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摘要:當前,在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著一些誤區:對小組合作學習不夠重視;忽略合作學習成員中弱勢群體的存在;過于強調合作的形式,沒有明確的合作任務或合作的任務缺乏挑戰性。鑒于此,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必須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給予足夠的重視;注重弱勢群體的成長;增強合作意識,因地制宜選擇合作的時機和合作內容,使有效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誤區;對策
在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性學習更是廣泛地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使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得發生了轉變。但是通過筆者在教學第一線的所見所聞,發現由于自身素質的差異和對新課程理念理解的不深,教師們在應用這一方式時還存在著一些誤區,如:對小組合作學習不夠重視;忽略合作學習成員中弱勢群體的存在;過于強調合作的形式,沒有明確的合作任務或合作的任務缺乏挑戰性等等。本文分析了產生這些誤區的原因,并根據文獻研究和案例分析給出了幾點行之有效的對策。
一、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分析
1.對小組合作學習不夠重視。
很多教師認為初中學生還是小孩子,沒有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習效率的能力,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就要監督學生多做題、多練習,采取題海戰術。這種思想致使學生們沒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去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只能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繁重的作業來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效率低下,學生的時間被完全占滿,學生沒有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機會,最終導致學生雖然一直在努力,卻未能收獲到滿意的成績,降低了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使其難以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2.忽略合作學習成員中弱勢群體的存在。
每個小組當中都會有善于表達和不善于表達的學生,而在數學課堂教學上,往往教師提的問題都是由善于表達或者學習優異的學生來回答,組員和教師也會忽視了不善表達或學習較差的學生。這樣學生整體的成績不會有所提高,教學質量也達不會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
3.過于強調合作的形式,沒有明確的合作任務或合作的任務缺乏挑戰性。
合作學習并沒有從教學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是盲目地去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只是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學活動中只注重合作學習這一形式而不重視合作學習的實效,使學生的合作學習趨于形式化,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另外,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而直接讓學生去合作,致使學生無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幾個人圍在一起,漫無目的的合作;或者是在學生們都能直接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內容缺乏挑戰性,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毫無作用。
二、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
對數學小組合作學習。除了針對以上問題進行相應的整改措施外,擬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
1.對小組合作學習給予足夠的重視。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先進的學習方法,只要適當地、正確地運用它,就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對小組合作學習給予足夠重視,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式,鼓勵學生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同時,學生也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積極地參與其中,在小組中積極地發言、提問,總結更多經驗,幫助自己提高數學學習成績。
2.注重弱勢群體的成長。
教師在分配任務時要注意,應要求組內的每位成員都要擔任一次發言人,而且,對那些不善表達和成績較差的學生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讓學習較好的成員多多幫助弱勢成員,保證讓每個成員在這次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都得到鍛煉、體驗和提高。
3.增強合作意識,因地制宜選擇合作的時機和合作內容。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數學思想,去傾聽別人的想法,去學會進行數學交流,以增強整體合作意識。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一些適合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并通過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每個人的長處都能在集體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單方面的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學生在課后必須做題以鞏固知識點,在學生共同的合作中,更能實現鞏固的目標。因此,教師要因地制宜地選擇合作時機和內容。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教學內容,這些教學內容中,有的適合教師講給學生聽,有的適合學生自己去思考,有的適合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等,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劃分,正確地選擇合作學習的時機與內容。首先,在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時開展合作學習。這些知識點主要包括公式、定理、公理等,學生通過互相之間的檢查監督能更快的記憶;其次,學生在鞏固練習時。再次,在一題多解時。在數學的學習中,一道題可以有多種解法,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征,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進行解題,學生就可以學到不同的解決方法。最后,在探索開放性的問題時,初中生能力有限,在面對開放性難題時,一個人的看法往往片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就能綜合大家的表達,真正展現自己的看法。
另外,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參與、合作交流中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結語: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其內涵是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合作學習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自尊心、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品質,以及與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和技巧,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邢改萍.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09.
[2]次旺仁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與小組合作模式[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第6期.
[3]晉二華.數學校本教研的方法與途經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第3期.
[4]潘良杉.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化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52期.