上課時思路要緊跟著教師走。再者,要學會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引下發散自己的思維。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然后再梳理思路,最后得出問題的答案。最后,課下老師布置的任務要積極完成,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對學過的知識要溫習鞏固即溫故而知新。學生對自身的學習行為不斷規范,教師在不斷提高自我修養的同時也監督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得到顯著提高。
結束語:
教育在不斷的改革,而人的思想也在不斷進步。舊思想不能解決當代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舊的教學模式也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下學生的學習目的。因此,政治教學在高職院校中的教學模式也需要學術界相關研究人員的不斷研究創新,尋找一種適合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教學模式。政治教學對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有極大的感染力,高職院校中政治課教學上所存在的一切問題都值得每一個人的思考和研究。每一個學生、每一個年輕人都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政府及其相關院校應有義務把每一代年輕人培養成為一個有文化、有修養、有道德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曹國標.高職政治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職業,2009,(20):67-68.
[2]程丹.關于改進高職思想政治教學的思考[J].科教文匯,2015,(21):93-94.
[3]鄧曉影.關于高職課程教學改革中"思政"課教師角色轉換的思考[J].科教文匯,2009,(19):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